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式连续挖掘斗组件及连续式挖掘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569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履带式连续挖掘斗组件及连续式挖掘头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履带式连续挖掘斗组件及连续式挖掘头。



背景技术:

挖掘机,又称挖掘机械(excavating machinery),是用铲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的土方机械。挖掘机挖掘的物料主要是土壤、煤、泥沙以及经过预松后的土壤和岩石。从近几年工程机械的发展来看,挖掘机的发展相对较快,挖掘机已经成为工程建设中最主要的工程机械之一。现有的挖掘机都是间歇性作业,因此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本申请人在之前申请的专利一种用于挖掘机的挖斗组件[申请号:201520509458.X],包括挖斗和挖臂组件,所述的挖斗与挖臂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的挖臂组件上设有能驱动挖斗沿着周向旋转的驱动机构。能够实现连续式的挖掘动作和物料输送,从而提高挖掘效率和速度。

但是,申请人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当挖斗沿圆周方向转动时,会出现两个问题,第一是挖掘时所携带的泥土量不够,且当挖斗转移至正上方时,挖斗中的泥土很容易从挖斗从跑出,无法运送到输送带上,第二是挖斗转动幅度太小,与输送带之间的连接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结构可靠的履带式连续挖掘斗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挖掘效率高、便于和输送带连接的连续式挖掘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履带式连续挖掘斗组件,包括呈条状的履带本体,所述的履带本体上设有若干挖斗。

在上述的履带式连续挖掘斗组件中,所述的履带本体包括若干相互铰接的履带板,所述的挖斗与履带板可拆卸的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履带式连续挖掘斗组件中,每两个相邻的挖斗之间的每块履带板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固定有一块挡料板,挖斗、履带板和挡料板之间形成用于盛放物料的容置腔。

在上述的履带式连续挖掘斗组件中,所述的挡料板与履带板呈垂直设置,所述的挖斗包括端部具有锯齿状挖齿的挖料斗及端部呈平面状的铲料斗。

在上述的履带式连续挖掘斗组件中,所述的挖料斗和铲料斗交替设置。

一种连续式挖掘头,所述的履带本体首尾相接的固定在履带支撑架上,履带支撑架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齿轮传动件且齿轮传动件与履带本体啮合,两个齿轮传动件分别与履带支撑架转动连接,当其中一个齿轮传动件转动时,能带动履带本体沿履带支撑架周向转动并带动另一个齿轮传动件转动。

在上述的连续式挖掘头中,所述的履带支撑架上平行设置有若干托举辊,所述的托举辊与履带支撑架转动连接。

在上述的连续式挖掘头中,所述的履带本体上还设有定位柱,所述的履带支撑架由若干块面板相互连接而成,在履带支撑架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履带防跑偏组件,当履带本体转动时,所述的定位柱位于履带支撑架和履带防跑偏组件之间。

在上述的连续式挖掘头中,所述的履带防跑偏组件有两个且分别平行的对置于履带支撑架的下表面两侧,所述的定位柱有两 排,且相对置的排列在履带本体的两侧,每排定位柱包括若干间隔均匀的定位柱。

在上述的连续式挖掘头中,所述的履带防跑偏组件包括若干间隔均匀的设置在履带支撑架上的定位板,所述的定位板与履带支撑架可拆卸的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1、能够实现连续式的挖掘和卸料;2、依靠履带支撑,挖掘过程行程长,挖掘效率高,卸料过程平稳可靠,利于和输送带对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履带本体 1、挖斗 2、挖掘部 2a、履带板 3、挡料板 4、容置腔 5、挖料斗 6、铲料斗 7、履带支撑架 8、齿轮传动件 9、托举辊 10、定位柱 11、面板 12、履带防跑偏组件 13、定位板 14、驱动机构 100、挡料面板 10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履带式连续挖掘斗组件,包括呈条状的履带本体1,所述的履带本体1上设有若干挖斗2。将挖斗2设置在履带本体上,可以是固定连接或者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如螺接、铆接、卡接等等方式,可拆卸连接适合更换挖斗2,由于履带本体1本身呈输送带形状,因此便于和其他输送带形成对接,当挖斗2中的泥土或其他物料需要及时输送时,通过履带本体1与输 送带的对接,可实现持续的送料,非常方便。尤其是,挖斗2中的物料处于履带本体1上时,运行平稳,物料不会散落,当挖斗2的挖掘部2a与履带本体1之间的角度呈45-70°之间时,尤其适合与输送带对接,且挖斗也不会对输送带造成碰撞等伤害。

