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海洋结构装备海上总装精度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13562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制海洋结构装备海上总装精度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平地造船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海工钻井平台悬臂梁整体建造完成后上平台总装方法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悬臂梁结构与其上的钻井架及设备总重量超过2000吨,采取拖移方法来对海工钻井平台悬臂梁进行总装,难点在于其悬臂梁与支撑座的对位精度调整问题。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201010173479.0,申请日2010.05.17,公布号:CN 101806053.A,公布日期:2010.08.18的专利,其劣势在于:

1、 海工平台与悬臂梁对位程序复杂,且不易操作。

2、 滚轴滑道结构复杂,且耗财费力。

3、 使用设备繁多,还需用到两个拖轮,成本极高。

4、 在滚轴滑道上调整其悬臂梁与支撑座的对位精度难度极大,且不易控制。

5、 限位装置繁多,操作难以控制,且影响其拖移速度和精度。

6、 其实际操作过程复杂,拖移注意事项繁多,局限性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工钻井平台悬臂梁的总装方法,很好的解决了悬臂梁总装精度调整难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悬臂梁总装的工期和成本。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控制海洋结构装备海上总装精度的方法,是一种海工钻井平台悬臂梁的总装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码头附近的平地上铺设一段笔直的左轨道和右轨道7;

S2、将轨道车放在铺好的左轨道和右轨道上定位;

S3、箱型梁首末端固定前眼板和后眼板,将其在轨道车上固定,在其上建造悬臂梁,并将箱型梁与悬臂梁的下端封固牢靠;

S4、在建造好的悬臂梁下加设桁架,保证其稳定性;

S5、将海工平台紧贴码头边缘并站桩,并将海工平台的主甲板与码头上表面高度调整到同一水平面;

S6、在海工平台主甲板上悬臂梁的支撑座中铺设另一段笔直的左轨道和右轨道;

S7、在码头附近的平地和海工平台上分别铺设的两段笔直的轨道之间,用左轨道和右轨道的中间段轨道将其连接;

S8、滑轮组8装在海工钻井平台主甲板以上的强结构上,高度与前眼板和后眼板一致;

S9、钢丝绳固定于前眼板,穿过滑轮组,并连接在卷扬机上;

S10、 开动卷扬机将悬臂梁整体牵引到海工平台的主甲板铺设好的轨道上;

S11、将悬臂梁与箱型梁解开封固,并将悬臂梁顶起来;

S12、通过后眼板拖走轨道车,将悬臂梁落于支撑座上固定。

所述的轨道车设置刹车装置来保证拖移过程中的安全。

所述的轨道车不设置刹车装置,在拖移悬臂梁的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通过后眼板对其施加向后的反力来保证安全。

所述的滑轮组有省力和变向功能。

所述的完成步骤S7后对海工平台和码头有连接限位的作用;完成步骤S9后对海工平台

和码头有进一步限位的作用。

所述的在步骤S1之前先将海工平台中心线大概位置延伸至码头附近平地上即将铺设的一段笔直轨道中心线上,减小步骤S7中用在左轨道和右轨道的中间段轨道的弯曲程度。

所述的在无条件加工弯曲轨道时,步骤S7中在左轨道和右轨道的中间段采用斜直线交叉

轨道将其首尾连接。

所述的用轨道车头在悬臂梁的前或后将其牵引或顶推到平台上,替代钢丝绳、滑轮组和

卷扬机对悬臂梁的牵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很好的解决了悬臂梁总装精度调整难的问题,使用设备少,操作简单,大大降低了悬臂梁总装的工期和成本,省去了海工平台与悬臂梁对位工序及复杂的限位装置,对建造场地和码头局限性极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的左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的正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的俯视示意图;

图中,悬臂梁1、箱型梁2、轨道车3、前眼板4、后眼板5、左轨道6、右轨道7、滑轮组8、卷扬机9、钢丝绳10、桁架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2、3所示,一种控制海洋结构装备海上总装精度的方法,是一种海工钻井平台悬臂梁的总装方法,其特征包括以下步骤:

S1、在码头附近的平地上铺设一段笔直的左轨道6和右轨道7,轨道类似于火车用的轨道;

S2、将轨道车3放在铺好的左轨道6和右轨道7上定位,轨道车平时用于小型船下水用的;

S3、箱型梁2首末端固定前眼板4和后眼板5,将其在轨道车3上固定,在其上建造悬臂梁1,并将箱型梁2与悬臂梁1的下端封固牢靠,箱型梁横截面应大于悬臂梁1下端结构的横截面;

S4、在建造好的悬臂梁1下加设桁架11,保证其稳定性,悬臂梁1包括结构和钻井设备,整体重量超过2000吨;

S5、将海工平台紧贴码头边缘并站桩,并将海工平台的主甲板与码头上表面高度调整到同一水平面,站桩应使用桩腿将海工平台很好的支住;

S6、在海工平台主甲板上悬臂梁1的支撑座中铺设另一段笔直的左轨道6和右轨道7,测量之间的距离,保证其精度;

S7、在码头附近的平地和海工平台上分别铺设的两段笔直的轨道之间,用左轨道6和右轨道7的中间段轨道将其连接,弯曲轨道应加工并消除内应力;

S8、滑轮组8装在海工钻井平台主甲板以上的强结构上,高度与前眼板4和后眼板5一致;

S9、钢丝绳10固定于前眼板4,穿过滑轮组8,并连接在卷扬机9上;

S10、 开动卷扬机9将悬臂梁1整体牵引到海工平台的主甲板铺设好的轨道上;

S11、将悬臂梁1与箱型梁2解开封固,并将悬臂梁1顶起来,可用千斤顶或其他定升设备;

S12、通过后眼板5拖走轨道车3,将悬臂梁1落于支撑座上固定。

所述的轨道车3设置刹车装置来保证拖移过程中的安全,可设置手动液压刹车装置。

所述的轨道车3可不设置刹车装置,在拖移悬臂梁1的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时或想看看拖移情况时,可在其轨道车轮子下添加障碍物代替刹车装置,也可通过后眼板5连接一台卷扬机,对其施加向后的反力来保证安全。

所述的滑轮组8有省力和变向功能,充分利用滑轮组的省力和变向,在弯曲轨道时可以用它将牵引的受力方向改变来达到目的。

所述的完成步骤S7后对海工平台和码头有连接限位的作用;完成步骤S9后对海工平台和码头有进一步限位的作用,无需另外加设限位装置就可达到防止拖移过程中海工平台与码头之间的松动。

所述的在步骤S1之前先将海工平台中心线大概位置延伸至码头附近平地上即将铺设的

一段笔直轨道中心线上,减小步骤S7中用在左轨道6和右轨道7的中间段轨道的弯曲程度,若预先平台中心线与悬臂梁预计的相吻合,中间段的轨道可避免弯曲。

所述的若船厂在无条件加工弯曲轨道时,步骤S7中在左轨道6和右轨道7的中间段采用

斜直线交叉轨道将其首尾连接,这种方法是采用了火车进站台时利用岔道技术分流的方法。

所述的用轨道车头在悬臂梁1的前或后将其牵引或顶推到平台上,替代钢丝绳10、滑轮

组8和卷扬机9对悬臂梁的牵引,这种轨道车头在船厂海工平台的悬臂梁批量建造情况下可以采购,或者自行改装。轨道车头牵引比卷扬机自由度大很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