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自嵌式生态挡墙砌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2991阅读:10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自嵌式生态挡墙砌块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砌块,具体说,涉及一种新型自嵌式生态挡墙砌块。



背景技术:

传统块石、混凝土挡土墙对地基承载力要求高,透水性弱,施工工序繁琐,景观效果差,混凝土的大量使用易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近年来出现了一种自嵌式挡墙结构,利用锚固棒将土工格栅和挡墙砌块连接,形成挡墙,土工格栅,土的复合结构。该种挡墙排水只依靠砌块之间的缝隙,如果在多雨季节且砌块缝隙被泥土堵塞的情况下,容易导致排水不及时,挡墙承受压力增大等问题,严重危害挡土墙稳定性。此外,该种挡墙表面采用粗糙岩面,如需植生,加强景观效果,需要另设平台,造成土地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一种排水性能优良,便于植生,景观效果良好,高资源利用率的生态挡墙砌块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形适应性强,排水效果好,便于植生,环保性能优良,资源利用率高的一种自嵌式生态挡墙砌块。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自嵌式生态挡墙砌块,包括砌块本体,砌块本体的中部设有一个沿砌块竖直堆叠方向贯穿的中孔,砌块本体的底部在中孔沿砌块横向设置的方向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底部凸块,每侧的底部凸块内侧边缘距所在一侧的边缘的长度等于中孔中线至中孔边缘的长度。

进一步,底部凸块在垂直砌块横向设置方向上的其中一侧边缘与中孔同一方向上的同一侧边缘处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在中孔内壁沿砌块横向设置方向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设有一个与底部凸块平行的中间凸块。

进一步,中间凸块与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底部凸块边缘和中孔边缘的同一侧边缘,距中孔边缘的长度与底部凸块在垂直砌块横向设置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砌块本体上沿中孔中线对称设有用于定位的连接孔。

进一步,每一侧的连接孔包括后连接孔和前连接孔两个连接孔。

进一步,前连接孔距后连接孔的距离为底部凸块与中间凸块在垂直砌块横向设置方向上的长度之和。

进一步,该自嵌式生态挡墙砌块还包括凹槽,凹槽在砌块本体上沿垂直砌块横向设置方向的中线并贯穿砌块本体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兼顾排水与环保,具有施工简洁,排水性能优良,景观效果良好,土地利用率较高,成本较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竖直叠放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倾斜叠放示意图。

其中,1为砌块本体、2为中孔、3为凹槽、4为中间凸块、5为后连接孔、6为底部凸块、7为前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自嵌式生态挡墙砌块,包括砌块本体1,砌块本体1的中部设有一个沿砌块竖直堆叠方向贯穿的中孔2,砌块本体1的底部在中孔2沿砌块横向设置的方向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底部凸块6,每侧的底部凸块6内侧边缘距所在一侧的边缘的长度等于中孔2中线至中孔边缘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底部凸块6在横向设置方向上的其中一侧边缘与中孔2同一方向上的同一侧边缘处于同一直线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中孔2内壁沿砌块横向设置方向的相对两侧上分别设有一个与底部凸块6平行的中间凸块4。

在本实施例中,中间凸块4与处于同一直线上的底部凸块边缘和中孔边缘的同一侧边缘,距中孔边缘的长度与底部凸块在横向设置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在本实施例中,砌块本体1上沿中孔2中线对称设有用于定位的连接孔。

在本实施例中,每一侧的连接孔包括后连接孔5和前连接孔7。

在本实施例中,前连接孔7距后连接孔的距离为底部凸块6与中间凸块4在横向设置方向上的长度之和。

在本实施例中,该砌块还包括凹槽3,凹槽3在砌块本体1上沿垂直砌块横向设置方向的中线并贯穿砌块本体1设置。

本实施例提供的新型自嵌式生态挡墙砌块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兼顾排水与环保,具有施工简洁,排水性能优良,景观效果良好,土地利用率较高,成本较低等优点;

2)利用上下层凸块的嵌固位置不同,可以改变挡墙的坡面,具有较强的地形适应性;

3)利用本砌块砌筑的挡墙排水效果优良,对多雨地区的适应性强,保证了挡墙稳定性;

4)无需特别设置植生平台,便于植生,土地利用率高;

5)排水功能与景观效果可根据实地情况调整,适应性强,具有多样性特点;

6)砌块之间利用凸块相互固定,降低了混凝土使用量,节约了材料与成本,极大地削弱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危害;

7)施工工艺简单重复,对施工要求较低,人员机械投入较少,无需大量后期养护。

在本实施例中,砌块本体1中部设有中孔2,贯通中孔设有凹槽3,中孔两侧设有中间凸块4,砌块后部设有连接孔5,砌块底部设有底部凸块6。垒砌时,还可以使用锚固棒连接下层砌块的后连接孔5与上层砌块的前连接孔7或后连接孔5,增强挡墙砌块间的抗剪强度。上层砌块的底部凸块6可以和下层砌块中孔前缘相互固定或中间凸块4的后缘相互固定,能增强挡墙整体的抗剪强度,亦能形成不同坡度的墙面,适应不同地形。垒砌砌块时,需注意前后左右相互错动放置砌块,砌块摆放形状如“品”字型。砌块层间铺设土工格栅,将挡墙与土体连接,形成挡墙,土工格栅和土的复合结构,增强结构稳定性。中孔2可减轻砌块自重,节约材料,利于排水。砌体凹槽3可以作为排水孔,增强挡墙排水功能,减少墙背所受的水压力,增强挡墙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凹槽3也可以植生,不需要另外设置植生平台,提高了景观效果以及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底部凸块6可以增强砌块间的抗剪强度,保证挡墙的稳定性。在挡墙垒砌完成后,可以结合现场情况根据需要,灵活设置排水凹槽和植生凹槽的数量组合,平衡排水功能和生态功能,对复杂的施工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具有以下特点:

1、底部的凸块可以嵌固于中孔前缘,这样形成直立墙面,底部凸块也可以嵌固于内部凸块后缘,形成有坡度的墙面,可以适应不同的地形。

2、凹槽构成的通道可以充当排水孔,避免了挡墙排水不及时的问题,或用于植草,提高景观效果,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保证了挡墙的景观效果与稳定性;

3、同一挡墙上组成的通道可以充当不同的功能,植生功能和排水功能随意组合,在植生效果和排水功能之间取得平衡,对复杂多变的施工环境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4、上下层的砌块在凸块作用下相互固定,混凝土使用量较少,对环境友好,且在上下连接孔中插入锚固棒提高抗剪强度。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