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藻治理用防浪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3892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蓝藻治理用防浪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

一外圈破浪装置(1); 该外圈破浪装置用于将因风浪或潮汐形起的连成一体的大浪分解为多个互不相连的小浪,从而实现破浪;

一中间减浪装置(2);该中间减浪装置用于使经过外圈破浪装置分解的小浪经过网状小孔进一步减小水浪冲击力量从而减小浪涌;

一内圈消浪装置(3),该内圈消浪装置(3)用于围住蓝藻治理区域,它通过齿状围护结构改变水流方向从而使进入蓝藻治理区域的水流满足其中水生生物和植物的生存需要,使蓝藻治理区域小环境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藻治理用防浪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圆破浪装置(1)由外圈连接索(101)、浮体(102)和外圈固定锚(103)组成,浮体(102)间隔固定在外圈连接索(101)上,外圈固定锚(103)沉钩固定在水底土质中,它通过连接件(104)与外圈连接索(101)相连,外圈连接件(101)通过外圈固定锚(103)及连接件(104)实现在水平的固定,风浪冲击到外圆圈破浪装置(1)后,受到浮体(102)的阻挡由连成一体的大浪变为若干个互不相连的小浪,从而实现破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藻治理用防浪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浮体(102)之间间距为1-3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藻治理用防浪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间减浪装置(2)由中间浮体(201)、中间连接索(202)、减浪网(203)、减浪配重(204)和中间固定锚(205)组成,中间浮体(201)间隔固定在中间连接索(202)上,中间连接索(202)通过连接带与沉入水底的中间固定锚(205)相连从而实现水面的定位,减浪网(203)的上端与中间连接索(202)相连,减浪配重(204)连接在减浪网(203)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藻治理用防浪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圈消浪装置(3)由插杆(301)和透水帆布(302)组成,插杆(301)错位插装在蓝藻治理区域外围,透水帆布(302)绕装固定在插杆(301)上形成齿形围护结构,水浪被齿尖刺破向两边分流改变流向进入蓝藻治理区域从而实现消浪。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蓝藻治理用防浪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齿形围护结构的齿顶角为30-60度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蓝藻治理用防浪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齿形围护结构的齿顶角为45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藻治理用防浪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圈破浪装置(1)与中间减浪装置(2)之间,中间减浪装置(2)与内圈消浪装置(3)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米。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蓝藻治理用防浪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圈破浪装置(1)与中间减浪装置(2)之间,中间减浪装置(2)与内圈消浪装置(3)之间的距离为20米以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