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道路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271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道路井盖,特别是用布纤维与树脂共混,在固化剂作用下通过模具压制制造道路井盖,达到资源再用,韧性增强的的功能。属于新型道路建材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道路不断建设和发展,配套于道路下的各类地下设施的检查井盖泄水井盖日益剧增。传统的道路井盖有铸铁井盖、砼井盖、塑料井盖、树脂复合井盖等,其中铸铁井盖易盗,砼井盖易剥落破碎,塑料井盖易变形老化,树脂复合井盖易脆裂不承载,其根源是井盖使用的纤拉物为玻璃纤维,因玻璃纤维质地脆,在较大冲击力作用下容易断开。因而解决树酯复合井盖的不承载问题的关键是用抗拉性较强的纤维来取代玻璃纤维。另一方面,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制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边角料,根据测试边角料中的布纤维与树脂浇铸后产生的抗拉强度大大地超过了玻璃纤维与树脂共混的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树酯道路井盖的抗冲击能力和承载力,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道路井盖。用材质不限的布边角料与树脂、粗砂、石子共混,在固化剂和压机、模具作用下制造高韧性布纤维树脂道路井盖,彻底解决传统树脂井盖脆性大而不承载历史难题,生产过程无废气、废水、废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以下技术方案:其组份为树脂、聚苯乙稀、苯乙烯、叔丁脂、甲乙酮、砂石、布边角料;其重量比为1:0.4:0.8:0.025:0.015:4—6:0.25;其制作工艺为:首先制作各种规格的井盖模具,且在不同规格的模具中放置对应规格的钢骨移力架,将树脂、聚苯乙稀、苯乙烯、叔丁脂、甲乙酮、砂石、布边角料充份混合,再置入带有钢骨移力架的模具之中,再对前述模具加热到143℃同时加压160t,6~8分钟出模,制得树脂布纤维水箅井盖或树脂布纤维道路检查井盖。

本发明中科学的使异性材料不同机械性能优势集中应用在道路井盖中,保证道路井盖坚固,增强抗拉强度和抗冲击力。本发明具有吸震降噪,抗腐绝缘,耐磨耐候,质轻价廉的空前技术水平。彻底攻克现有传统道路井盖所有技术难题。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以树脂、聚苯乙稀、苯乙烯、叔丁脂、甲乙酮、粗砂、布边角料为原料制作水箅井盖。取树酯100kg,聚苯乙稀40kg,苯乙烯80kg,叔丁脂2.5kg,甲乙酮1.5kg,粗砂400kg,布边角料25kg且分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然后将上述物质充份搅拌混合,再将混合物置于特制模具之中,当模具加热到143℃、加压到160t,加热加压6~8分钟出模制得水箅井盖。

实施例二;以树脂、聚苯乙稀、苯乙烯、叔丁脂、甲乙酮、石子、布边角料为原料制作道路井盖。取树酯100kg,聚苯乙稀40kg,苯乙烯80kg,叔丁脂2.5kg,甲乙酮1.5kg,石子600kg,布边角料25kg且分割成适当大小的块状,然后将上述物质充份搅拌混合,再将混合物置于特制模具之中,当模具加热到143℃、加压到160t,加热加压6~8分钟出模制得道路井盖。

本发明用材质不限的布边角料与树脂、粗砂、石子或粗砂共混,加入适当固化剂,在特定压力和温度环境下,用对应规格的模具制作出不同规格的道路水箅井盖或道路检查井盖,同时本发明中预置入钢骨移力架,使制得的井盖在具有强大拉力的同时具有很高的强度。解决传统树脂井盖脆性大而不承载历史难题,生产过程无废气、废水、废渣。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道路井盖,特别是用布纤维与树脂共混,在固化剂作用下通过模具压制制造道路井盖,达到资源再用,韧性增强的功能。属于新型道路建材技术。即用重量比为1:0.4:0.8:0.025:0.015:4—6:0.25的树脂、聚苯乙稀、苯乙烯、叔丁脂、甲乙酮、砂石、布边角料进行初步搅拌后在143℃温度、160T压力环境下置于置入带有钢骨移力架的模具之中6‑8分钟去模,制得树酯纤维水箅井盖或树酯纤维道路检查井盖。本发明中利用布边角料的纤维极大地增强了井盖的抗冲击效果,提高了承载。本发明具有吸震降噪,抗腐绝缘,耐磨耐候,质轻价廉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姜桂萍
技术研发日:2016.06.29
技术公布日:2018.01.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