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坐便器连接防臭器。
背景技术:
坐便器是一种常用的卫生器具,在现代房屋装修中,很多用户都会在卫生间内安装坐便器。坐便器相较于蹲便器,造型美观,使用更为方便和舒适。
在安装坐便器时,坐便器底部的落水孔与地面的排污管之间采用法兰盘连接,然后在坐便器底座与底面之间注胶固定。由于法兰盘顶部与坐便器落水孔连接不紧密,而且法兰盘厚度不厚,当地面有坡度时,法兰盘底部与排污管之间也会出现缝隙,因此在排污过程中,污水可能发生溢出现象,而且会产生大量的异味,污水也会腐蚀坐便器底座与地面的连接位置,因此现有的坐便器长时间使用后,会发现坐便器底座周围一圈变黑,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坐便器连接防臭器,旨在解决现有坐便器法兰盘连接不紧密、容易出现溢水和产生异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坐便器连接防臭器从上至下依次为进水管、中间连接圈、出水管,三者一体成型且内径相同,所述中间连接圈的外径大于所述进水管和出水管的外径,所述进水管的外径与坐便器落水孔的孔径一致,使得所述进水管可以正好插入所述落水孔内,所述出水管的外径与地面排污管的内径一致,使得所述出水管可以正好插入所述排污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管的高度大于所述进水管和中间连接圈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坐便器连接防臭器,用在坐便器落水孔和地面的排污管之间,密封效果好,不会出现污水溢出现象,也不会出现异味,保证了坐便器底座的干净度。即使地面坡度较大,本产品也能很好地安装,而且防水效果没有任何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坐便器连接防臭器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坐便器连接防臭器的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坐便器连接防臭器从上至下分别为进水管11、中间连接圈12、出水管13,三者一体成型且内径相同,所述中间连接圈12的外径大于所述进水管11和出水管13的外径,所述进水管11的外径与坐便器落水孔的孔径一致,使得所述进水管可以正好插入所述落水孔内,所述出水管13的外径与排污管的内径一致,使得所述出水管可以正好插入所述排污管内。
使用时,将密封圈底部的出水管对准排污管,然后用劲插入,然后将坐便器底座上的落水孔对准进水管并插入,考虑到坐便器的重力,坐便器对本产品顶部产生足够的压力,同时落水孔和排污管都顶到中间连接圈,这样坐便器连接防臭器与落水孔和排污管均紧密接触,再考虑到本产品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本坐便器连接防臭器的密封防水效果非常好,不会漏出一滴污水。
本实施例中,所述出水管13的高度大于所述进水管11和中间连接圈12的高度,这样出水管与排污管接触面积更大,密封效果更好。本实施例不限定坐便器连接防臭器的具体材质,可以选用橡胶、塑料或其他材质。
另外,由于本实施例中出水管的高度较高,一般大于20mm,优选为20-60mm。即使厕所地面出现坡度,当出水管插入到地面排污管后,出水管可以在排污管内产生一定量的偏移形变,但是不影响密封效果。
作为一种具体尺寸实例,坐便器连接防臭器内径φ4=74mm,所述中间连接圈的外径φ2=120mm,所述进水管的外径φ1=84mm,所述出水管的外径φ3=100mm,所述出水管的高度h=48mm,所述进水管的高度为8mm,所述中间连接圈的厚度为10mm。
显然上述尺寸仅是一种实例列举,实际生产时可根据落水孔和排污管的尺寸合理设置,这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