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导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1735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导排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填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导排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垃圾填埋是我国大多数城市解决生活垃圾出路的最主要方法,生活垃圾垃圾程中垃圾存在大量的渗沥液,这些渗沥液会污染土壤、地下水与地表水,所以填埋场防渗系统成为了现在固体废物填埋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填埋场防渗系统可将填埋区内外隔绝,防止垃圾中的渗沥液污染地下水和地表水,同时防止场外水进入填埋区。与填埋区内部往往连通设置有渗沥液的导排系统,使得垃圾中的渗沥液通过渗沥液的倒排系统排出,再经过渗沥液处理工艺将渗沥液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危害。

公开号为CN202227453U、公开日为2012年5月23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一种垃圾填埋场地漏式防渗导排结构,包括,通过修筑垃圾坝形成的盆形垃圾填埋库区,该库区底部及边坡表面铺设防渗层,防渗层上方自下而上依次铺设渗沥液导排层和反滤土工布,所述垃圾填埋库区底部竖向布置与渗沥液导排层连通的塑料短管,该塑料短管上端带法兰并与铺设于库区底部的防渗层焊接,下端通过90度弯头连接从垃圾坝坝底穿过的穿坝直管。

现有技术中往往使用排液通道将垃圾中的渗沥液排出至渗沥液的处理池后再进行后续处理,使得垃圾填埋区的内部与处理池是连通的。然而在处理池维护或清洁时,处理池整体是暴露在外环境中的,从而使得垃圾填埋区内部与外环境连通使得空气进入垃圾填埋区内部,空气中的氧气、水等物质会使得填埋区内的物质加快变质或发生氧化等不必要的反应,从而产生更多的废气与渗沥液。从而使得垃圾填埋场的废气废液处理量加大,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与物力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导排结构,其解决了在整理处理池或渗沥液处理装置时,外界的空气或其他气体通过排液通道回流到垃圾填埋区内部的问题,具有排液通道内没有废液流动时气密性较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导排结构,包括埋库区,埋库区下方设置有与埋库区连通的排液通道,所述埋库区自下而上分别设置有防渗层、导排层与反滤土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液通道内转动设有阻拦翻板,阻拦翻板上表面不受外力时将排液通道内部分为上下两部分,当阻拦翻板的上方积压一定废液时阻拦翻板转动使得排液通道上下两部分连通从而排去废液,当废液排去后阻拦翻板自动恢复原位。

采用上述结构,在排液通道内设有阻拦翻板,当排液通道内没有废液时,阻拦翻板将排液通道分隔成两部分,组织了从阻拦翻板下方的大部分气体进入阻拦翻板的上方空间,从而进入埋库区。当排液通道内有废液时,废液在阻拦翻板的上方先进行少量积聚,随着阻拦翻板上方的废液总量逐渐增多,废液对阻拦翻板施加的压力逐渐增大,最终使得阻拦翻板翻转,从而使得阻拦翻板上方的废液进入阻拦翻板下方的排液通道,最终废液离开排液通道进入处理池进行后续处理。当废液离开阻拦翻板后,阻拦翻板会自动恢复到其本来的位置,继续将排液通道分隔开达到密封的效果。使得排液通道内密封性较好,减少了使用过程中从排液通道内进入埋库区的空气等气体。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阻拦翻板为偏心翻板,所述偏心翻板通过旋转轴转动连接在排液通道的内壁;所述排液通道内壁上与旋转轴在同一水平面设有至少两个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在偏心翻板重心偏向一侧的下方与偏心翻板重心远离一侧的上方均至少有一个。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偏心翻板作为阻拦翻板,偏心翻板本身的偏心结构,使得偏心翻板在旋转时有自发的恢复到其旋转前位置的趋势。在偏心翻板上积聚废液足够多时,偏心翻板会发生转动,当废液离开偏心翻板后,偏心翻板上方所受的力减少,由于偏心翻板自身的偏心结构,使得偏心翻板会反向旋转最终恢复到其旋转前的状态,继续对排液通道进行密封。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排液通道内壁上与旋转轴在同一水平面设有至少两个阻挡件,所述阻挡件在偏心翻板重心偏向一侧的下方与偏心翻板重心远离一侧的上方均至少设有一个。

