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盐碱地改良排水系统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4450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排水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盐碱地改良排水系统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盐碱地排水是指排出盐渍土地区土壤中为害作物生长的盐分和水分的措施。有改良盐渍土、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作用,因为盐碱地的盐碱遵循随水而来随水而去的原则,在雨水天气,低洼地带会造成积水,雨水会向此地汇聚,长此以往盐碱度会加重,我们需要设计一种排水方案,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520966623.4一种坡面盐碱地排水装置,包括沿坡面从高至低顺次布置的若干分割导流带,每排所述分割导流带的两端均低于中间部分的位置,且所述分割导流带均高出所述坡面盐碱地的上表面:位于所述分割导流带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排水沟,且每排所述分割导流带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排水沟内,所述排水沟的低端对应开设有汇水沟,该坡面盐碱地排水装置不具有水运输功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盐碱地改良排水系统施工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盐碱地改良排水系统施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盐碱地区土壤中的部分盐分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改良排水系统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地表排水:因为地表的凹凸不平,下雨天,使得一些地面产生积水,积水会影响排水系统的正常施工,通过水沟法将积水排走;

S2:土地平整:确定示范区域内的坡度及坡向,将示范区域内依地形整理平整,土方就地平衡,不产生倒运,降低人力物力的使用;

S3:盐碱度测量:测量土壤中盐碱度的成分以及含量,土壤中盐、碱含量直接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盐、碱含量的不同,则后期耕种的农作物不同;

S4:铺设滤料波管:滤料波管通过渗水的方式将土壤中的地下水收集并排走,滤料波管纵向铺设,且每两组滤料波管之间的距离相同;

S5:铺设暗管:暗管将滤料波管收集的水聚集并排出,暗管按水流方向从西向东铺设;

S6:建造集水罐、过滤系统:集水罐的接管口与暗管连接,集水罐的规格按照实际需要确定,按照高程设计确定基坑开挖深度,精确控制基坑深度,确保集水罐接管口与暗管接口之间符合设计高程要求,集水罐的内腔安装过滤装置,将聚集的水中的漂浮物和细小颗粒吸附;

S7:建造运输装置:土壤中的水份聚集到集水罐后,集水罐中的水需要运到需要水的地方或者水库,在集水罐的顶部安装水泵和电机,将多余的水输送走,并搭设管道作为输送介质;

S8:检测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的检测主要指的是对排水系统的集水性能、堵塞情况、管道断裂检测。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水沟法的具体实施方法为:在施工范围区段内挖排水沟,在排水沟两侧设置纵横交错的排水支沟,在低洼地段开挖集水槽,集水槽与排水沟连通。

优选的,所述步骤S5中铺设暗管的具体实施方法为:根据定点放线确定的滤料波管位置,在对应暗管处设置连接三通,通过胶接方式连接,在暗管的适宜位置必须修建检修井,数量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方便检修及后续改造,暗管起始端埋深为-1.2m,终止端埋深-1.5m,铺设坡比为0.07%,间距18m。

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建造集水罐的具体实施方法为:开挖基坑时由于地下水丰富,一定要提前开挖,并做好放坡及基坑排水工作,以防滑坡及积水影响,由于管道内水是自然流动的水,压力仅为高度差所产生的水压,故管道连接可以自然直接连接不用使用PVC胶等胶粘剂。

优选的,所述步骤S8中的排水系统断裂的检测方法为:通常暗管和滤料波管的长度为定值,将超声波探伤仪插接在滤料波管和暗管的端头,通过超声波探伤仪的检测结果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分析,若屏幕产生脉冲则有伤痕,通过脉冲的大小确定伤痕的大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盐碱地改良排水系统施工工艺,首先在地表排水,将影响工程施工的积水排出,整理工作区域的地形,地形对排水的施工影响很大,地表平整难以产生积水,滤料波管将地表水和地下水进行收集,收集汇总后通过暗管输送,暗管按照倾斜式设置,使得水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流走,降低资源的消耗,建造集水罐、过滤系统,水经过暗管和滤料波管的收集储存在集水罐,通过过滤系统的过滤使得水质较好,运输设备将集水罐中的水运输到需要水的地方,平衡了水资源的利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施工周期较短,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施工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盐碱地改良排水系统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地表排水:因为地表的凹凸不平,下雨天,使得一些地面产生积水,积水会影响排水系统的正常施工,通过水沟法将积水排走;

S2:土地平整:确定示范区域内的坡度及坡向,将示范区域内依地形整理平整,土方就地平衡,不产生倒运,降低人力物力的使用;

S3:盐碱度测量:测量土壤中盐碱度的成分以及含量,土壤中盐、碱含量直接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影响,盐、碱含量的不同,则后期耕种的农作物不同;

S4:铺设滤料波管:滤料波管通过渗水的方式将土壤中的地下水收集并排走,滤料波管纵向铺设,且每两组滤料波管之间的距离相同;

S5:铺设暗管:暗管将滤料波管收集的水聚集并排出,暗管按水流方向从西向东铺设;

S6:建造集水罐、过滤系统:集水罐的接管口与暗管连接,集水罐的规格按照实际需要确定,按照高程设计确定基坑开挖深度,精确控制基坑深度,确保集水罐接管口与暗管接口之间符合设计高程要求,集水罐的内腔安装过滤装置,将聚集的水中的漂浮物和细小颗粒吸附;

S7:建造运输装置:土壤中的水份聚集到集水罐后,集水罐中的水需要运到需要水的地方或者水库,在集水罐的顶部安装水泵和电机,将多余的水输送走,并搭设管道作为输送介质;

S8:检测排水系统:排水系统的检测主要指的是对排水系统的集水性能、堵塞情况、管道断裂检测。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1中水沟法的具体实施方法为:在施工范围区段内挖排水沟,在排水沟两侧设置纵横交错的排水支沟,在低洼地段开挖集水槽,集水槽与排水沟连通。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5中铺设暗管的具体实施方法为:根据定点放线确定的滤料波管位置,在对应暗管处设置连接三通,通过胶接方式连接,在暗管的适宜位置必须修建检修井,数量依据实际情况确定,方便检修及后续改造,暗管起始端埋深为-1.2m,终止端埋深-1.5m,铺设坡比为0.07%,间距18m。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6中建造集水罐的具体实施方法为:开挖基坑时由于地下水丰富,一定要提前开挖,并做好放坡及基坑排水工作,以防滑坡及积水影响,由于管道内水是自然流动的水,压力仅为高度差所产生的水压,故管道连接可以自然直接连接不用使用PVC胶等胶粘剂。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所述步骤S8中的排水系统断裂的检测方法为:通常暗管和滤料波管的长度为定值,将超声波探伤仪插接在滤料波管和暗管的端头,通过超声波探伤仪的检测结果在显示屏幕上进行分析,若屏幕产生脉冲则有伤痕,通过脉冲的大小确定伤痕的大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