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找平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明挖车站基坑施工过程中,基坑的支护体系是钢支撑+网喷支护形式,外围一圈为围护桩。由于地质的不同和未知性,在围护桩施工时由于垂直度无法控制那么精准,再加上不良地质会塌孔,造成围护桩不平顺。因此钢围檩支架在围护桩上时会造成不平顺。钢支撑作用在钢围檩上的力就会不均匀,或者造成损失。所以现在需要一种装置能够有利于安装钢围檩时使钢围檩保持平整性,让钢支撑的力均匀分布,节省钢围檩背后回填砼强度的时间及工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围檩找平装置,利用该装置能够使钢围檩在安装在围护桩上的时候能够保持竖直方向的平整度,保证钢支撑的作用力均匀,防止造成损坏。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围檩找平装置,该装置包括横向布置的U形板,在U形板的板槽内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靠近U形板板槽槽底板的一侧为弧形面,所述转动块靠近U形板板槽槽口的一侧为平面,所述弧形面的两端带有凸角,所述凸角固定连接有横向布置的推顶杆,所述弧形面的中部通过转轴与槽底板转动连接,所述平面上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锤击杆,所述锤击杆分别位于平面的上侧和下侧。
优选的,所述弧形面为向槽底板一侧凸起的弧形结构,所述凸角和平面的端部之间为弧形连接,在平面上还连接有垫板,所述锤击杆与垫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槽底板的长度为L为30cm到60cm,所述锤击杆的长度为10cm到20cm,所述推顶杆由推顶段和连接段组成,所述推顶段的外侧面与U形板的两侧板的外侧板面齐平,所述推顶段通过连接段与凸角连接。
优选的,所述凸角的一侧带有平整面,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平整面连接。
该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效果是,利用该装置能够使钢围檩的一侧钢板与围护桩竖直的连接在一起,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并且整体强度大,比起以往仅仅盲目的在钢板上添加垫块的做法更加科学化准确化,保证了钢支撑与钢围檩的连接强度,适合较大范围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U形板,2、转动块、3、弧形面、4、平面、5、凸角、6、推顶杆、7、转轴、8、锤击杆、9、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钢围檩找平装置,该装置包括横向布置的U形板1,在U形板1的板槽内设有转动块2,所述转动块2靠近U形板1板槽槽底板的一侧为弧形面3,所述转动块2靠近U形板1板槽槽口的一侧为平面4,所述弧形面3的两端带有凸角5,所述凸角5固定连接有横向布置的推顶杆6,所述弧形面3的中部通过转轴7与槽底板转动连接,所述平面4上设有两根相互平行的锤击杆8,所述锤击杆8分别位于平面4的上侧和下侧。
弧形面3为向槽底板一侧凸起的弧形结构,所述凸角5和平面4的端部之间为弧形连接,在平面4上还连接有垫板9,所述锤击杆8与垫板9相连接。
槽底板的长度为L为30cm到60cm,所述锤击杆8的长度为10cm到20cm,所述推顶杆6由推顶段和连接段组成,所述推顶段的外侧面与U形板1的两侧板的外侧板面齐平,所述推顶段通过连接段与凸角5连接。凸角5的一侧带有平整面,所述连接段与所述平整面连接。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而图2为使用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围护桩就是图2中的混凝土墙体部分,一侧上方为钢围檩,钢围檩的下侧为钢支架,钢围檩一侧的钢板用来连接钢支撑,另一侧的钢板则用来连接围护桩,中间依靠工字钢来连接,由于地质条件不同,围护桩与钢围檩连接的侧面平整度往往不够,这样与该侧连接的钢围檩的钢板便不能够做到竖直设置,为了克服此缺陷,在浇筑混凝土前将找平装置实现放置到模板里面,使其与混凝土浇筑在一起,但是该装置的板槽内没有浇筑混凝土,如图2所示,将钢围檩的一侧钢板贴到围护桩的侧壁上,通过在钢板上开孔使装置的锤击杆8从开孔中露出,然后击打其中一个锤击杆8,锤击杆8向内侧运动,使转动块2转动,进而驱动相对侧的推顶杆6向外运动,进而推顶钢板来进行钢板竖直度的调节,例如如果钢板的上侧外凸,下侧内凹,则击打上侧的锤击杆8,使下侧的推顶杆6推顶钢板的下侧,使钢板下侧向外运动,使其与钢板上侧保持在同一竖直面上,反之亦然,调节好之后将锤击杆8与钢板焊接,保持固定形态,然后在钢板上再次开口,向该装置的板槽内浇筑混凝土,使之为一体结构,然后再将钢板与围护桩之间的空隙塞上垫块,最后打上螺栓,这样最终与围护桩连接的钢围檩的钢板保持竖直状态。
该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效果是,利用该装置能够使钢围檩的一侧钢板与围护桩竖直的连接在一起,操作方便定位准确,并且整体强度大,比起以往仅仅盲目的在钢板上添加垫块的做法更加科学化准确化,保证了钢支撑与钢围檩的连接强度,适合较大范围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