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塔基础倒圆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1632阅读:24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铁塔基础倒圆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铁塔基础倒圆角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万家灯火和各行各业的用电需求,输电线路行业日益蓬勃发展,并在发展中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思路、不断追求高要求的新工艺。

输电线路行业中经常涉及铁塔基础倒圆角的工艺。目前,施工人员在使用现有的倒圆角机械对输电线路铁塔基础进行倒圆角处理时,需要不断用手调节机械的角度,但是,人工的控制和调节不能保证机械化运转,使铁塔基础倒圆角不能一次成型,不能保证铁塔基础一圈倒圆角连接性完整,操作时很难控制力度的轻重,不容易控制铁塔基础倒圆角所呈现深浅一致的纹路,从而达不到所需要的工艺要求美观,还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调节倒圆角。因此,为了克服类似影响铁塔基础倒圆角工艺美观的因素,这就要求铁塔基础倒圆角工程机械需具备人为容易控制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操作方便、灵活性强的铁塔基础倒圆角装置,可对铁塔基础进行倒圆角处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塔基础倒圆角装置,用于倒圆角的模头及用于抓握的手柄,所述模头与手柄相互连接;所述模头上设有用于对铁塔基础进行倒圆角处理的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所述圆弧的弧度为(π/2)rad。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模头的横截面呈直角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直角等腰三角形的底边向顶角弯曲形成圆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手柄为“T”型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手柄包括竖向手柄及横向手柄,所述竖向手柄及横向手柄相互连接形成“T”型结构,所述竖向手柄及横向手柄为圆柱体结构。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圆柱体的直径为1.2~1.0c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竖向手柄的长度为10~15 cm。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模头与手柄之间螺纹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模头及手柄由钢制成。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铁塔基础倒圆角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模头与手柄,且模头上设有用于对铁塔基础进行倒圆角处理的弧形凹槽。施工人员通过手持铁塔基础倒圆角装置的手柄并使模头的弧形凹槽与铁塔基础的顶部边缘相贴合,令铁塔基础的顶部边缘在凹槽的作用下受力形变,形成与凹槽相匹配的圆弧形。整个倒圆角过程均由施工人员手动操作,灵活性强,且倒圆角的形状与凹槽的形状一致,可使铁塔基础的顶部边缘呈现深浅一致的纹路,满足工艺要求,精确度高。

同时,所述模头的横截面呈直角等腰三角形结构。施工人员可使直角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与铁塔基础的顶部边缘贴合,使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一直角边与铁塔基础的顶壁相平行,使直角等腰三角形的另一直角边与铁塔基础的侧壁相平行,从而轻松实现弧形凹槽与铁塔基础的顶部边缘的正确对准,操作方便、精确度高。

另外,所述手柄包括竖向手柄及横向手柄,所述竖向手柄及横向手柄相互连接形成“T”型结构,所述竖向手柄及横向手柄为圆柱体结构,可有效提高抓握的舒适度,减轻施工人员的负担,方便施工人员控制,提高操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铁塔基础倒圆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铁塔基础倒圆角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参见图1及图2,图1及图2显示了本实用新型铁塔基础倒圆角装置的具体结构,其包括用于倒圆角的模头2及用于抓握的手柄1,所述模头2与手柄1相互连接。优选地,所述模头2与手柄1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易于拆卸,灵活性强;同时,所述模头2及手柄1由钢制成,具有较高的强度、塑性和韧性,可有效保证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所述模头2上设有用于对铁塔基础进行倒圆角处理的弧形凹槽21,所述弧形凹槽21的横截面为圆弧形,所述圆弧的弧度为(π/2)rad。

工作时,施工人员通过器械倒模出铁塔基础(铁塔基础一般为圆柱体结构);在铁塔基础尚未定型时,施工人员手持铁塔基础倒圆角装置的手柄1,并使模头2的弧形凹槽21与铁塔基础的顶部边缘相贴合;同时,施工人员向铁塔基础的顶部边缘施力,令铁塔基础的顶部边缘在弧形凹槽21的作用下受力形变,形成与弧形凹槽21相匹配的圆弧形;按照上述方法,施工人员沿铁塔基础的顶部边缘处理一周,即可使铁塔基础的顶部边缘形成一周倒圆角。由于整个倒圆角过程均由施工人员手动操作,灵活性强,同时,由于倒圆角的形状与弧形凹槽21的形状一致,可使铁塔基础的顶部边缘呈现深浅一致的纹路,满足工艺要求,精确度高。

进一步,所述模头2的横截面呈直角等腰三角形结构,所述直角等腰三角形的底边2a向顶角弯曲形成圆弧。其中,所述圆弧即为弧形凹槽21,通过所述弧形凹槽21即可快速制作倒圆角,精确度高。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模头2的横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结构。工作时,施工人员可使直角等腰三角形的底边2a与铁塔基础的顶部边缘贴合(即弧形凹槽21与铁塔基础的顶部边缘贴合),使直角等腰三角形的一直角边2b与铁塔基础的顶壁相平行,使直角等腰三角形的另一直角边2c与铁塔基础的侧壁相平行;然后,施工人员向铁塔基础的顶部边缘施力,令铁塔基础的顶部边缘在圆弧形底边2a的作用下受力形变,形成与弧形凹槽21相匹配的圆弧形。

另外,所述手柄1为“T”型结构,方便抓握。具体地,所述手柄1包括竖向手柄12及横向手柄11,所述竖向手柄12及横向手柄11相互连接形成“T”型结构,所述竖向手柄12及横向手柄11为圆柱体结构,可有效提高抓握的舒适度,减轻施工人员的负担;所述圆柱体的直径优选为1.2~1.0cm,所述竖向手柄12的长度优选为10~15 cm,方便施工人员控制,提高操作效率。

由上可知,通过本实用新型可使倒圆角工艺更为美观,使铁塔基础的圆角弧度一致,纹理清楚,满足实际需求。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