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施工中积水排除管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39296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建筑物施工中积水排除管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物施工中积水排除管路,属于给排水领域。



背景技术:

建筑物在施工中由于不能够有效阻止雨水进入建筑屋内,所以长期施工的情况下,楼层地板、楼道及楼梯会积聚雨水,形成积水。由于楼层地板、楼道及楼梯没有进行防水处理,在雨水长期对建筑物进行浸泡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建筑体会被严重腐蚀。而目前施工者并不重视,所以该问题存在时间长,但并未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物施工中积水排除管路,解决建筑物施工中楼层内的积水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建筑物施工中积水排除管路,其特征是,包括

预埋在建筑物的楼层地板和楼梯台阶上的地漏,所述楼层地板上的地漏分布在每个房间的角落位置,所述楼梯台阶上的地漏设置在楼梯台阶的一端或两端;

连接地漏的位于楼层地板下方和楼梯台阶下方的集水管路,集水管路汇集连接于排水立管 ,排水立管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外部,排水立管设有紧固装置将其固定于建筑物的外墙,排水立管通向市政排水系统。

作为优选,集水管路在楼层地板下水平设置并设有悬挂吊件设置在下一楼层顶部,集水管路在楼梯台阶下沿楼梯台阶下侧面倾斜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地漏上方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覆盖整个地漏。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过滤装置为立体框架包覆纱网组成。

作为优选,所述地漏的下部在与集水管路连接处下方设有泥沙容纳球,泥沙容纳球与地漏和集水管路连接处间可拆卸,泥沙容纳球的底部低于地漏和集水管路连接处。

作为优选,排水立管下部通入雨水收集池内,雨水收集池包括至少三个前后互相连通的沉淀池,沉淀池间的联通孔设置在水位的上部作为溢流管,最后一个沉淀池通入城市排水管网。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在楼层地板及台阶上设置地漏集水,解决了建筑物在施工中的积水问题;

通过在集水管路中设置过滤装置及泥沙容纳球,实现对积水中泥沙的初步过滤;

在积水排进市政排水系统前再进行沉淀过滤,减少雨水内杂质排进管路中,避免下水系统淤泥堆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地漏下部的泥沙容纳球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池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排水立管,2、集水管路,3、楼层地板,4、地漏,5、楼梯台阶,6、过滤装置,7、泥沙容纳球,8、雨水收集池,9、溢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所示,建筑物施工中积水排除管路,包括

预埋在建筑物的楼层地板和楼梯台阶上的地漏,所述楼层地板上的地漏分布在每个房间的角落位置,所述楼梯台阶上的地漏设置在楼梯台阶的一端或两端;

连接地漏的位于楼层地板下方和楼梯台阶下方的集水管路,集水管路汇集连接于排水立管 ,排水立管设置在建筑物的外墙外部,排水立管设有紧固装置将其固定于建筑物的外墙,排水立管通向市政排水系统。

通过在楼层地板及台阶上设置地漏集水,解决了建筑物在施工中的积水问题。

集水管路在楼层地板下水平设置并设有悬挂吊件设置在下一楼层顶部,集水管路在楼梯台阶下沿楼梯台阶下侧面倾斜设置。

地漏上方设有过滤装置,过滤装置覆盖整个地漏。过滤装置为立体框架包覆纱网组成。通过在集水管路中设置过滤装置及泥沙容纳球,实现对积水中泥沙的初步过滤。

地漏的下部在与集水管路连接处下方设有泥沙容纳球,泥沙容纳球与地漏和集水管路连接处间可拆卸,泥沙容纳球的底部低于地漏和集水管路连接处。排水立管下部通入雨水收集池内,雨水收集池包括至少三个前后互相连通的沉淀池,沉淀池间的联通孔设置在水位的上部作为溢流管,最后一个沉淀池通入城市排水管网。

在积水排进市政排水系统前再进行沉淀过滤,减少雨水内杂质排进管路中,避免下水系统淤泥堆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