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用井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81709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政用井盖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市政用井盖。



背景技术:

井盖,用于遮盖道路或家中深井,防止人或者物体坠落。通州六合铸造按材质可分为金属井盖、高强度纤维水泥混凝土井盖、树脂井盖等。一般采用圆形。可用于绿化带、人行道、机动车道、码头、小巷等。

城市公路上的下水道等都有井口,井口上都设有井盖。现有的下水道井盖都是向上掀起,这样由于不发分子有时把井盖盗走,造成井口上无盖而发生交通事故或摔伤行人,严重的甚至造成死亡,并且当雨季来临时,地下水较多,可能将井盖顶起,导致井盖丢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用井盖,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用井盖,包括井体,所述井体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所述井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盖体,所述第一盖体的一侧通过连接轴与井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第一盖体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一侧通过旋转轴与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连接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盖体,所述支撑杆的一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盖体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且卡块卡接在卡槽内,所述第一盖体底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的底部通过锁链与凹槽内壁上的连接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盖体上设置有凸块,且凸块的边缘处开设有漏水孔。

优选的,所述第二盖体上开设有通水孔,所述通水孔的数量设置为八个,且八个通水孔呈环形阵列排布在第二盖体上。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通过滑动块与第一盖体的底部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市政用井盖,通过在井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井盖,第一井盖的一侧通过旋转轴与井体活动连接,并且在支撑杆上连接有第二盖体,在第一盖体的底部设置有卡块,使其与支撑杆上的卡槽配合使用,将第一盖体锁住,当需要移动井盖时,可以通过专用工具通过通孔移动卡块,使第一盖体解锁,当地下水较多时,会将第一盖体的一侧顶起,但是连接杆会带动第二盖体将井口堵住,过一定时间后,第一盖体由于重力的作用会自动复位,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防止了井盖的丢失,保证了公共财产安全,由于设置有第二盖体,即使第一盖体丢失时也不会发生井口无盖而造成的交通事故或摔伤行人等事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盖体的俯视结构图;

图3为第二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井体、2凹槽、3第一盖体、4连接轴、5支撑块、6旋转轴、7支撑杆、8连接杆、9第二盖体、10卡槽、11通孔、12固定杆、13卡块、14固定件、15锁链、16连接件、17凸块、18漏水孔、19通水孔、20滑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市政用井盖,包括井体1,井体1的内壁上开设有凹槽2,井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盖体3,第一盖体3上设置有凸块17,且凸块17的边缘处开设有漏水孔18,第一盖体3的一侧通过连接轴4与井体1的一侧活动连接,第一盖体3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5,支撑块5的一侧通过旋转轴6与支撑杆7的一端连接,支撑杆7的另一端与连接杆8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杆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盖体9,第二盖体9上开设有通水孔19,通水孔19的数量设置为八个,且八个通水孔19呈环形阵列排布在第二盖体9上,支撑杆7的一侧开设有卡槽10,第一盖体3上开设有通孔11,通孔11内设置有固定杆12,固定杆12通过滑动块20与第一盖体3的底部滑动连接,固定杆1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卡块13,且卡块13卡接在卡槽10内,第一盖体3底部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件14,固定件14的底部通过锁链15与凹槽2内壁上的连接件16固定连接,通过在井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井盖3,第一井盖3的一侧通过旋转轴6与井体1活动连接,并且在支撑杆7上连接有第二盖体9,在第一盖体3的底部设置有卡块13,使其与支撑杆7上的卡槽10配合使用,将第一盖体3锁住,当需要移动井盖时,可以通过专用工具通过通孔11移动卡块13,使第一盖体3解锁,当地下水较多时,会将第一盖体3的一侧顶起,但是连接杆8会带动第二盖体9将井口堵住,过一定时间后,第一盖体3由于重力的作用会自动复位,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防止了井盖的丢失,保证了公共财产安全,由于设置有第二盖体9,即使第一盖体3丢失时也不会发生井口无盖而造成的交通事故或摔伤行人等事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