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平坡的高架桥梁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2317阅读: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平坡的高架桥梁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各类交通枢纽、高架桥等排水系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应用于平坡的高架桥梁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枢纽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大型交通枢纽中其高架车道边紧贴建筑站厅,高架桥梁纵坡为0,高架车道不仅长而且路面很宽,单向横坡。

常规的高架桥梁桥面雨水收集方式是:在每跨桥墩处的桥梁边缘,设置单个雨水口,点状布设。利用桥梁的纵横坡的合成坡度将桥面雨水汇集于设置在桥面边缘的单个雨水口,雨水口收集雨水后,接入塑料排水管沿桥梁立柱接入地面道路排水系统。而且,在单个横坡方向,仅有一排雨水收集口收集雨水。这种高架桥梁排水方式普遍运用于常规的快速路高架系统或高架立交桥,总体运行效果较好。而且根据景观的要求,可将排水管设置在桥梁梁体和桥墩体内部,成为隐形排水系统。

但是,对于大型交通枢纽其较长距离内为平坡、不满足纵横坡形成的合成坡度要求;且桥面较宽,单个横坡方向有设多排雨水收集的需求,也不符合仅设一排雨水收水口的常规要求。而且大型枢纽经常需跨高速铁路等,在跨铁路时由于铁路设计要求,不同于常规在每跨桥梁桥墩处设雨水口及雨水管接入地面雨水系统,可能会隔几跨才可设雨水管接入地面雨水系统,雨水的收集排放也不同于常规要求。因此,常规高架桥梁排水方法不能解决高架桥梁在纵向平坡,横向桥面较宽需设多道雨水收集沟的雨水收集排放问题。该高架桥梁车道边由于与建筑毗邻,纵坡为0%,即平坡。而且,桥面较宽,单向横坡,需设置多道雨水口收集雨水。通常高架桥梁利用纵横坡度合成的点式雨水收集无法完成上述情况的雨水收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平坡的高架桥梁雨水收集系统,解决在枢纽中或其它情况下,其高架桥纵坡为0时,单向横坡、断面较宽需设多排雨水口情况下的雨水收集排放。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平坡的高架桥梁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向高架桥两侧倾斜的桥面和设置在桥面两侧的纵向排水沟,所述排水沟底部每隔一定间距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穿过高架桥并沿着桥墩延伸至地面。

优选的,所述倾斜的桥面由桥面中间至两侧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1~2°。

优选的,所述桥面上设置有横向伸缩缝,所述伸缩缝由桥面中间延伸至两面两侧。

优选的,所述排水沟上设置有雨水篦子。

优选的,所述排水沟深度为9~12cm,排水沟宽度为10~20cm,排水管口径与排水沟宽度相适应。

优选的,所述排水管底部连接市政排水管道。

优选的,在高架桥较大跨度上未设置桥墩时,排水管设置间隔不变,排水管底部沿着高架桥底部横向设置,并最终汇集到桥墩上的排水总管上。

本发明技术有益效果:

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平坡的高架桥梁雨水收集系统,利用向两侧倾斜的桥面将雨水向桥面两侧排放,并进入排水沟,最终经由排水管排放至地面上的市政排水系统,同时,在桥面上设置伸缩缝,一方面避免桥面变形开裂,另一方面在下雨时也能够起到增强排水的作用,就算是极少量的雨水也会随着伸缩缝向桥面两侧排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平坡的高架桥梁雨水收集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平坡的高架桥梁雨水收集系统桥面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平坡的高架桥梁雨水收集系统高架桥较大跨度上未设置桥墩时排水管安装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应用于平坡的高架桥梁雨水收集系统,包括向高架桥两侧倾斜的桥面1和设置在桥面1两侧的纵向排水沟2,所述排水沟2底部每隔一定间距设置有排水管3,所述排水管3穿过高架桥并沿着桥墩4延伸至地面,在高架桥较大跨度上未设置桥墩4时,排水管3设置间隔不变,排水管3底部沿着高架桥底部横向设置,并最终汇集到桥墩4上的排水总管上。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倾斜的桥面1由桥面中间至两侧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1~2°,所述桥面1上设置有横向伸缩缝6,所述伸缩缝6由桥面1中间延伸至两面两侧,所述排水沟2上设置有雨水篦子5,所述排水沟2深度为9~12cm,排水沟2宽度为10~20cm,排水管3口径与排水沟2宽度相适应,所述排水管3底部连接市政排水管道。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技术方案一种应用于平坡的高架桥梁雨水收集系统,降雨时,平坡位置的桥面上雨水随着倾斜的桥面1流向桥面两侧的排水沟内2,再经过排水沟2内的排水管3排出,有效的避免了平坡高架桥桥面上积水,降低了雨水对桥面的侵蚀和冲击,提高了行车安全;倾斜的桥面1由桥面中间至两侧向下倾斜角度为1~2°,本角度的设计经过精确计算,不会影响车辆在高速行驶下的安全性能,同时也保证了雨水的正常排出。

本发明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