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田地下渗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4832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轨道田地下渗排水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是适用于农业轨道田排涝的轨道田地下渗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轨道农业是开创新时代农业生产与自动化操作技术、农业生产多样化与节能环保完美结合的新型生态农业,旨在打造一种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利用自动化机械来完成农业生产任务,在做到节能环保同时,形成一个农业生产全产业链的生态农业系统。

暴雨或洪涝过后,农田中常会积累一部分水分,影响农作物生长,为了降低洪涝对农作物的影响,需要尽快进行排涝。目前,在常规农业的农田建设中,考虑暴雨或洪涝时的排水,常在农田易积水处设有不同等级的田间排水沟,不仅占用耕地,还影响农业机械的田间作业,十分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道田地下渗排水系统,该排水系统在轨道下方的耕作层中预埋渗排涝水管,在两根轨道之间的自然层中预埋渗排涵管,并在轨道田两端设置主排水管,地表多余的积水渗入渗排涝水管中,再经过连接管流入渗排涵管,最后经主排水管排走或者再次灌溉、循环利用,不占用可耕地,也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管理,也不会造成土壤流失,适合轨道田的排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田地下渗排水系统,包括渗排涝水管、渗排涵管和主排水管,所述的渗排涝水管预埋在轨道下方的耕作层中,且位于相邻的两个轨道支座之间,渗排涝水管的顶点与地面平齐;所述的渗排涵管预埋在两相邻轨道之间的自然层中,所述的渗排涝水管和渗排涵管都是顺轨方向布置,渗排涝水管与相邻的渗排涵管之间由连接管连通;所述的主排水管设置在轨道田两端,且走向与轨道走向垂直,所述的渗排涵管两端与主排水管相通。

为简单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发明所述的轨道田地下渗排水系统均简称为本系统。

由于轨道田的农业机械都是沿轨道行走,耕作部分不会有重型机械碾压,土壤保持松软的自然状态,适合建设地下渗排水系统,而且松软的土壤也具有渗排作用。暴雨或洪涝过后,地表的积水经过土壤及渗排涝水管的层层渗排进入渗排涝水管中,再通过连接管流入渗排涵管中,最后经主排水管排出。由于本系统的渗排涝水管位于轨道下方,渗排涵管埋在自然层中,不占用可耕地,也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管理,而且由于是渗排水,与以往的挖沟排水不同,土壤和肥料不会随着水流失,也不会在地表冲刷出沟壑,有利于土壤结构和水肥的保持;还能进行自动、及时排涝,排出的水肥(水中溶解的肥料)还可以暂存在渗排涵管中,并再次灌溉,循环利用。

所述的渗排涝水管由外至内依次由过滤网、外过滤管、过滤物质、内过滤管和渗水管道组成,所述的渗水管道上开有渗水孔,所述的过滤物质是粗砂或碎石。地表的水比较浑浊,如果不加过滤,在流动过程中也会慢慢沉淀,堵塞管路,渗渗排涵管在渗水管道外增加多层过滤层(过滤网、外过滤管、过滤物质和内过滤网),浑浊的水经过层层过滤,经过渗水孔进入渗水管道时,已经基本不含大颗粒物质,不会在流经渗排涵管时积淀在渗排涵管中,堵塞渗排涵管。

所述的渗排涵管由粗砂和水泥混合浇注而成,地下水位上升时,地下水也可以渗入渗排涵管中,避免或降低渍涝(渍涝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包括上层滞水)过高而对农田产生危害)灾害。

每相邻的两根轨道之间设置两根渗排涵管,增大排水流量,能够尽快排水,降低洪涝对作物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轨道田地下渗排水系统的管道分布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发明轨道田地下渗排水系统的管道分布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发明轨道田地下渗排水系统的渗排涝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以解释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轨道田地下渗排水系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渗排涝水管10、渗排涵管30和主排水管40,所述的渗排涝水管10预埋在轨道B下方的耕作层M中,渗排涝水管10的顶点与地面平齐,且位于相邻的两个轨道支座A之间;所述的渗排涵管30由粗砂和水泥混合浇注而成,渗排涵管30预埋在两相邻轨道B之间的自然层N中,所述的渗排涝水管10和渗排涵管30都是顺轨方向布置,每相邻的两根轨道B之间设置两根渗排涵管30,渗排涝水管10与相邻的渗排涵管30之间由连接管20连通;所述的主排水管40设置在轨道田两端,且走向与轨道B走向垂直,主排水管40低于渗排涵管30,所述的渗排涵管30两端都分别与两条主排水管40相通。

所述的渗排涝水管10由外至内依次由过滤网11、外过滤管12、过滤物质13、内过滤管14和渗水管道15组成,如图3所示,所述的渗水管道15上开有渗水孔158a,所述的过滤物质12是粗砂或碎石。

地面有积水时,积水经过过滤网11、外过滤管12、过滤物质13、内过滤网14的层层过滤积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被过滤掉,积水进入渗水管道15中,在渗水管道15的下端部储存,然后经过连接管20进入渗排涵管30中,再汇入主排水管40排出。由于所有管道都是埋在地下,不占用耕地,不影响农作物生长,而且由于是渗排水,能够保持土壤结构,排出放入水肥还能用于下次灌溉,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避免水肥流失。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