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绿色生态清淤处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70008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河道绿色生态清淤处理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河道绿色生态清淤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河道治理成为当下的热门。底泥疏浚是河道治理的常用方法,目前常用清淤方式抓斗式、普通绞吸式、斗轮式,常用方式普遍存在淤泥清除率低,清淤不够彻底,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等缺点。

为了改善河道水质,多地对城市河涌进行了普遍清淤,上海的苏州河、南京秦淮河等城市河道都普遍实施了清淤工程。相对于湖泊而言,城市河道的环保清淤工程可稍微粗放一些,因为河道本身的流动性和交换的特点,施工的精度和二次污染防治的要求都没有湖泊敏感。目前环保清淤工程在淤泥的处理方面普遍采用了堆场堆放的模式,清淤产生的泥浆先进入堆场存放,在沉淀以后进行土地还原或者进行处理利用。而对于中小河道以及农村河道的清淤工程到底应该如何实施,使用什么样的清淤机械和工艺,清出来的淤泥应该如何处理,在目前尚无一个比较规范或者公认的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河道绿色生态清淤处理系统。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河道绿色生态清淤处理系统,包括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输泥管道、高速搅拌装置及干化场,其中:

所述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设置有清淤装置、泥舱及泥浆泵,其中:

所述清淤装置,设置在挖泥船的一端,其底端设置有环保绞刀头;所述环保绞刀头,用于铰吸淤泥,并被设置成具有防止淤泥泄漏和扩散的趋势;

所述泥舱,用于储存清淤装置铰吸的淤泥;

所述泥浆泵上设置有进泥口及出泥口,进泥口与所述泥舱相连,出泥口与所述输泥管道相连,泥浆泵用于将泥舱里储存的淤泥通过输泥管道直接输送到高速搅拌装置中;

所述输泥管道由若干个水上浮筒柔性连接而成;

所述高速搅拌装置,与输泥管道连通,用于将淤泥与投入的高性能疏水化剂SHJ、高分子絮凝剂XNJ搅拌均匀;

所述干化场包括泥浆初沉池、工艺配方池、泥水分离固化设施、尾水处理池及装车场地,其中:

所述泥浆初沉池,与所述高速搅拌装置通过管道连通,用于将淤泥沉淀;

所述工艺配方池,与泥浆初沉池连通;

所述泥水分离固化设施,与工艺配方池连通,用于将淤泥中的泥、水分离,并被设置成具有将泥快速脱水干化的趋势;

所述尾水处理池,与泥水分离固化设施连通,用于将泥水分离固化设施分离出来的水进行处理。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还设置有高程控制系统,高程控制系统与所述清淤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清淤装置的环保绞刀头的挖掘深度。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河道绿色生态清淤处理系统还设置有挖泥船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的环保绞刀头上的GPS定位器及设置在地面上的监控设备,用于供地面工作人员观察环保绞刀头的挖掘轨迹。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高速搅拌装置包括2个搅拌器,2个搅拌器之间串联连通。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搅拌器上方均设置有与其对应的药品投放装置,药品投放装置分别将高性能疏水化剂SHJ、高分子絮凝剂XNJ投入到与其对应的搅拌器中。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干化场的泥浆初沉池上方还设置有泥水溢出口,用于将初步沉淀后上层的泥水溢出。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干化场的泥浆初沉池与尾水处理池之间还设置有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一端与泥浆初沉池的泥水溢出口连通,另一端与尾水处理池连通。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输水管道的直径至少为10cm。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输水管道的材料为球墨铸铁。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干化场的尾水处理池的入口上方还设置有药品投放装置,通过该药品投放装置将尾水处理所需的药品投入到尾水处理池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绿色生态清淤处理系统,能够提高淤泥去除率,避免了河道淤泥对城市土地的占用和对城市环境的二次污染,可为大、中及小型河道的清淤提供技术借鉴。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河道绿色生态清淤处理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河道绿色生态清淤的干化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上述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如图1结合图2所示,该河道绿色生态清淤处理系统包括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1、输泥管道2、高速搅拌装置3及干化场4。