采用上述结构,阻挡件对偏心翻板进行限位,使得偏心翻板在旋转后复位会抵接在阻挡件上,减少偏心翻板在旋转后发生错位造成排液通道内密封不严密的情形。保证了排液通道内没有溶液或溶液较少时有较好的气密性。

进一步选为,所述阻拦翻板为转动连接在排液通道内部的限制板,限制板的下方设有竖直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宽度小于排液通道直径且固定在排液通道内;限制板的下方设有复位扭簧,所述复位扭簧的一端设置在限制板上,另一端设置在定位板上。

采用上述结构,使用限制板作为阻拦翻板,通过与排液通道内壁固定在一起的定位板固定,阻拦翻板与定位板之间设置了复位扭簧,当排液通道内有废液时,废液会在限制板的上方积蓄。当废液足够多时,限制板发生旋转排去限制板上方的废液,限制板在旋转过程中始终受到复位扭簧的所施加的作用力,当废液离开限制板后,限制板上表面所受到力减小,因为复位扭簧的作用限制板会恢复原位。使得限制板也可完成随其上方的溶液的量的不同而发生旋转与主动复位的动作。使得排液通道内部没有废液或废液较少时气密性较好。固定板在偏离限制板的中心线处设置,使得限制板更容易被其上方的溶液压动从而发生旋转。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阻拦翻板外缘设有与排液通道密封配合的密封圈。

采用上述结构,密封圈的设置使得阻拦翻板与排液通道内壁的接触更加紧密,使得阻拦翻板上方没有废液或废液较少时对于排液通道的密封效果更加优秀。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偏心翻板重心所在一侧的上表面高于偏心翻板远离重心一侧的上表面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偏心翻板重心所在一侧的上表面较高使得偏心翻板上方有废液时废液会流向偏心翻板重心偏离的一侧。使得偏心翻板中心偏离的一侧的上表面更易积蓄废液,更容易发生翻转,使得偏心翻板上方所积蓄的废液尽量减小,使排液通道内的废液被排出的更加彻底。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限制板为一端向上弯曲的弯曲板,限制板向上弯曲的部分与定位板的水平最远距离小于限制板未弯曲部分与定位板的水平最远距离。

采用上述结构,限制板为弯曲向上的弯曲板,且向上弯曲的一端离固定板的距离较短,使得限制板上的溶液会自发的流向高度较低的一端,且这一端距固定板的距离较远,使得限制板更容易被其上方的废液压动旋转,从而使得限制板上积蓄的废液量减少,使得排液通道内的废液被排出的更加彻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排液通道内设置了外缘带有密封圈的阻拦翻板,使得排液通道内没有废液或废液较少时排液通道内部被阻拦翻板密封且密封效果较好,减少了阻拦翻板下方的气体回流进入埋库区内的气体量。阻拦翻板的上方废液量较多时发生翻转排出废液,废液排出后会自发的回到其旋转前的位置,使得阻拦翻板的开合更加方便与智能。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B部结构放大图。

图中,1、埋库区;2、排液通道;3、防渗层;4、导排层;5、反滤土工布;6、偏心翻板;7、旋转轴;8、阻挡件;9、限制板;10、定位板;11、复位扭簧;12、密封圈;13、过滤筛网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1: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导排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埋库区1,埋库区1下方设置有与埋库区1连通的排液通道2。排液通道2的通道口处于埋库区1底部,且排液通道2的通道口设有用来滤去粒径较大的固态物质的过滤筛网盖13。

参照图1和图2,排液通道2内部设有旋转轴7,旋转轴7上转动连接有偏心翻板6,偏心翻板6的上表面为倾斜的斜面,斜面高度较高的一端为偏心翻板6重力偏向的一端,且偏心翻板6的外缘设有与排液通道2密封配合的密封圈12,且带有密封圈12的偏心翻板6与排液通道2内壁相抵接将排液通道2分为上下两部分,旋转轴7所在平面设有两个阻挡件8,所述阻挡件8分别设在偏心翻板6重心偏向一端的下方与偏心翻板6的重心偏离一端的上方对偏心翻板6进行限位。

