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拼装式橡胶充水防洪墙及组合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02464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单元拼装式橡胶充水防洪墙及组合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单元拼装式橡胶充水防洪墙及组合方法,克服现有防洪墙的各种不足之处。



背景技术:

国内现有的防洪主力装备是防洪沙袋,其特点是沙袋主要由聚丙烯塑料制成,这些材料一般可以从纺织品生产商废弃的塑料中获得,价格低廉。沙袋只需带子、铲子、人力和沙子、方便易得。但是对于现代化的城市里,土料和沙料并不随处易得,并且洪水过后的沙袋也不利于环保回收,更需要大量的人力。国外出现一种钢制防洪墙,其优点是组装便捷、便于拆卸、在缺少土料和沙袋的地方比较适用。但同时其缺点也比较明显,工程一次性投入较大,还需要足够的仓储空间,并且需要混凝土的基座,推广上受到客观条件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元拼装式橡胶充水防洪墙及组合方法。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单元拼装式橡胶充水防洪墙,其组成包括:充水橡胶单元,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燕尾槽和两个榫卯的组合结构,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所述的燕尾槽和三个所述的榫卯组合结构,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的上端均匀的设置有一组孔径和深度相同的柱型孔,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的上表面的两端位置处设置有两个孔径相同的入水口,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的长边的侧面的下端两侧设置有两个孔径相同的出水口。

所述的单元拼装式橡胶充水防洪墙,一组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通过所述的燕尾槽和所述的榫卯的拼接组合构成防洪墙。

所述的单元拼装式橡胶充水防洪墙,根据水位的高度可组建增加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的高度向上错位罗列。

所述的单元拼装式橡胶充水防洪墙,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不注水的时,能够收缩压扁。

所述的单元拼装式橡胶充水防洪墙,所述的柱型孔内插入有固定桩。

所述的单元拼装式橡胶充水防洪墙,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可为单层直接注水结构或在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内部设置有内胆结构。

所述的单元拼装式橡胶充水防洪墙的组合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一层单元体防水墙为例,先与防水墙拼装的桩基础利用打桩机打好。然后将单元防水墙穿入空洞固定好位置。防水墙的上部有入水口,将入水口的盖拧开,利用水泵机将其充满水,在将入水口开口拧紧,形成具有良好整体性的组合单元,为增强水坝的防水性能,在短侧面连接处设置咬合性接触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可就地取材只需要水填充橡胶防洪墙,可用水泵取水方便迅速且环保。不要大量人工,适合各种地形地势。这种防洪墙为橡胶制品,空心充水单元拼接式配合桩基础来加固其整体性,来达到最佳防洪效果。

本发明是充水橡胶配合固定桩组合成的防洪墙。不充入水时可收缩压扁节省空间。基本单元为侧面正方形的长方体长方形的边长大概为短边的4倍或以上。顶面设四列两排孔洞插入桩与其固定。随着水位升高可以组建增加单元的高度向上错位罗列。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附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双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单元拼装式橡胶充水防洪墙,其组成包括:充水橡胶单元1,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的一端设置有一个燕尾槽2和两个榫卯3的组合结构,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的另一端设置有两个所述的燕尾槽和三个所述的榫卯组合结构,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的上端均匀的设置有一组孔径和深度相同的柱型孔4,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的上表面的两端位置处设置有两个孔径相同的入水口5,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的长边的侧面的下端两侧设置有两个孔径相同的出水口6。

实施例2:

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单元拼装式橡胶充水防洪墙,一组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通过所述的燕尾槽和所述的榫卯的拼接组合构成防洪墙。

实施例3:

根据实施例1或2所述的单元拼装式橡胶充水防洪墙,根据水位的高度可组建增加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的高度向上错位罗列。

实施例4:

根据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单元拼装式橡胶充水防洪墙,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不注水的时,能够收缩压扁。

实施例5:

根据实施例1或2或3或4所述的单元拼装式橡胶充水防洪墙,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可为单层直接注水结构或在所述的充水橡胶单元内部设置有内胆结构。

实施例6:

一种实施例1—5之一所述的单元拼装式橡胶充水防洪墙的组合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以一层单元体防水墙为例,先与防水墙拼装的桩基础利用打桩机打好。然后将单元防水墙穿入空洞固定好位置。防水墙的上部有入水口,将入水口的盖拧开,利用水泵机将其充满水,在将入水口开口拧紧,形成具有良好整体性的组合单元,为增强水坝的防水性能,在短侧面连接处设置咬合性接触面。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