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水分段加强式闸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69559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深水分段加强式闸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闸门,尤其涉及一种深水分段加强式闸门。



背景技术:

闸门是用于关闭和开放泄水通道的控制设施,水工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用以拦截水流,控制水位、调节流量、排放泥沙和漂浮物等。适用于市政给水、排水、防洪及工矿企业水处理等取水口、排放口、泵站、渠道、河道等多种场所,现有的钢闸门一般都采用厚钢板直接制造而成,由于底部水压较大,钢闸门底部受力较大,容易产生变形,降低了使用寿命,传统的钢闸门上也装有楔紧装置,但楔座的受力强度较低,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楔座受力强度高,安全性可靠的一种深水分段加强式闸门。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门框和与其相配合的门体,所述门框两侧设有导向槽,所述门体放置在门框的导向槽内,所述门框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上下布置的两个侧楔座,所述侧楔座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侧楔块I,所述门体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上下布置的与侧楔座内侧楔块I相配合的侧楔块II,所述门体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若干上楔紧装置和下楔紧装置,所述门体上端中间部位固定设有一个吊耳,所述门体前端设有若干纵向和横向分布的加强筋,所述门框和门体上分别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位于门框与门体之间。

进一步,所述上楔紧装置包括安装在门体上端的挂钩,所述挂钩内侧设有上楔块I,所述上楔块I与固定安装在闸孔上方横梁后端的上楔块II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下楔紧装置包括安装在门体下端的下楔紧块,所述下楔紧块的下端为倒三角形,所述门框底部前端面固定安装有下楔紧座,所述下楔紧座为水平放置的“几”字形状,所述下楔紧座的空腔内设有与下楔紧块相配合的斜面。

进一步,所述密封圈由铜材料制作而成,形状为长条状,所述密封圈通过埋头螺钉固定安装在门框和门体上。

进一步,所述横向的加强筋的间距沿纵向方向向下逐渐变小。

进一步,所述侧楔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门框上。

进一步,所述门框和门体均由铸铁铸造而成。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在门体两侧及上下两端增设楔紧装置,闸门反向受压时所承受的压力完全着力于楔座上,采用减小力矩加大反力矩来提高楔座的受力强度,提高了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中1是门框、2是门体、3是侧楔座、4是侧楔块I、5是侧楔块II、6是吊耳、7是加强筋、8是密封圈、9是挂钩、10是上楔块I、11是上楔块II、12是下楔紧块、13是下楔紧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深水分段加强式闸门,包括门框1和与其相配合的门体2,所述门框1两侧设有导向槽,所述门体2放置在门框1的导向槽内,所述门框1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上下布置的两个侧楔座3,所述侧楔座3内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侧楔块I4,所述门体2前端两侧分别设有上下布置的与侧楔座3内侧楔块I4相配合的侧楔块II5,所述门体2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若干上楔紧装置和下楔紧装置,所述门体2上端中间部位固定设有一个吊耳6,所述门体2前端设有若干纵向和横向分布的加强筋7,所述门框1和门体2上分别设有密封圈8,所述密封圈8位于门框1与门体2之间;进一步,所述上楔紧装置包括安装在门体2上端的挂钩9,所述挂钩9内侧设有上楔块I10,所述上楔块I10与固定安装在闸孔上方横梁后端的上楔块II11相配合;进一步,所述下楔紧装置包括安装在门体2下端的下楔紧块12,所述下楔紧块12的下端为倒三角形,所述门框1底部前端面固定安装有下楔紧座13,所述下楔紧座13为水平放置的“几”字形状,所述下楔紧座13的空腔内设有与下楔紧块12相配合的斜面;进一步,所述密封圈8由铜材料制作而成,形状为长条状,所述密封圈8通过埋头螺钉固定安装在门框1和门体2上;进一步,所述横向的加强筋7的间距沿纵向方向向下逐渐变小;进一步,所述侧楔座3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门框1上;进一步,所述门框1和门体2均由铸铁铸造而成。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