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垫层料内水反向压力破坏的结构及其施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20239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垫层料内水反向压力破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混凝土面板层(1),混凝土面板层(1)背部为无砂混凝土层(2),无砂混凝土层(2)背部为垫层料层(3),垫层料层(3)背部为过渡料层(4),过渡料层(4)背部为堆石体(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垫层料内水反向压力破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砂混凝土层(2)的渗透系数≥i×10-1cm/s,i为1到9中的任意一个数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垫层料内水反向压力破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料层(3)修建时填筑的层厚为37~43cm,洒水碾压后的孔隙率≤1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垫层料内水反向压力破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料层(4)的孔隙率≤18.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垫层料内水反向压力破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石体(5)的填筑层厚为60~100cm,洒水碾压后的孔隙率≤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垫层料内水反向压力破坏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砂混凝土层(2)的孔隙率为18%~20%。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防止垫层料内水反向压力破坏的结构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A.按照堆石坝施工规范要求填筑碾压垫层料和过渡料,垫层料层填筑的层厚为37~43cm,并进行洒水碾压,碾压后的垫层料层孔隙率≤18%,过渡料层的孔隙率≤18.5%;

B.按照堆石坝施工规范要求填筑碾压堆石体料,堆石体的填筑层厚为60~100cm,并进行洒水碾压,碾压后的堆石体孔隙率≤20%;

C.待垫层料层、过渡料层和堆石体填筑的高度大于10m以后即可进行无砂混凝土层的施工;

D.无砂混凝土层施工前应先对垫层料层的坡面进行修正,保证坡面平整,无砂混凝土层成型采用压实方法成型,压实后的孔隙率为18~20%,施工摊铺碾压完成后的应立即进行保湿养护,保证表层湿润;

E.进行混凝土面板层的施工和养护;

F.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施工完成。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