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1设置有清淤装置、泥舱及泥浆泵,清淤装置,设置在挖泥船的一端,其底端设置有环保绞刀头;环保绞刀头,用于铰吸淤泥,并被设置成具有防止淤泥泄漏和扩散的趋势;泥舱,用于储存清淤装置铰吸的淤泥;泥浆泵上设置有进泥口及出泥口,进泥口与泥舱相连,出泥口与输泥管道2相连,泥浆泵用于将泥舱里储存的淤泥通过输泥管道2直接输送到高速搅拌装置3中。

输泥管道2由若干个水上浮筒柔性连接而成。

高速搅拌装置3,与输泥管道2连通,用于将淤泥与投入的高性能疏水化剂SHJ、高分子絮凝剂XNJ搅拌均匀。

干化场4包括泥浆初沉池401、工艺配方池402、泥水分离固化设施403、尾水处理池404及装车场地405,泥浆初沉池401,与高速搅拌装置3通过管道连通,用于将淤泥沉淀;工艺配方池402,与泥浆初沉池401连通;泥水分离固化设施403,与工艺配方池402连通,用于将淤泥中的泥、水分离,并被设置成具有将泥快速脱水干化的趋势;尾水处理池404,与泥水分离固化设施403连通,用于将泥水分离固化设施403分离出来的水进行处理。

如此,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1的环保绞刀头绞吸河底淤泥,淤泥储存到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1的泥舱中;泥浆泵将泥舱里储存的淤泥通过输泥管道2直接输送到高速搅拌装置3中;投入高性能疏水化剂SHJ、高分子絮凝剂XNJ到高速搅拌装置3中,高速搅拌装置3将淤泥、高性能疏水化剂SHJ及高分子絮凝剂XNJ进行剧烈搅拌以达均匀;搅拌均匀的淤泥通过管道输送到干化场4的泥浆初沉池401中,淤泥进行初步沉淀后,上层的水流入到尾水处理池404中,经过处理后清水还河;而沉淀下来的淤泥通过管道输送到工艺配方池402,投入稳定剂到工艺配方池402中将淤泥稳定,泥水分离固化设施403快速的将稳定后的淤泥脱水干化,脱水后的干泥运输出去实现资源化利用,分离出来的水输送到尾水处理池404中,尾水处理池404进行尾水处理后,清水还河。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1还设置有高程控制系统,高程控制系统与清淤装置电连接,用于控制清淤装置的环保绞刀头的挖掘深度。如此,精确控制绞刀深度,挖掘精度高。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河道绿色生态清淤处理系统还设置有挖泥船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包括设置在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1的环保绞刀头上的GPS定位器及设置在地面上的监控设备,用于供地面工作人员观察环保绞刀头的挖掘轨迹。如此,地面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掌握环保型绞吸式挖泥船1的挖泥轨迹。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高速搅拌装置3包括2个搅拌器,2个搅拌器之间串联连通;每个搅拌器上方均设置有与其对应的药品投放装置,药品投放装置分别将高性能疏水化剂SHJ、高分子絮凝剂XNJ投入到与其对应的搅拌器中。如此,使淤泥快速聚集形成颗粒状,以确保后续淤泥脱水效率。

优选地,干化场4的泥浆初沉池401上方还设置有泥水溢出口,用于将初步沉淀后上层的泥水溢出。

优选地,干化场的泥浆初沉池401与尾水处理池404之间还设置有输水管道,输水管道一端与泥浆初沉池401的泥水溢出口连通,另一端与尾水处理池404连通。如此,泥浆初沉池401泥水从泥水溢出口溢出后直接流入尾水处理池404内。

优选地,为保证输送泥水畅通,输水管道的直径至少为10cm。在本实施例中,输水管道的直径为15cm。

优选地,为保证输水管道的使用寿命,输水管道的材料为球墨铸铁。

在某些实施例中,干化场4的尾水处理池404的入口上方还设置有药品投放装置,通过该药品投放装置将尾水处理所需的药品投入到尾水处理池404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河道绿色生态清淤处理系统,改系统在河段施工时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清淤时无死角,便于彻底清除污染土源,消除了二次污染;对地方环境影响较小;效率高、作业时占用陆地面积较小、能耗和成本较低,可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施施工;在输送过程中,管路输送不会使泥土散落造成二次污染,尤其污染底泥通过底泥快速干化系统经过处理后,水质排放能达到Ⅴ类水标准;疏浚完成后的淤泥经过干化后可作为景观用土。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