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电站设备基础PHC管桩与基础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2982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变电站设备基础PHC管桩与基础的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设备基础PHC管桩与基础的连接装置,属变电站基础建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变电站采用PHC管桩处理的设备基础,管桩与基础承台连接方式采用标准设计图集做法,需在管桩桩顶范围内设置托板并浇灌填芯混凝土,对不截桩桩顶,需在端板上焊接锚固钢筋锚入基础承台,对截桩桩顶需制作钢筋笼放置于管桩内再浇灌填芯混凝土。施工工艺复杂,所浇灌填芯混凝土与管桩桩身的整体性对施工工艺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简化管桩与基础连接的施工复杂程度,提出一种变电站设备基础PHC管桩与基础的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电站设备基础PHC管桩与基础的连接装置,包括上法兰盘、下法兰盘、锚筋和托板。

所述上法兰盘的中心孔安装在设备支架钢管端部后焊接固定;所述下法兰盘的一面与锚筋一端焊接;上法兰盘的另一面与下法兰盘的另一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锚筋另一端焊接在托板上;下法兰盘以下浇筑混凝土填芯;上法兰盘与下法兰盘连接固定后浇筑第一混凝土保护帽形成基础;在第一混凝土保护帽与设备支架钢管之间浇筑第二混凝土保护帽。

所述上法兰盘中心孔为设备支架钢管孔安装孔,上法兰盘设有法兰安装孔。

所述下法兰盘围绕中心均匀设置了锚筋孔,下法兰盘设置了与上法兰盘法兰安装孔相同数量、相同位置、相同孔径的法兰安装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保证设备安全,简化管桩与基础承台连接的施工工艺,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程周期,节约投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设变电站设备基础PHC管桩与基础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变电站设备基础PHC管桩与基础连接的上法兰盘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变电站设备基础PHC管桩与基础连接的下法兰盘图;

图中图号:1是上法兰盘;2是下法兰盘;3是焊接于下法兰盘上的6Φ16锚筋;4是Φ6@200箍筋;5是4~5厚圆薄钢托板;6是混凝土填芯;7是第一混凝土保护帽;8是第二混凝土保护帽;9是设备支架钢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一种变电站设备基础PHC管桩与基础的连接装置,包括上法兰盘1、下法兰盘2、锚筋3和托板5。

所述上法兰盘1的中心孔直径与支架钢管外径相同,所述上法兰盘1安装在设备支架钢管9端部后焊接固定;所述下法兰盘2的一面与锚筋3一端焊接;上法兰盘1的另一面与下法兰盘2的另一面通过螺栓连接固定;锚筋3另一端焊接在托板5上;下法兰盘以下浇筑混凝土填芯6;上法兰盘与下法兰盘连接固定后浇筑第一混凝土保护帽7形成基础;在第一混凝土保护帽与设备支架钢管之间浇筑第二混凝土保护帽8。

下法兰盘焊锚筋及托板,锚筋为6Φ16,采用Φ6@200箍筋;托板为4~5厚圆薄钢。

上、下法兰盘均预先工厂加工制作,上、下法兰盘厚度为16mm,直径为Φ500mm;用于安装M20螺栓的安装孔为12孔Φ21.5圆周均布;螺栓固定前浇筑混凝土填芯,螺栓固定后浇筑混凝土保护帽。

本实施例在应用中应保证,其中,。保护帽7采用满足设计要求等级的混凝土。其中D1为支架钢管的外径;a为上法兰盘安装孔中心线至法兰钢管孔边缘的距离;b为下法兰盘安装孔中心线至锚筋孔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本实施例采用钢材Q235B,焊条E43型,须满焊。法兰面必须平整,法兰盘的备料厚度应较成品厚2~3mm,以考虑平面车光的需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