参照图1,埋库区1底部自下而上设有防渗层3,防渗层3上方设有由卵石或碎石构成的导排层4,导排层4上方覆盖有反滤土工布5。

工作方式:

将垃圾倾倒至埋库区1,垃圾堆积在反滤土工布5的上方与反滤土工布5相接触,带垃圾全部导入埋库区1后,将埋库区1填实并做好垃圾堆上部的防护措施。垃圾堆内的垃圾会产生渗沥液,渗沥液会经反滤土工布5流入导排层4,渗沥液在导排层4内经过卵石或碎石的缝隙后到达防渗层3,通过在防渗层3设置的过滤筛网盖13,进入排液通道2。渗沥液进入排液通道2后首先积聚在偏心翻板6的上表面,偏心翻板6上表面的倾斜设置使得偏心翻板6上表面的渗沥液向偏心翻板6重心偏离的方向流动,随着渗沥液的不断积聚,渗沥液对偏心翻板6的上表面所施加的压力逐渐增大,当渗沥液对偏心翻板6所施加的力足够大时,偏心翻板6发生旋转,从而使得其上方的渗沥液进入其下方的排液通道2,从而通过排液通道2将渗沥液排入处理池(图中未示出)进行后续处理。当渗沥液离开偏心翻板6的上表面后偏心翻板6的上表面所受到的压力逐渐减小,最终因为偏心翻板6本身的偏心结构使得偏心翻板6反向旋转,最终抵接在阻挡件8上,此时偏心翻板6即恢复到其本来的位置。此时偏心翻板6外缘的密封圈12抵接在排液通道2的内壁上,使得排液通道2继续被分为上下两部分且两部分之间的气体交换较少。

实施例2:一种垃圾填埋场的防渗导排结构,如图3所示,包括埋库区1,埋库区1下方设置有与埋库区1连通的排液通道2。排液通道2的通道口处于埋库区1底部,且该通道口设有用来滤去粒径较大的固态物质的过滤筛网盖13。

参照图3和图4,排液通道2内部固定有垂竖直的定位板10,且定位板10的宽度小于排液通道2的直径,定位板10上设有一端向上弯曲的限制板9,限制板9为转动连接在排液通道2内部,且限制板9向上弯曲的一端与定位板10的水平最远距离小于限制板9未弯曲部分与定位板10的水平最远距离。限制板9的外缘设有与排液通道2密封配合的密封圈12,且带有密封圈12的限制板9与排液通道2内壁相抵接将排液通道2分为上下两部分。限制板9下方连接有复位扭簧11的一端,复位扭簧11的另一端连接在定位板10上。

参照图1,埋库区1底部自下而上设有防渗层3,防渗层3上方设有由卵石或碎石构成的导排层4,导排层4上方覆盖有反滤土工布5。

工作方式:

垃圾倾倒至埋库区1,垃圾堆积在反滤土工布5的上方与反滤土工布5相接触,带垃圾全部导入埋库区1后,将埋库区1填实做好垃圾对的上部防护措施。垃圾堆内的垃圾产生渗沥液,渗沥液经反滤土工布5流入导排层4,渗沥液在导排层4内经过卵石或碎石的缝隙后到达防渗层3,通过在防渗层3设置的过滤筛网盖13,进入排液通道2。渗沥液进入排液通道2后首先积聚在限制板9的上表面,而限制板9的上表面为弯曲的表面,渗沥液会向着限制板9上为弯曲一端流动。随着渗沥液的不断积聚,渗沥液对限制板9的上表面所施加的压力逐渐增大,当渗沥液对限制板9所施加的力足够大时,限制板9会发生翻转,从而使得其上方的渗沥液进入其下方的排液通道2,从而通过排液通道2将渗沥液排入处理池进行后续处理。当渗沥液离开限制板9的上表面后限制板9的上表面所受到的压力逐渐减小,最终因为复位扭簧11的作用限制板9做反向的转动最终复位到旋转前的位置。此时限制板外缘的密封圈12抵接在排液通道2的内壁上,使得排液通道2继续被分为上下两部分且两部分之间的气体交换较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