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下水道下水口的复合砂基无缝高透水地面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76818阅读:58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下水道下水口的复合砂基无缝高透水地面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透水建筑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用于下水道下水口的复合砂基无缝高透水地面砖。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众所周知,现有的城镇街道路都设有地下排水管道,用来收集和排泄雨水。目前地下排水管道的漏水口处一般采用铁篦子来完成漏水和过滤的功能。这种铁篦子由于只能通过铁篦子的网孔进行漏水,漏水的有效面积小,容易堵塞;如果加大网孔的大小增加漏水效率则过滤效果便会受到影响。另外,这种铁篦子制造成本也比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透水和过滤效果好的用于下水道下水口的复合砂基无缝高透水地面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下水道下水口的复合砂基高透水地面砖,包括砖体,所述砖体上部设有一开口,所述开口的下方设有若干竖向的隔板,所述隔板将砖体内部分隔成若干网格;所述开口处设有一能与开口配合的盖板,所述盖板盖于开口上并没入砖体内,所述盖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开口的上边缘齐平,所述盖板上设有用于将盖板拉出砖体的提拉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下方的砖体内壁上设有支撑台,盖板的底面边缘置于支撑台上;所述隔板的上端面与盖板的底面接触。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增加盖板的承重能力,增加地面砖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砖体为方形体、圆柱形、半圆柱形、椭圆柱形、六棱柱形或三棱柱形中的一种。

优选的所述砖体的高度为20cm-50cm。

优选地,所述提拉装置为固定于盖板上表面的拉绳、链条或者可收纳入盖板内的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雨水渗透和过滤性能俱佳,对水无污染,没有辐射;可靠性高,可用于各种室内外下水道下水口,高架桥排水管下水口,水经本实用新型的地面砖过滤后将垃圾和杂物分离出来,进入下水道的水中不含有大体积的杂物,下水道不易堵塞,能使下水道永久保持畅通;重量轻,造价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砖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1、砖体,2、盖板,3、隔板,4、支撑台,5、拉绳,6、网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用于下水道下水口的复合砂基无缝高透水地面砖,包括砖体1,砖体1为长方体且长为50cm,宽为30cm,高为20cm;砖体1上部设有一矩形开口,开口的下方设有两道竖向的隔板3,隔板3将砖体1内部分隔成三个网格6;开口处设有一能与开口配合的矩形盖板2,盖板2长40cm宽20cm厚8cm,开口下方8cm的砖体1的内壁上设有支撑台4,盖板2盖在开口内并使盖板2的底面边缘置于支撑台4上,隔板3的上端面与盖板2的底面接触,盖板2上设有用于将盖板2拉出砖体1的拉绳5。

使用时,将本地面砖设置在下水口,水通过盖板2和砖体1渗入下水道,将垃圾和杂物分离在外,砖体1内的网格6可以在减轻砖体1重量的同时储存经盖板2渗入的泥砂,工作人员可以定期取下盖板2对网格6内的泥砂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