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二次组合设备舱的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95205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二次组合设备舱的基础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装置的二次组合设备舱领域,尤其涉及22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一种新型二次组合设备舱的基础结构设计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网公司推行建设“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施工”的发展理念,各配电装置区的二次组合舱设备基础现有传统的是根据地质条件和二次组合舱的外形尺寸等条件,在其长度方向下部设置两道条形基础,宽度方向两端采用砖墙封堵。此做法存在以下缺点:

(1)条基尺寸长度受外形尺寸影响,通常基础混凝土用量较大;

(2)由于基础混凝土方量较大,水化热大,表面易产生收缩裂缝;

(3)宽度方向两端采用砖墙封堵的做法虽解决了场地水淤积于二次组合仓舱底的问题,但容易造成舱体通风不畅,夏季和冬季一段时间后由于冷热桥的问题造成舱体内电缆夹层积水,同时砖墙的耐久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新型二次组合设备舱的基础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二次组合设备舱的基础结构,包括沿舱体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支撑结构,各支撑结构分别包括多个独立基础,各独立基础设于同一直线上,在各支撑结构的独立基础上设置基础拉梁,在舱体宽度方向两端设置有百叶窗,百叶窗上端与独立基础上端齐平,在百叶窗的下端设置有挡水坎。

所述的基础拉梁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百叶窗安装在独立基础侧边上,在连接有百叶窗的独立基础的侧边设有向外突出的预埋铁件。

在基础拉梁上端设有用于固定舱体的铁杆。

所述的百叶窗高度为300mm。

各独立基础之间的距离为2-4m。

基础拉梁高度不小于450mm。

所述的挡水坎高150mm,宽24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基础较常规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使用的“独立基础+拉梁”的方案相比“条形基础”的方案基础混凝土工程量节省约42%,可有效节省工程造价,加快施工进度;

(2)由于拉梁内配置有受力钢筋可有效解决基础表面产生的收缩裂缝;

(3)宽度方向设置高300mm的通风防雨百叶窗可有效解决舱体底部通风问题,避免了冷热桥等形成的舱体内电缆夹层积水。窗底设置宽240mm,高150mm的预制混凝土挡水坎,可有效阻止场地水进入舱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面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舱体宽度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新型二次组合设备舱的基础结构,本实施例在二次组合舱下方长度方向每隔3m左右浇筑数个基础尺寸大小一致的独立基础1,两端基础侧壁设置预埋铁件用于百叶窗固定,基础顶标高为450mm;沿长度方向设置基础之间的拉梁2,以抵御不均匀沉降和沉降差,确保舱体底部的平整性,在浇筑拉梁时将预埋铁件与拉梁混凝土整浇;再将宽度方向提前预制好的混凝土挡水坎5(宽240mm,高150mm)置于宽度方向,在挡水坎上部设置具有通风、防雨、内置纱窗4的百叶窗3,两边与基础侧边的铁质预埋件固定。

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二次设备舱底部积水问题和表面裂缝问题,长度方向设置“独基+拉梁”的方案,既满足受力要求,又大大节省钢筋混凝土用量;同时构思巧妙,在宽度侧边设置具有通风、防雨、内置纱窗的百叶窗,既保证了舱体的通风散热要求,又避免了由于舱底堆积杂物引起的安全隐患。提前预制好的混凝土挡水坎,可有效加快施工进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领域内普通的技术人员的简单更改和替换都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