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承载力和防变形的高层建筑地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8385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承载力和防变形的高层建筑地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高层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承载力和防变形的高层建筑地基。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高层建筑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地基的设计。高层建筑要求地基具有良好的承重、抗震和防沉降的功能。

但是现有的高层建筑地基还存在着承载力差,受冲击易变形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高承载力和防变形的高层建筑地基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承载力和防变形的高层建筑地基,以解决现有的高层建筑地基承载力差,受冲击易变形的问题。一种高承载力和防变形的高层建筑地基,包括基坑,侧构架,支撑体和盖板,所述的侧构架安装在基坑底部;所述的支撑体设置在侧构架之间;所述的盖板覆盖在支撑体和侧构架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的侧构架采用两个,所述的侧构架分别设置在基坑的两侧。

优选的,所述的侧构架在相对的一面为阶梯状,所述的侧构架采用钢筋混凝土构架,有利于对支撑体进行有效支撑。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体卡固在侧构架之间的间隙处,所述的支撑体的外部轮廓与侧构架的外部轮廓相适配,所述的支撑体为钢筋混凝土浇筑,有利于连接的紧固性。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体还设置有底板,顶板,桩柱和联系横梁,所述的底板和顶板分别设置在支撑体的底部表面和顶部表面,所述的桩柱和联系横梁设置在支撑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的底板和顶板采用钢板,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降低磨损,承载力和稳定性更强。

优选的,所述的桩柱竖向设置,所述的桩柱贯穿支撑体并在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和侧构架连接,有利于利用桩柱更好的连接支撑体和侧构架。

优选的,所述的联系横梁水平设置,所述的联系横梁架设在侧构架的弯折处,有利于提供更好的支撑力,提高承重能力。

优选的,所述的盖板表面还设置有防渗膜,有利于将降水隔绝,避免流水冲击侵蚀该高层建筑地基。

优选的,所述的桩柱与顶板的连接处还设置有桩伴侣,有利于提供更佳的抗震性。

优选的,所述的支撑体和基坑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垫层,所述的垫层采用天然砂砾,粗砂或炉渣的一种或组合,有利于提升基坑底部土质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的天然砂砾和粗砂在选用时小于0.074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5%。

优选的,所述的炉渣在选用时小于2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的一种高承载力和防变形的高层建筑地基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技术领域。同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中,所述的侧构架在相对的一面为阶梯状,所述的侧构架采用钢筋混凝土构架,有利于对支撑体进行有效支撑。

2.本发明中,所述的支撑体卡固在侧构架之间的间隙处,所述的支撑体的外部轮廓与侧构架的外部轮廓相适配,所述的支撑体为钢筋混凝土浇筑,有利于连接的紧固性。

3.本发明中,所述的底板和顶板采用钢板,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降低磨损,承载力和稳定性更强。

4.本发明中,所述的桩柱竖向设置,所述的桩柱贯穿支撑体并在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和侧构架连接,有利于利用桩柱更好的连接支撑体和侧构架。

5.本发明中,所述的联系横梁水平设置,所述的联系横梁架设在侧构架的弯折处,有利于提供更好的支撑力,提高承重能力。

6.本发明中,所述的盖板表面还设置有防渗膜,有利于将降水隔绝,避免流水冲击侵蚀该高层建筑地基。

7.本发明中,所述的桩柱与顶板的连接处还设置有桩伴侣,有利于提供更佳的抗震性。

8.本发明中,所述的支撑体和基坑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垫层,所述的垫层采用天然砂砾,粗砂或炉渣的一种或组合,有利于提升基坑底部土质的稳定性。

9.本发明中,所述的天然砂砾和粗砂在选用时小于0.074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5%,性能更稳定。

10.本发明中,所述的炉渣在选用时小于2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20%性能更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支撑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桩柱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基坑,2-侧构架,3-支撑体,31-底板,32-顶板,33-桩柱,331-桩伴侣,34-联系横梁,4-盖板,5-垫层,6-防渗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承载力和防变形的高层建筑地基,包括基坑1,侧构架2,支撑体3和盖板4,所述的侧构架2安装在基坑1底部;所述的支撑体3设置在侧构架2之间;所述的盖板4覆盖在支撑体3和侧构架2的上表面。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侧构架2采用两个,所述的侧构架2分别设置在基坑1的两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侧构架2在相对的一面为阶梯状,所述的侧构架2采用钢筋混凝土构架,有利于对支撑体3进行有效支撑。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体3卡固在侧构架2之间的间隙处,所述的支撑体3的外部轮廓与侧构架2的外部轮廓相适配,所述的支撑体3为钢筋混凝土浇筑,有利于连接的紧固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体3还设置有底板31,顶板32,桩柱33和联系横梁34,所述的底板31和顶板32分别设置在支撑体3的底部表面和顶部表面,所述的桩柱33和联系横梁34设置在支撑体3内部。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底板31和顶板32采用钢板,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降低磨损,承载力和稳定性更强。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桩柱33竖向设置,所述的桩柱33贯穿支撑体3并在上下两侧分别与盖板4和侧构架2连接,有利于利用桩柱33更好的连接支撑体3和侧构架2。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联系横梁34水平设置,所述的联系横梁34架设在侧构架2的弯折处,有利于提供更好的支撑力,提高承重能力。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盖板4表面还设置有防渗膜6,有利于将降水隔绝,避免流水冲击侵蚀该高层建筑地基。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桩柱33与顶板32的连接处还设置有桩伴侣331,有利于提供更佳的抗震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支撑体3和基坑1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垫层5,所述的垫层5采用天然砂砾,粗砂或炉渣的一种或组合,有利于提升基坑1底部土质的稳定性。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天然砂砾和粗砂在选用时小于0.074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5%。

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炉渣在选用时小于2mm的颗粒含量应小于20%。

利用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