具体的说,履带本体1包括若干相互铰接的履带板3,履带板3呈跳转,所述的挖斗2与履带板3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挖斗2是与履带板3的上表面连接。

每两个相邻的挖斗2之间的每块履带板3的两端分别可拆卸的固定有一块挡料板4,挡料板4优选与履带板3垂直设置,当然也可以是锐角或钝角,挡料板4用于阻挡物料,防止挖斗2中的物料在履带板3的两端外泄,挖斗2、履带板3和挡料板4之间形成用于盛放物料的容置腔5,该容置腔5不仅仅是挖斗2内部的空间,因此具有较大的存储空间,当容置腔5运行至履带本体1上表面时,呈水平状的输送,运送平稳,而当挖斗2在挖料过程中,挖掘的物料能直接进入到容置腔5中,从而可以确保挖料、输料的连续而平稳的运行。

如上所述,挡料板4与履带板3呈垂直设置,所述的挖斗2包括端部具有锯齿状挖齿的挖料斗6及端部呈平面状的铲料斗7。优选方案,挖料斗6和铲料斗7交替设置,挖料斗6用于挖送物料,铲料斗7用于承接物料,交替设置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施例中,每一块履带板3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定位柱11且定位柱11与挡料板4位于履带板3的两侧。

实施例2

如图2和图3所示,用上述的履带式连续挖掘斗组件制作的连续式挖掘头,履带本体1首尾相接的固定在履带支撑架8上,履带支撑架8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齿轮传动件9且齿轮传动件9与履带本体1啮合,两个齿轮传动件9分别与履带支撑架8转动连接,当其中一个齿轮传动件9转动时,能带动履带本体1沿履带 支撑架8周向转动并带动另一个齿轮传动件9转动。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中一个齿轮传动件9可以连接驱动机构100,如电机、液压马达等作为主动传动件。传动件可以用齿轮结构,此为公知常识。

履带支撑架8上平行设置有若干托举辊10,托举辊10可以只设置在履带支撑架8的上表面,也可以只设置在托举辊10的下表面,或者是两个表面都设置,托举辊10包括转轴及转轮,所述的托举辊10与履带支撑架8转动连接,托举辊10对履带板3形成支撑,同样也对挖斗2形成支撑,使挖斗在挖土或挖料过程中保持稳定的状态,而每个挖斗2都具有大于履带支撑架8长度的行程,因此,更有利于挖动需要挖掘的地面,也有利于进料。

履带本体1上还设有定位柱11,优选方案,每一块履带板3的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定位柱11,所述的履带支撑架8由若干块面板12相互连接而成,履带支撑架8为框型结构,在履带支撑架8上可拆卸的连接有履带防跑偏组件13,当履带本体1转动时,所述的定位柱11位于履带支撑架8和履带防跑偏组件13之间,也就是说,履带防跑偏组件13和履带支撑架8的侧壁之间有供定位柱11进入的通道,通道的大小与定位柱11相配适。

具体的说,履带防跑偏组件13有两个且分别平行的对置于履带支撑架8的下表面两侧,所述的定位柱11有两排,且相对置的排列在履带本体1的两侧,每排定位柱11包括若干间隔均匀的定位柱11。

履带防跑偏组件13包括若干间隔均匀的设置在履带支撑架8上的定位板14,所述的定位板14与履带支撑架8可拆卸的连接,定位板14与履带支撑架8侧部的面板12之间形成供定位柱11进入的通道。

在履带支撑架8的上表面还有两块相对置的挡料面板101,挡料板4位于挡料面板101的内侧并紧贴挡料面板101。挡料面 板101呈条状,起到加固作用,挡料板4优选为横截面呈L形的形状。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在驱动机构100的驱动下,齿轮传动件9带动履带本体1转动,在履带本体1转动过程中,位于履带本体1下方的挖斗2对地面或需要挖掘的地方进行开挖,在履带本体1转动过程中,挖斗2持续对地面等进行开挖,开挖后产生的疏松物料进入到容置腔5内,并转到履带本体1上方,随后当该料斗转到履带本体1端部时,容置腔5内部的物料进行卸料,卸料处可连接传输带,从而实现持续的挖掘与卸料。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履带本体1、挖斗2、挖掘部2a、履带板3、挡料板4、容置腔5、挖料斗6、铲料斗7、履带支撑架8、齿轮传动件9、托举辊10、定位柱11、面板12、履带防跑偏组件13、定位板14、驱动机构10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