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泵站内的多功能检查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24009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成泵站内的多功能检查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集成泵站内的多功能检查装置,所述的集成泵站包括一能积聚污水的筒体,筒体的下部侧壁开设有污水进口,筒体的内底部设置有水泵、一沿筒壁设置有带有阀门的污水提升管,且所述污水提升管从筒体上部侧壁引出;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形成有内外相通的内腔空间的基座,且所述基座能通过二次灌浆在内腔空间中形成与基坑底座相连在一起的混凝土基础;所述筒体的底部中间开设有至少一个直通基座内腔空间的观察孔,沿着观察孔筒体内底面上设置有法兰盘,其上配置有带螺栓与法兰盘紧固的盖板;它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能将泵站可靠牢固地安装在基坑中,提高泵站安全有效使用等特点。
【专利说明】一种集成泵站内的多功能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集成泵站内的多功能检查装置,属于集成泵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国家对于污水的治理越来越重视,截污纳管的小型一体化提升泵站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这种一体化提升泵站又称之为集成泵站,它包括一能积聚污水的筒体,筒体的下部侧壁开设有污水进口,筒体的内底部设置有水泵、一沿筒壁设置有带有阀门的污水提升管,且所述污水提升管从筒体上部侧壁引出。这种集成泵站在将集成泵站的筒体安置在地下基坑时,会受到基坑内地下水的浮力影响,从而导致安装或使用上的不便,影响集成泵站的正常使用;而且由于在安装筒体过程中,无法观察到筒体底部与基坑内底之间混凝土的填满程度,对于泵站的整体安装及牢固性无法预判,这将会直接影响今后泵站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能将泵站可靠牢固地安装在基坑中,提高泵站安全有效使用的集成泵站内的多功能检查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集成泵站内的多功能检查装置,所述的集成泵站包括一能积聚污水的筒体,筒体的下部侧壁开设有污水进口,筒体的内底部设置有水泵、一沿筒壁设置有带有阀门的污水提升管,且所述污水提升管从筒体上部侧壁引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形成有内外相通的内腔空间的基座,且所述基座能通过二次灌浆在内腔空间中形成与基坑底座相连在一起的混凝土基础;所述筒体的底部中间开设有至少一个直通基座内腔空间的观察孔,沿着观察孔筒体内底面上设置有法兰盘,其上配置有带螺栓与法兰盘紧固的盖板。
[0005]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能将泵站可靠牢固地安装在基坑中,提高泵站安全有效使用等特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0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1、2所示,一种集成泵站内的多功能检查装置,所述的集成泵站包括一能积聚污水的筒体1,筒体I的下部侧壁开设有污水进口 2,筒体的内底部设置有水泵3、一沿筒壁设置有带有阀门4的污水提升管5,且所述污水提升管5从筒体I上部侧壁引出;所述筒体I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形成有内外相通的内腔空间6的基座7,且所述基座7能通过二次灌浆在内腔空间中形成与基坑底座相连在一起的混凝土基础;所述筒体I的底部中间开设有至少一个直通基座内腔空间的观察孔8,沿着观察孔8筒体内底面上设置有法兰盘9,其上配置有带螺栓12与法兰盘紧固的盖板10。
[0009]当将泵站放入基坑后,进行二次灌浆,在筒体外壁形成混凝土夯实层11,且在二次灌浆时,大量的混凝土注入基座的内腔空间,由于有观察孔的连通,使得原留在内腔空间中的空气受压从观察孔中逸出,直至在筒体底部充满混凝土,这时候就可以将盖板通过螺栓与法兰盘紧密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集成泵站内的多功能检查装置,所述的集成泵站包括一能积聚污水的筒体,筒体的下部侧壁开设有污水进口,筒体的内底部设置有水泵、一沿筒壁设置有带有阀门的污水提升管,且所述污水提升管从筒体上部侧壁引出;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的底部设置有一个形成有内外相通的内腔空间的基座,且所述基座能通过二次灌浆在内腔空间中形成与基坑底座相连在一起的混凝土基础;所述筒体的底部中间开设有至少一个直通基座内腔空间的观察孔,沿着观察孔筒体内底面上设置有法兰盘,其上配置有带螺栓与法兰盘紧固的盖板。
【文档编号】E03F5/22GK203977566SQ201420242004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13日
【发明者】葛根贤, 张劲, 余峰, 杨天宇 申请人:浙江汲泉泵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