一种排水用急流槽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排水用急流槽。该排水用急流槽,包括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内侧截面为U型,槽体内侧底面上均匀设置有凸起的挡水纹,槽体的两侧边位置相同且与底面交错连接形成卡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合理,应用灵活,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实现了装置回收再利用,节约了资源,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一种排水用急流槽
[0001](一)
【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水用急流槽。
[0003](二)
【背景技术】
[0004]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急流槽的利用水分的广泛,急流槽是在地面形成排水渠的形式,用于具有一定坡度的地段上,目前的急流槽主要采用混凝土浇筑,或者砌块的方式实现,这种方式施工量大,且不适应变形的需要,在一些水利的工程上是将急流槽作为暂时排水而被使用的,在整个工程竣工之后,这些急流槽需要将其拆除,而采用浇筑或者砌块的方式而成的急流槽,不利于废弃后的拆除,给拆除工作带来巨大的工作量,在拆除后留有大量的残渣废弃物,也给查处后恢复原貌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并且这些拆除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及物力,施工成本高。
[0005](三)
【发明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排水用急流槽。
[0007]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排水用急流槽,包括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内侧截面为U型,槽体内侧底面上均匀设置有凸起的挡水纹,槽体的两侧边位置相同且与底面交错连接形成卡槽。
[0009]本实用新型将急流槽设置为可拆卸组装结构,实现了装置的循环利用和分批加工,为实现若干个装置的组合连接,槽体的两侧边与底面交错设置,形成卡槽,通过卡槽的接触实现无缝组装,保证了其良好的使用效果。
[0010]本实用新型的更优方案为:
[0011]所说槽体的两侧边内表面上均设置有凸起的挡水纹,通过挡水纹的设置实现为水流的减速控制。
[001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设计合理,应用灵活,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实现了装置回收再利用,节约了资源,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0013](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I槽体,2底面,3挡水纹,4侧边,5卡槽。
[0017](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槽体I,所述槽体I内侧截面为U型,槽体I内侧底面2上均匀设置有凸起的挡水纹3,槽体I的两侧边4位置相同且与底面2交错连接形成卡槽5 ;所说槽体I的两侧边4内表面上均设置有凸起的挡水纹3。
[0019]在坡体上,通过本实用新型在装置组成形成排水渠,槽体I的两侧边4与底面2交错形成卡槽5,通过相邻槽体I之间的卡槽5的衔接实现排水渠的形成,有效防止了接触面间的漏水或连接不紧密现象;槽体I的底面2和侧边4内表面的挡水纹3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水的阻流作用,适度降低水在坡体上的流速,减轻其冲刷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排水用急流槽,包括槽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I)内侧截面为U型,槽体(O内侧底面(2)上均匀设置有凸起的挡水纹(3),槽体(I)的两侧边(4)位置相同且与底面(2)交错连接形成卡槽(5);所说槽体(I)的两侧边(4)内表面上均设置有凸起的挡水纹(3)。
【文档编号】E02B5/00GK203960815SQ201320801637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9日
【发明者】赵默涵 申请人:赵默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