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钻跟管桩模型试验中桩的预埋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1190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随钻跟管桩模型试验中桩的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箱、模型桩、组合钢筒、土体和水泥浆;所述的模型桩、组合钢筒、土体和水泥浆都容置于所述模型箱内,所述的组合钢筒可移除地套设于所述的模型桩外,所述的土体填充于所述的模型箱内且于所述的组合钢筒外的空间,所述的水泥浆灌注于所述的组合钢筒与所述的模型桩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钻跟管桩模型试验中桩的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钢筒包括嵌入块和至少两块弧形钢板,所述的弧形钢板环绕围设在所述的模型桩外,且所述的弧形钢板相互衔接形成管状,所述的嵌入块可拆卸地置于相邻两块弧形钢板之间的衔接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钻跟管桩模型试验中桩的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块弧形钢板通过半榫卯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钻跟管桩模型试验中桩的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嵌入块等角度地环绕设置在所述的弧形钢板之间的衔接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随钻跟管桩模型试验中桩的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形钢板为两块,所述的嵌入块为两个,所述的弧形钢板衔接形成管状,所述的嵌入块分别置于两块弧形钢板之间的衔接处。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随钻跟管桩模型试验中桩的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每块弧形钢板的一衔接边设有榫头和榫头平台,其另一衔接边设有榫眼和榫眼平台,所述的榫头和榫眼平台依该弧形钢板的弧度弯曲;其中该榫头位于外侧,并自其根部至其端部逐渐径向收窄,使该榫头的横截面呈椎状。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随钻跟管桩模型试验中桩的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钢筒通过设在所述的衔接处的外侧上中下三个位置的金属卡扣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随钻跟管桩模型试验中桩的预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型桩的直径D1为100~300mm,所述的组合钢筒的外径D2为D1+20mm,厚度为8~12mm;所述的嵌入块的横截面的长10~30mm,宽4~6mm。

9.一种随钻跟管桩模型试验中桩的预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首先将至少两块弧形钢板相互衔接,形成管状,将嵌入块放置于相邻两块弧形钢板之间的衔接处,并在所述的两块弧形钢板衔接处的外侧上中下三个位置采用金属卡扣固定,组成组合钢筒;

(2)接着把所述的组合钢筒放置于模型箱内的预置模型桩的桩位处,在所述的模型箱中分层填土,每到所述的金属卡扣位置,将所述的金属卡扣解开,对土体进行压密夯实,如此反复直至所述的土体达到所述的预置的模型桩的顶端;

(3)然后把所述的模型桩吊入所述的组合钢筒内固定,在所述的模型桩的桩周与组合钢筒之间的空隙中灌注水泥浆;

(4)最后把所述的嵌入块抽出,静止一段时间后,将全部弧形钢板吊出,即完成随钻跟管桩模型试验模型桩的埋设工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随钻跟管桩模型试验中桩的预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在所述的模型桩的桩周与组合钢筒之间的空隙中灌注水泥浆至距离模型桩的桩顶1/5~1/4h处,其中,h为所述的模型桩的高度。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