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对接的地连墙钢筋笼和提高地连墙钢筋笼对接质量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81565阅读:856来源:国知局
一种易对接的地连墙钢筋笼和提高地连墙钢筋笼对接质量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易对接的地连墙钢筋笼和提高地连墙钢筋笼对接质量的施工方法,属于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下地下工程的不断发展,基坑开挖深度越来越深,作为围护结构的地连墙也越来越深,而地连墙的不断加深造成地连墙钢筋笼已难以一次性起吊入槽。现阶段针对较深或超深地连墙,一般采用钢筋笼分段加工、起吊、入槽的施工方法,采用该方法可有效地降低钢筋笼吊装对吊车性能的要求并控制钢筋笼起吊过程中的变形,但对接施工时上半段钢筋笼姿态及起吊高度不易控制导致钢筋笼对接后部分丝头存在质量缺陷。地连墙钢筋笼作为地连墙的骨架结构,其制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地连墙开挖时的受力性能,从而影响基坑安全,因此钢筋笼对接施工中如何提供一种易对接的地连墙钢筋笼以及如何提高地连墙钢筋笼的对接质量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背景中的技术难题,提供一种易对接的地连墙钢筋笼和提高地连墙钢筋笼对接质量的施工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通过使用加长丝头及加长套筒提高丝头与套筒的有效咬合丝数,以提高直螺纹丝头的力学性能;(2)通过千斤顶调整下部钢筋笼对接姿态来代替吊车调整上部地连墙钢筋笼对接姿态的方法以减少地连墙钢筋笼对接时丝头间的距离;(3)通过加工平台钢筋限位装置及增加地连墙钢筋笼桁架刚度的方法来提高上、下部地连墙钢筋笼对接时主筋的对准度并减少钢筋笼吊装时的变形。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易对接的地连墙钢筋笼,分为上部地连墙钢筋笼和下部地连墙钢筋笼,并分别将所述上部地连墙钢筋笼中的上部地连墙钢筋笼主筋和与之对应的下部地连墙钢筋笼中的下部地连墙钢筋笼主筋进行对接,并且,在对接区域采用直螺纹加长套筒连接,同时,下部地连墙钢筋笼主筋在对接区域的主筋丝头为加长丝头,在对接前,将所述加长套筒旋入所述下部地连墙钢筋笼主筋,对接时,再将所述加长套筒旋入所述上部地连墙钢筋笼主筋,因此所述下部地连墙钢筋笼主筋对接区域内的纵向主筋丝头长度与加长套筒长度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加长套筒的长度在75mm-110mm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上部地连墙钢筋笼和所述下部地连墙钢筋笼在加工平台分段加工。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地连墙钢筋笼对接质量的施工方法,适用于上述地连墙钢筋笼,包括如下步骤:(1)起吊地连墙钢筋笼;(2)地连墙钢筋笼主筋对接;(3)钢筋笼主筋对接区域水平筋及拉钩筋安装并下放上部地连墙钢筋笼,其中:

所述步骤(1)在地连墙钢筋笼起吊时合理布置吊点位置以减少地连墙钢筋笼吊装变形,以地连墙钢筋笼最大正弯矩与最大负弯矩相等为宜,同时,地连墙钢筋笼采用加强桁架方式提高地连墙钢筋笼的整体刚度,减少地连墙钢筋笼吊装变形;

步骤(2)下部地连墙钢筋笼先行吊装入槽,并通过工字钢扁担搁置于调节千斤顶上部,之后上部地连墙钢筋笼起吊、就位后人工扶正,再通过调节千斤顶调整下部地连墙钢筋笼姿态,减小上下两段地连墙钢筋笼主筋丝头间距,然后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对接的地连墙钢筋笼,并且为该地连墙钢筋笼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对接施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地连墙钢筋笼分段施工吊装时对接质量差的难题,提高了地连墙钢筋笼的整体性,保证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地连墙的受力性能,确保了基坑开挖安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主筋丝头、加长套筒及对接方法示意图;

图2为钢筋笼主筋加工平台限位装置示意图;

图3为钢筋笼主筋对接施工示意图;

1下部地连墙钢筋笼主筋,2上部地连墙钢筋笼主筋,3主筋丝头,4加长套筒,5丝头间距,6工字钢,7钢筋笼主筋限位装置,8φ10光圆钢筋,9焊缝,10调节千斤顶,11分配扁担,12下部钢筋笼,13上部钢筋笼,14搁置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附图1-3所述,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易对接的地连墙钢筋笼,地连墙钢筋笼对接时采用加长套筒4连接主筋,在本实例中地连墙钢筋笼主筋为c32螺纹钢,在本实施例中对接区域的加长套筒4长度为100mm;所述上、下两部地连墙钢筋笼对接时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根据连接方式要求下部地连墙钢筋笼主筋1对接区域的纵向主筋丝头3长度与加长套筒4长度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地连墙钢筋笼在加工平台上分段加工,加工平台采用工字钢6制作,并在工字钢6上翼缘焊接钢筋笼主筋限位装置7以控制地连墙钢筋笼主筋间距如图2所示,提高地连墙钢筋笼对接时主筋的对准度;在本实施例中钢筋限位装置由φ10光圆钢筋8焊接于工字钢6上翼缘制作,两根钢筋间距为36mm。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提高地连墙钢筋笼对接质量的施工方法,适用于上述地连墙钢筋笼,包括如下步骤:(1)钢筋笼分段起吊;(2)钢筋笼对接;(3)钢筋笼对接区域水平筋及拉钩筋安装并下放钢筋笼,其中:

所述步骤(1)在地连墙钢筋笼起吊时合理布置吊点位置以减少地连墙钢筋笼吊装变形,以地连墙钢筋笼最大正弯矩与最大负弯矩相等为宜。同时,地连墙钢筋笼采用加强桁架方式提高地连墙钢筋笼的整体刚度,减少地连墙钢筋笼吊装变形。

步骤(2)下部地连墙钢筋笼1先行吊装入槽,并通过工字钢分配扁担11搁置于调节千斤顶10上部。上部地连墙钢筋笼2起吊、就位后人工扶正,再通过调节千斤10顶调整下部地连墙钢筋笼1姿态,减小上下两段地连墙钢筋笼丝头间距5,然后连接。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对接的地连墙钢筋笼,并且为该地连墙钢筋笼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对接施工方法,有效的解决了地连墙钢筋笼分段施工吊装时对接质量差的难题,提高了地连墙钢筋笼的整体性,保证了基坑开挖过程中地连墙的受力性能,确保了基坑开挖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雷明;吴亚磊;孙小猛;徐登云;顾志刚;樊标伟;史春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5.16
技术公布日:2017.09.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