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桩侧后注浆的环状注浆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2975阅读:34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桩侧后注浆的环状注浆管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桩侧后注浆的环状注浆管系统,用于灌注桩后注浆。



背景技术:

在灌注桩设计施工中桩侧后注浆施工工艺已日趋普遍,桩侧后注浆可提高桩的竖向承载力。而桩侧后注浆的关键在于注浆系统,传统注浆系统的注浆阀直接开在竖向注浆钢管上,其缺点在于注浆阀数量少、浆液渗透路径单一、注浆范围有限。特别是在低渗透性地层中施工时,由于渗透路径单一、注浆范围有限等原因容易造成注浆压力过大、冒浆等情况,难以保证桩侧后注浆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传统注浆系统的不足,提供一种开塞成功率高、注浆孔多、注浆范围广的环状注浆管系统,能够保证灌注桩后注浆的注浆量,从而提高灌注桩的竖向承载力。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桩侧后注浆的环状注浆管系统,包括注浆钢管、内丝直接、正三通、紧固卡子、钢丝胶管、短钢管,其特征在于:注浆钢管和两根短钢管分别套在正三通的三个口上,注浆钢管另一端通过内丝直接与后注浆管连接;钢丝胶管沿钢筋笼一圈组成环状后两端分别安装在两根短钢管上,并用紧固卡子将钢丝胶管与短钢管卡紧。

所述的钢丝胶管上设有注浆孔,注浆孔上设有大头钉和电工胶布,大头钉钉在钢丝胶管的注浆孔上防止堵孔,再用电工胶布缠绕在大头钉上防止其脱落。

所述的注浆钢管采用管径为DN25,壁厚为2.5mm的钢管,且两端车丝。

所述的短钢管采用管径为DN25,壁厚为2.5mm的钢管,且与正三通连接一端车丝。

本实用新型的一根钢丝胶管沿钢筋笼一周安装在两根短钢管上呈环状,在钢丝胶管与短钢管连接处分别用一个紧固卡子卡紧,在钢丝胶管上设有注浆孔;注浆孔上设有大头钉钉在钢丝胶管的注浆孔上防止堵孔,再用电工胶布缠绕在大头钉上防止其脱落。

当进行桩侧后注浆施工时,浆液将由钢丝胶管上的注浆孔处注入桩侧,由于钢丝胶管在桩侧一周呈环状分布,注浆孔多,注浆范围从点到面,注浆面广。本实用新型有效的保证了注浆量,特别是在低渗透性岩层中若一处注浆路径堵塞,浆液亦可从钢丝胶管上的其他注浆孔处注入桩侧,大大提高了注浆范围及注浆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与以往传统注浆工艺相比,此实用新型具有:

(1)清水开塞成功率高:整个环状注浆系统注浆阀设置在钢丝胶管上,同时在注浆孔处钉上大头钉再缠电工胶等保护措施,可防止混凝土等堵塞孔口,从而提高开塞成功率。

(2)注浆孔多:注浆阀开在钢丝胶管上,预开孔多,注浆孔的位置和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3)注浆范围广:由于注浆阀设置在环状的钢丝胶管上,注浆孔多,注浆范围为桩侧一周,这可大幅提高注浆时浆液喷射的范围。

这种用于桩侧注浆的环状注浆管系统,能够提高灌注桩后注浆的注浆量,提高灌注桩竖向承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注浆钢管1、内丝直接2、正三通3、紧固卡子4、钢丝胶管5、短钢管6,上述材料可选用以下规格型号:注浆钢管的管径为DN25,壁厚为2.5mm;短钢管6的管径为DN25,壁厚为2.5mm;其中竖向的注浆钢管1两端车丝,两根水平向短钢管6长100mm,与正三通接头3连接一端车丝;正三通3规格为DN30;钢丝胶管5规格为A30。所述的钢丝胶管5上设有注浆孔。

注浆钢管1和两根短钢管6分别安装在正三通3的三个口上,其中两根短钢管6呈直线排布,注浆钢管1另一端通过内丝直接2与后注浆管连接;钢丝胶管沿钢筋笼一圈组成环状后两端分别套在两根短钢管6上,并用紧固卡子4将钢丝胶管5与短钢管6卡紧。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根竖向注浆钢管和两根水平短钢管,竖向注浆钢1管可用内丝直接2接长至地面后与后注浆管连接,两根水平的短钢管6与钢丝胶管5连接并用紧固卡子4卡紧,则完成后的钢丝胶管5沿桩周一圈组成环状,在钢丝胶管上开注浆孔,注浆孔多达20个且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且注浆孔在桩侧一周均有分布。在灌注桩钢筋笼验收后将环状注浆管系统安装在钢筋笼上与钢筋笼组成整体,竖向的注浆钢管与后注浆管连接,当施加压力开始注浆时,水泥浆通过正三通接头3向两侧短钢管6分流通过钢丝胶管5,在压力的作用下冲开封堵的钢丝胶管5的注浆孔,喷射到灌注桩桩侧,完成注浆。

本实用新型安装制作简单方便,能够提高灌注桩后注浆的注浆量,保证注浆效果,可在施工中广泛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