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强度等级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381584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桥梁、房屋等钻孔灌注桩桩基领域,特别涉及冲刷区域桩基的钻孔灌注桩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钻孔灌注桩因其施工方便,在我国桥梁、房屋桩基工程中大量使用。但在桥梁检测和维修加固施工中,经常遇到钻孔灌注桩桩顶部分钢筋裸露,混凝土松散,强度等级低,出现空洞等病害。特别是河床下降,钻孔灌注桩桩顶裸露,经水流冲刷后病害更为严重。导致这种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普通混凝土浇筑通过机械振捣而密实,确保了混凝土强度,但钻孔灌注桩混凝土主要依靠混凝土自重压密,桩基顶部灌注混凝土高度小,混凝土自重产生的压强不足,混凝土压密不够,造成混凝土强度不足。这类桩基的存在给桥梁、房屋的使用造成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强度等级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制备方法,以解决桩顶段混凝土强度不足引起的病害,该方法具有施工方便,成本增加微小,大幅度提高桩基耐久性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多强度等级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制备方法,依序按以下步骤进行:

1)施工准备

桩基放样,钻孔桩施工平台搭设;泥浆制作及泥浆循环系统准备;

2)埋设钢护筒

护筒内径较钻孔灌注桩直径增大20cm~40cm,钢护筒总长度根据施工最高水位和河床地质确定;振动打桩机插打或人工挖孔埋设就位;

3)钻孔

钻机就位后再进行调平并固定;向护筒内注入泥浆,启动钻机并开启泥浆循环系统开始钻孔,直到桩底设计标高;

4)清孔

清孔,直至孔内泥浆浓度、沉渣满足要求,清孔过程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塌孔;

5)灌注h1段桩顶混凝土

下完钢筋笼和混凝土导管后,h1段桩顶混凝土首先灌注,h1段桩顶混凝土强度采用h2段桩身混凝土强度+5mpa配合比混凝土;提高5mpa混凝土灌注长度为h1段+加灌长度;

6)灌注h2段桩身混凝土

提高5mpa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将混凝土配合比调整为h2段桩身混凝土配合比继续灌注;随着混凝土灌注的连续进行,首灌混凝土逐渐向上抬升,最终到达桩顶;同时控制提拔导管速度,严禁将导管拔出高度高于h1段与h2段的交接面;

7)凿桩头

混凝土终凝后,将加灌长度混凝土凿除,完成桩基施工。

所述h2段桩身混凝土强度为设计强度。

所述h1段桩顶混凝土强度为设计强度+5mpa。

所述h1长度为2~3m。

所述步骤4)在第一次清孔、下完钢筋笼和混凝土导管后,若沉渣厚度不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时,需进行第二次清孔。

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

所述步骤5)采用的提高5mpa配合比混凝土,坍落度180~220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h1段桩顶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5mpa,弥补了原有混凝土不能达到要求压密程度、所造成的混凝土强度降低的问题,可大幅度提高灌注桩的使用寿命和桩基的耐久性;此外,该方法还具有施工方便,成本增加微小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灌注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有:1—h1段桩顶混凝土(为提高5mpa混凝土强度等级段)、2—h2段桩身混凝土(为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段)、h—钻孔灌注桩设计桩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依据桩基受力特性及施工工艺,提出桩身自桩顶向桩底分段设计混凝土强度的方法,桩顶段h1混凝土强度等级较桩身段h2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5mpa,h1长度为2~3m;例如:若桩身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水下c25,则桩顶段h1混凝土强度等级为水下c30。

多强度等级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制备方法,依序按以下步骤进行:

1)施工准备

桩基放样,场地清理,钻孔桩施工平台搭设;泥浆制作及泥浆循环系统准备;

2)埋设钢护筒

护筒内径较钻孔灌注桩直径增大20cm~40cm,钢护筒总长度应根据施工最高水位和河床地质确定;振动打桩机插打或人工挖孔埋设就位;

3)钻孔

钻机就位后用水准仪测量出钻机底盘顶面四角的高差,对钻机进行调平,并固定好钻机;向护筒内注入泥浆,启动钻机并开启泥浆循环系统开始钻孔,直到桩底设计标高;

4)清孔

清孔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清孔:终孔后,及时进行清孔;清孔时将钻具提离孔底约30~50cm,缓慢旋转钻具,补充优质泥浆,进行反循环清孔,同时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塌孔;第二次清孔:下完钢筋笼和混凝土导管后,若沉渣厚度不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时,进行第二次清孔;

5)灌注h1段混凝土

桩顶h1段混凝土首先灌注。通知混凝土拌和站按提高5mpa配合比供应混凝土(该h1段桩顶混凝土强度为设计强度+5mpa;混凝土和易性良好,坍落度180~220mm);提高5mpa混凝土灌注长度为h1+加灌长度,加灌长度按现行规范执行;随着混凝土灌注的连续进行,首灌混凝土在混凝土导管外部逐渐向上抬升;水下混凝土必须连续施工,并应控制提拔导管速度,严禁将导管拔出h1段与h2段的交接面;

6)灌注h2段混凝土

提高5mpa混凝土灌注完毕后,将混凝土配合比调整为h2段桩身混凝土配合比(h2段桩身混凝土强度为设计强度);直到全桩灌注完毕,桩顶h1段混凝土最终到达桩顶,单桩混凝土灌注时间小于h1段混凝土初凝时间;

7)凿桩头

混凝土终凝后,将加灌长度混凝土凿除,完成桩基施工。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桥梁、房屋等钻孔灌注桩桩基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强度等级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制备方法,以解决桩顶段混凝土强度不足引起的病害,该方法具有施工方便,成本增加微小,大幅度提高桩基耐久性的特点。技术方案是:多强度等级混凝土钻孔灌注桩的制备方法,依序按以下步骤进行:1)施工准备;2)埋设钢护筒;3)钻孔;4)清孔;5)灌注H1段桩顶混凝土;6)灌注H2段桩身混凝土;7)凿桩头。

技术研发人员:彭以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7.05.16
技术公布日:2017.09.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