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排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9294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设备排污组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排污组件。



背景技术:

现在许多的设备均需要排出污物(比如卫生间的坐便器),在集污时,一般在排污管的下端套装集污袋,利用集污袋装满污物后,工作人员便取下集污袋送至污物存放或者处理场所。

然而,由于污物在集污袋内部发酵之后会产生气体,导致集污袋膨胀,而且集污袋内部的气体也会产生向上的气压,导致排污管内部的污物难以掉落至集污袋内部;在设计排气方式时,由于污物多数含有水分,不能直接在集污袋上直接打孔,这样会导致集污袋泄露,而且,若直接在排污管上开孔,同样会造成污物泄露。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排污组件,可有效排出集污袋内部的空气,又不会导致污物泄露。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设备排污组件,包括:

排污管,包括用于排放污物的内管和围设在内管外侧的外管,内管和外管之间围成间隔空间,该外管的一侧设有排气管,排气管的一端连通间隔空间、另一端连通大气;

可拆卸地安装排污管下端的集污袋连接件,该集污袋连接件的中 部形成通孔,内管的下端插装在所述通孔中,并且内管的外侧壁与通孔的外侧壁之间形成通气间隙,所述通孔和通气间隙的上端均与内管的内部连通;

集污袋,固接在集污袋连接件的下端,集污袋的内部分别与通孔的下端和通气间隙的下端连通。

优选地,内管的底端位于外管的底端的上方。

优选地,外管的外侧壁凸设有卡位部,该集污袋连接件的上端设有环形的插装槽;插装槽围设在通孔的外侧,插装槽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卡装卡位部的条形槽,插装槽的外侧壁顶端设有用于供卡位部进入插装槽的卡入口,卡入口的下端连接于条形槽一侧的上端;所述内管的下端插装于通孔中,所述外管插装在插装槽中。

优选地,该集污袋连接件包括连接座,连接座的内侧设有内环壁,该内环壁围成所述通孔,连接座的上端设有外环壁,外环壁与内环壁之间围成所述插装槽,该条形孔和卡入口设于所述外环壁上。

优选地,内环壁的顶端位于外环壁顶端的下方。

优选地,插装槽的底部与外管的下端之间还夹设有密封圈。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排污管的内管和外管之间围成间隔空间,集污袋连接件的通孔连通集污袋和通气间隙,内管与通孔之间形成通气间隙,集污袋内部的气体经过通气间隙和间隔空间后,从排气管排出,这样便无需将集污袋开孔,也无需将用于排污的内管连通大气,避免了污物泄露,而且可以对集污袋内部的气体进行排放,防止污物在发酵后产生的气体使集污袋膨 胀,而且也可防止集污袋内的气体向上顶压从而阻止污物的下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备排污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污管和集污袋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污袋连接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排污管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0、排污管;11、内管;12、外管;13、间隔空间;14、卡位部;15、排气管;20、集污袋连接件;21、连接座;22、内环壁;221、通孔;23、外环壁;231、条形孔;232、卡入口;24、插装槽;30、集污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设备排污组件,包括排污管10、集污袋连接件20和集污袋30。排污管10包括用于排放污物的内管11和围设在内管11外侧的外管12,内管11和外管12之间围成间隔空间13,该外管12的一侧设有排气管15,排气管15的一端连通间隔空间13、另一端连通大气;集污袋连接件20可拆卸地安装排污管10下端,该集污袋连接件20的中部形成通孔221,内管11的下端插装在所述通孔221中,并且内管11的外侧壁与通孔221的外侧壁之 间形成通气间隙,所述通孔221与通气间隙均与内管11的内部连通;集污袋30固接在集污袋连接件20的下端,集污袋30的内部与通孔221的下端连通。

本实用新型排污管10的内管11和外管12之间围成间隔空间13,集污袋连接件20的通孔221连通集污袋30和通气间隙,内管11与通孔221之间形成通气间隙,集污袋30内部的气体经过通气间隙和间隔空间13后,从排气管15排出,这样便无需将集污袋30开孔,也无需将用于排污的内管11连通大气,避免了污物泄露,而且可以对集污袋30内部的气体进行排放,防止污物在发酵后产生的气体使集污袋30膨胀,而且也可防止集污袋30内的气体向上顶压从而阻止污物的下落。

优选地,内管11的底端位于外管12的底端的上方,也就是说,内管11的底端位于外管12的内部,这样,工作人员在安装和拆卸集污袋连接件20时,不容易与内管11的内侧和底端接触,因此不容易被污物污染。

作为一种可拆卸的安装方式,可以在外管12的外侧壁凸设有卡位部14,该集污袋连接件20的上端设有环形的插装槽24,插装槽24围设在通孔221的外侧,插装槽24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卡装卡位部14的条形槽,插装槽24的外侧壁顶端设有用于供卡位部14进入插装槽24的卡入口232,卡入口232的下端连接于条形槽一侧的上端,所述内管11的下端插装于通孔221中,所述外管12插装在插装槽24中。在使用时,将集污带固接在集污袋连接件20的下端,并将 集污袋连接件20的卡入口232对准该卡位部14,插装槽24对准外管12的下端,将卡位部14卡入条形槽后,将集污袋连接件20转动一定角度,使卡位部14卡接在条形槽中,这样,外管12的下端便插装在插装槽24中,内管11插装在通孔221中,污物便可通过排污管10的内管11和集污袋连接件20的通孔221落入集污袋30中;需要拆卸时,将集污袋连接件20反转后便可取下,这样安装和拆卸较为方便。

优选地,该集污袋连接件20包括连接座21,连接座21的内侧设有内环壁22,该内环壁22围成所述通孔221,连接座21的上端设有外环壁23,外环壁23与内环壁22之间围成所述插装槽24,该条形孔231和卡入口232设于所述外环壁23上。

优选地,内环壁22的顶端位于外环壁23顶端的下方。这样与内管11配合的内环壁22便位于外环壁23的内部,不容易被触碰到,进一步防止污染。

优选地,插装槽24的底部与外管12的下端之间还夹设有密封圈。

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