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房水池排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9335阅读:10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厨房水池排水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装置,特别是一种厨房水池排水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厨房用水用于洗菜、洗刷锅体或洗刷碗筷等,在洗刷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菜叶、米粒或其他一些杂物,现在的做法是在厨房的洗菜池的下水管道内放置一个过滤内篮,洗菜或者洗刷碗筷所产生的厨房垃圾较多,需要频繁的清理水池内的过滤内篮,需要频繁的将过滤内蓝内的杂物清理掉,非常麻烦,如果清理的时间间隔较大的话,又会产生堵塞水池的情况,因此,如果快速的对厨房内洗菜或洗刷碗筷后产生的废水进行过滤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为克服现在厨房内产生的废水过滤效果不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厨房水池排水过滤装置,可有效解决现有的厨房水池排水效率低和容易堵塞排水口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矩形框,矩形框的上端口为开口状,矩形框的上端口处有可拆卸的盖板,盖板上有多个通水孔,矩形框的腔体内装有与盖板平行的并可在矩形框内上下移动的过滤板,过滤板上端面上装有多个呈倒立的截面为U形的筒体,筒体上有进水孔,筒体上进水孔的直径小于盖板上通水孔的直径,过滤板上有与筒体的下端口对应的通孔,通孔与筒体的内腔直径相同,矩形框的底板上有多个通水孔,底板上有多个与通孔对应的圆柱形刷子,圆柱形刷子的刷毛的外缘面直径大于筒体的外圆直径,过滤板的下端面和底板的上端面之间连接有弹簧,弹簧使过滤板构成在矩形框的腔体内上下移动的结构,也构成圆柱形刷子穿过通孔在筒体腔体内上下进出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排水过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和图2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矩形框,矩形框1的上端口为开口状,矩形框1的上端口处有可拆卸的盖板2,盖板2上有多个通水孔,矩形框1的腔体内装有与盖板2平行的并可在矩形框1内上下移动的过滤板3,过滤板3上端面上装有多个呈倒立的截面为U形的筒体4,筒体4上有进水孔,筒体4上进水孔的直径小于盖板2上通水孔的直径,过滤板3上有与筒体4的下端口对应的通孔5,通孔5与筒体4的内腔直径相同,矩形框1的底板6上有多个通水孔,底板6上有多个与通孔5对应的圆柱形刷子7,圆柱形刷子7的刷毛的外缘面直径大于筒体4的外圆直径,过滤板3的下端面和底板6的上端面之间连接有弹簧8,弹簧8使过滤板3构成在矩形框1的腔体内上下移动的结构,也构成圆柱形刷子7穿过通孔5在筒体4腔体内上下进出的结构。

所说的圆柱形刷子7由圆杆及固定在圆杆上的刷毛构成。

本实用新型矩形框1的形状与厨房内水池9的腔体形状相一致,将矩形框1放置在水池内,使用时,洗菜后的废水经盖板2上的通水孔进入过滤板3和矩形框1形成的腔体内,再经筒体4上的进水孔由通孔5进入到底板6上,并经底板6上的通水孔进入水池的排水口排出,底板6的下端面和水池的底面之间有间隔,方便水的排出,由于筒体4上进水孔的直径小于盖板2上通水孔的直径,所以一些体积较大的杂物会残留在盖板2上,一些体积较小的杂物由于筒体4上进水孔的阻隔会残留在过滤板3上,起到对小体积杂物的过滤收集目的,当过滤板3上的杂物堆积较多时,杂物会堵塞筒体4上的进水孔,此时,拿掉盖板2,向下压过滤板3,使圆柱形刷子7进入筒体4的腔体内,由于圆柱形刷子7的刷毛的外缘面直径大于筒体4的外圆直径,刷毛就会进入筒体4上的进水孔内,刷毛将进入到进水孔内的杂物顶出,对进水孔进行疏通操作,保证筒体4的排水效果,之后将过滤板3取出,将过滤板3上的杂物清理掉。

本实用新型设置两侧过滤,对已一些体积较大的杂物,由于其残留在盖板2上,可将其及时清理掉,对一些体积较小的杂物,经过滤板3进行过滤收集,由于过滤板3的上部和矩形框1之间形成的腔体体积较大,能大大增大容纳杂物的容积,解决了频繁倾倒杂物的问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