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接啮合式抗拔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81572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榫接啮合式抗拔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榫接啮合式抗拔桩,属于混凝土桩生产与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建设的飞速发展,铁路、公路、桥梁建筑等都需要桩来奠定基础,桩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但现有抗拔桩的连接仍然采用手工连接卡连接的技术,这样就存在了许多问题,浪费劳动力,浪费原材料,施工效率低,连接对位要求高,不容易一次对位成功,从而影响施工速度,导致整个施工速度降低,而且对施工人员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容易对位,连接方便快捷,提高施工效率,而且安全可靠的榫接啮合式抗拔桩。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包括钢筋笼,所述钢筋笼上的纵向钢筋的两端分别设有墩头,墩头外套有锁紧套,锁紧套内设有台阶孔,台阶孔卡住墩头,钢筋笼两端分别设有内齿板和外齿板,内齿板的内径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内轮齿,外齿板的外径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可与内轮齿相啮合的外轮齿,每个内轮齿的上端面设有沉头通孔i,内齿板通过沉头通孔i套在纵向钢筋上,每个外轮齿的下端面设有沉头通孔ii,外齿板通过沉头通孔ii套在纵向钢筋上,锁紧套外设有台阶,锁紧套的台阶分别卡在沉头通孔i和沉头通孔ii内,每个沉头通孔i两侧设有径向设置在内齿板上的销钉通孔,每个沉头通孔ii两侧设有径向设置在外齿板上的销钉孔,内齿板与外齿板可通过销钉穿过销钉通孔与销钉孔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套由两个半开式锁紧套组成。

进一步,所述每个内轮齿上的沉头通孔i分布在相同半径的圆弧上。

进一步,所述每个外轮齿上的沉头通孔ii分布在相同半径的圆弧上。

进一步,所述内轮齿的数量为8-16个。

进一步,所述外轮齿的数量为8-16个。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采用此结构对抗拔桩进行连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安全性,在实施桩对接时,比较容易对位,操作起来方便快捷,从而提高了整个工作进度。

附图说明

图1、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4、图5是榫接啮合式抗拔桩对接时结构示意图。

图6是内齿板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b-b的剖视图。

图8是外齿板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c-c的剖视图。

图10是锁紧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钢筋笼、2是纵向钢筋、3是墩头、4是锁紧套、5是台阶孔、6是内齿板、7是外齿板、8是内轮齿、9是外轮齿、10是沉头通孔i、11是沉头通孔ii、12是销钉通孔、13是销钉孔。

具体实施方式

榫接啮合式抗拔桩,包括钢筋笼1,所述钢筋笼1上的纵向钢筋2的两端分别设有墩头3,墩头3外套有锁紧套4,锁紧套4内设有台阶孔5,台阶孔5卡住墩头3,钢筋笼1两端分别设有内齿板6和外齿板7,内齿板6的内径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内轮齿8,外齿板7的外径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可与内轮齿8相啮合的外轮齿9,每个内轮齿8的上端面设有沉头通孔i10,内齿板6通过沉头通孔i10套在纵向钢筋2上,每个外轮齿9的下端面设有沉头通孔ii11,外齿板7通过沉头通孔ii11套在纵向钢筋2上,锁紧套4外设有台阶,锁紧套4的台阶分别卡在沉头通孔i10和沉头通孔ii11内,每个沉头通孔i10两侧设有径向设置在内齿板6上的销钉通孔12,每个沉头通孔ii11两侧设有径向设置在外齿板7上的销钉孔13,内齿板6与外齿板7可通过销钉穿过销钉通孔12与销钉孔13固定连接,所述锁紧套4由两个半开式锁紧套组成;所述每个内轮齿8上的沉头通孔i10分布在相同半径的圆弧上;所述每个外轮齿9上的沉头通孔ii11分布在相同半径的圆弧上;所述内轮齿8的数量为8-16个;所述外轮齿9的数量为8-16个。

在施工的时候,当第一节桩打压到地面下,桩头平地面需要与第二节桩对接时,若果露出地面的是带有内齿板的一端,就通过吊机把第二节桩垂直吊起,带有外齿板的一端向下,吊机转动吊臂让第二节桩下端对准打入地下带有内齿板的混凝土桩,慢慢的把吊有外齿板的混凝土桩垂直放下,使外齿板与内齿板进行啮合,然后用销钉从内齿板侧边的销钉通孔旋入,使得内齿板与外齿板连接成为一个整体。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榫接啮合式抗拔桩。包括钢筋笼,钢筋笼上的纵向钢筋的两端分别设有墩头,墩头外套有锁紧套,钢筋笼两端分别设有内齿板和外齿板,内齿板上设有内轮齿,外齿板上设有可与内轮齿相啮合的外轮齿,内轮齿上端设有沉头通孔I,沉头通孔I套在纵向钢筋上,外轮齿下端设有沉头通孔II,沉头通孔II套在纵向钢筋上,锁紧套分别卡在沉头通孔I和沉头通孔II内,每个沉头通孔I两侧设有径向设置在内齿板上的销钉通孔,每个沉头通孔II两侧设有径向设置在外齿板上的销钉孔。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采用此结构对抗拔桩进行连接,提高了工作效率及安全性,在实施桩对接时,比较容易对位,操作起来方便快捷,从而提高了整个工作进度。

技术研发人员:陈壮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壮武
技术研发日:2016.02.28
技术公布日:2017.09.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