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深孔砂浆锚杆半弧型对中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在水利水电站工程边坡稳定加固中,砂浆锚杆是一种较普遍的支护方式,一般统砂浆锚杆如图1所示,其技术方案主要是在边坡(1)上钻孔(2),在孔(2)内安装锚杆(3),在孔(2)和锚杆(3)之间空腔内注满砂浆,砂浆是锚杆与边坡之间的传力介质。锚杆的受力是通过边坡将荷载传递给砂浆,砂浆传递给锚杆,锚杆受力后再将抵抗力传递给砂浆,砂浆再传递给边坡,通过这种循环达到锚杆加固边坡的目的,所以,锚杆的受力效果及砂浆填充质量,是保证锚杆能否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当锚杆长度较长时,在锚杆的自重作用下,锚杆呈弧形状态(如图1所示),锚杆后段杆体会与孔壁接触,此时,砂浆难以将锚杆充分包裹,锚杆受力较差,大大削减了锚杆的支护效果,也可能会导致边坡失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锚杆长度较长时由于自重作用导致锚杆在锚杆孔中呈弧形状态导致锚杆后段杆体与孔壁接触,使砂浆难以将锚杆充分包裹的问题,提供一种深孔砂浆锚杆半弧型对中支架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深孔砂浆锚杆半弧型对中支架结构,该结构用于将锚杆对中固定在边坡上的锚杆孔中,它包括在锚杆的外壁上设置的对中支架,该对中支架是用钢筋制成的半弧型支架,该对中支架由两端的两根横杆及中部过渡的圆弧段构成,其中一根横杆焊接连接在锚杆的外壁上,中部过渡的圆弧段与另外一根横杆向外张开形成外撑结构。
在锚杆上每隔2~4m的间距间隔设置一组对中支架。
在锚杆上每三个对中支架构成一组,同组之间的三个对中支架之间以锚杆为轴环向均布设置,同一组中任意两个对中支架的间距夹角为120°。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锚杆上焊接一种支撑锚杆的弧形支架,达到锚杆在孔内居中的目的,有效的防止了长锚杆在自重作用下弯曲变形紧贴岩孔边壁,通过设置对中支架,可以使锚杆在岩孔内顺直,砂浆能均匀的包裹锚杆,改善了锚杆的受力条件,提高了锚固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型式简单,施工方便,适用性强,具有较好的经济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无对中结构的深孔砂浆锚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设置对中支架的深孔砂浆锚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A部分大样图;
图4是图3中的a-a截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对中支架大样图。
附图标记说明:1-边坡,2-锚杆孔,3-锚杆,4-砂浆,5-对中支架,6-焊接部,7-横杆,8-圆弧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先看图1,图1展示了现有的无对中结构的深孔砂浆锚杆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锚杆3没有设置对中结构,锚杆3插入边坡1上的锚杆孔2后,由于自重影响,锚杆3的后半段会自然向下坠,造成锚杆2的弯曲,使砂浆4难以完整包覆住锚杆2,从而在图1中的虚线框范围的B区形成锚杆受力较差区。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这样的改进,如图2所示,在锚杆孔2中,沿着锚杆3的走向,每间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组对中支架5,通过对中支架5的外撑结构,使锚杆3在锚杆孔2中得到固定,然后再通过砂浆4对锚杆3和对中支架5进行包覆,从而形成可靠的受力结构。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对中支架5通过焊接部6焊接在锚杆3上,并且形成外撑结构。如图4所示,该对中支架5每三个构成一组,三个对中支架5以锚杆3为轴呈环向均布,两两间隔角度为120°。其外撑结构的最大外径略小于锚杆孔2的内径,然后通过砂浆4将该对中支架5和锚杆3一起充填密实。
如图5所示,该对中支架5是用钢筋制成的半弧型支架,该对中支架5由两端的两根横杆7及中部的圆弧段8构成,其中一根横杆7通过焊接部6焊接固定在锚杆3上,另一根横杆7与圆弧段8一起向外张开撑起。两根横杆7位置平行,但是不在一条线上,两根横杆7之间的垂直距离小应确保张开的横杆7在锚杆孔2中不会被孔壁阻碍。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
如图2所示,首先,在边坡1上钻孔形成锚杆孔2,利用钢筋弯曲焊接制成对中支架5,将对中支架5通过焊接部6焊接在锚杆3上并打入锚杆孔2中,然后灌注砂浆4进行封闭。
为了便于锚杆3顺利插入岩孔,对中支架5施工应注意以下问题:①对中支架5与锚杆3焊接后形成的杆体半径需小于锚杆孔2半径。②为减小对中支架5与岩壁间的摩擦力,对中支架5应呈圆弧形外撑结构,对中支架5上的横杆7长度不宜过长,5cm~10cm长即可,对中支架5的圆弧段8将两根横杆7弧形过渡,形成支撑。③焊接时,对中支架5圆弧方向应与锚杆3插入方向一致,这样可防止对中支架5被岩壁卡住。④对中支架5宜用易于弯曲的Ⅰ级钢筋制作,钢筋直径8mm左右为宜,其钢度能支撑锚杆重量。
本实用新型的锚杆3包含单根锚杆3或多根锚杆3组成的锚筋束等型式。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应用范例,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