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井盖柔性安装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市政工程的多功能性,道路上存在较多检查井。检查井的井盖安装后普遍存在检查井四周松散、裂缝、沉降和跳车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检查井井盖与周围路面衔接平顺,高程一致,自然融合,平顺衔接的井盖柔性安装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井盖柔性安装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根据井位标识,开挖基坑至井口上平,基坑直径以井筒四周便于夯实为限;
(2)安装预制调节环,采用“十字法”使预制调节环与水稳顶平,四周用粗粒式沥青砼回填,采用夯实工具夯实;
(3)将限位圈插入预制调节环内,基坑内回填粗粒式沥青砼,使用夯实工具分层夯实,高度同沥青砼中面层;
(4)洒水降温,均匀用力松动、拔出限位圈,对准棱槽安装井盖;
(5)用夯实工具先夯井盖中心,再夯井圈四周,直至井盖稳定不再下沉;
(6)沥青砼上面层摊铺前,先松动检查井井盖,但不能高于摊铺面;
(7)沥青砼上面层摊铺后及时清理井盖表面沥青,用平杆测量井盖与沥青虚铺面高差,确认井盖需提升的高度,使井盖与沥青虚铺相平;
(8)摊铺机通过后,立刻使用三根撬棍,同时用力,撬起并擎住井盖;
(9)利用小耙子把井座下空隙填实沥青料;
(10)放稳井盖,用大锤敲击井盖中心,使井盖低于沥青混合料,人工顺平井盖周边沥青;然后调平,用平杆测量后再压实;
(11)双钢轮压路机先骑井盖中心低频高幅碾压两遍,再从井盖两侧压实;(12)再次用平杆测量井盖与路面高差,如误差较大,再重复步骤(10)和(11)。
所述夯实工具包括电镐手持部分,所述电镐手持部分配套震动杆,所述震动杆的自由端焊接震动板,所述震动板与震动杆垂直,所述震动板和震动杆之间焊接若干斜撑板。
所述震动板为矩形,其规格为80mm×60mm;所述斜撑板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直角边为30mm,所述斜撑板共四块,它们沿震动板的对角线设置。
所述震动杆用电镐钻头改装而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井座直接融入到上面层沥青砼内,通过沥青砼传递荷载,损坏时便于维修;井盖安装与上面层沥青砼摊铺同时施工,减少了检查井四周松散、裂缝、沉降、跳车等现象,检查井井盖与周围路面衔接平顺,高程一致,自然融合,平顺衔接;平整度符合道路路面验收标准,保证了路面的整体平整度,达到了路面美观、行车舒适的良好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施工工艺流程图;
图2为夯实工具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镐手持部分,2震动杆,3震动板,4斜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种井盖柔性安装施工方法,适用于道路车行道,井座净开孔不大于900㎜的检查井盖,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以下文中出现的预制调节环和限位圈是根据井盖和井口尺寸制作的,要确保预制调节环与限位圈的连接方式为承插式):
(1)根据井位标识,开挖基坑至井口上平,基坑直径以井筒四周便于夯实为限;一般直径700mm的检查井盖,井基坑直径1350mm即可,此时预制调节环的内径为700mm,限位圈的内径可以是695mm。
(2)安装预制调节环,采用“十字法”使预制调节环与水稳顶平,四周用粗粒式沥青砼回填,采用夯实工具夯实,夯实工具可以是普通的夯实工具,也可以是以下专用夯实工具,当然更好的办法是普通夯实工具和专用夯实工具配合使用,效果更佳,专用夯实工具的具体结构为:如图2、图3所示,它包括电镐手持部分1,电镐手持部分1配套震动杆2,震动杆2与电镐手持部分1之间的连接和电镐钻头与电镐手持部分1的连接方式相同,而震动杆1可以用电镐钻头改装,将电镐钻头的自由端也就是非连接端磨平,然后垂直焊接一规格为80mm×60mm的矩形的震动板3,在震动板3和震动杆2之间焊接若干斜撑板4,斜撑板4共四块,在震动杆2的周围沿震动板3的对角线分布,斜撑板4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其直角边为30mm;
(3)将限位圈插入预制调节环内,基坑内回填粗粒式沥青砼,使用上述专用夯实工具分层夯实,高度同沥青砼中面层;
(4)洒水降温,均匀用力松动、拔出限位圈,对准棱槽安装井盖;
(5)用夯实工具先夯井盖中心,再夯井圈四周,直至井盖稳定不再下沉;
(6)沥青砼上面层摊铺前,先松动检查井井盖,但不能高于摊铺面;
(7)沥青砼上面层摊铺后及时清理井盖表面沥青,用平杆测量井盖与沥青虚铺面高差,确认井盖需提升的高度,使井盖与沥青虚铺相平;
(8)摊铺机通过后,立刻使用三根撬棍,同时用力,撬起并擎住井盖;
(9)利用小耙子把井座下空隙填实沥青料;
(10)放稳井盖,用大锤敲击井盖中心,使井盖低于沥青混合料,人工顺平井盖周边沥青;
(11)双钢轮压路机先骑井盖中心低频高幅碾压两遍,再从井盖两侧压实;
(12)再次用平杆测量井盖与路面高差,如误差较大,再重复步骤(10)和(11)。
除说明书所述技术特征外,其余技术特征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