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循环坐底式混凝土侧壁浇筑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29522发布日期:2019-01-16 06:26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坐底式混凝土侧壁浇筑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空间是相对于地上空间而言的,指地表以下由天然或掘造形成的地下空间。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占地面积非常少。地下空间的意义是节约耕地,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广阔,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前景广阔。现有的地下空间主要包括地下居住建筑、地下公共建筑、地下工业建筑、地下交通建筑、地下防灾防护空间、地下公用设施空间工程和地下综合体等。

建筑地下空间时,必须保证侧壁稳定不垮塌。为了保证侧壁稳定不垮塌,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支护技术千差万别,有单体建筑用的坡壁支护技术、桩基支护技术和地铁用的管片技术等。然而上述支护技术,在垂直于水平方向构建深层地下空间时,均难以突破现有深度建筑的极限。基于上述陈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循环坐底式混凝土侧壁浇筑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循环坐底式混凝土侧壁浇筑方法。

一种循环坐底式混凝土侧壁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参照地下空间设计图纸,预先开挖深度为2~3m的地下空间,并在挖好的地下空间的裸露侧壁外500~600mm处安装浇筑模板;

s2、将浇筑用混凝土原料和膨胀剂倒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混合均匀后,采用汽车泵下料,在挖好的地下空间的裸露侧壁与浇筑模板之间浇筑一圈混凝土,边浇筑边用振捣棒进行振捣至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得第一层混凝土层;

s3、待步骤s2中浇筑的第一层混凝土层初凝后,拆除浇筑模板,重复步骤s1中的操作,继续向下开挖深度为2~3m的地下空间,并在挖好的地下空间的裸露侧壁外500~600mm处安装浇筑模板;

s4、在步骤s3中挖好的地下空间的侧壁与浇筑模板之间从下往上依次浇筑混凝土,直到与步骤s2中已完工的第一层混凝土层完成对接,得第二层混凝土层;

s5、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浇筑的混凝土侧壁深度达到设计的地下空间深度,即可进行地下空间底板混凝土的浇筑。

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浇筑模板的安装方法为:先在挖好的地下空间的裸露侧壁上弹出建筑轴线,然后在浇筑模板靠近侧壁的一面弹出中线,拼接模板并用平撑与斜撑支撑顶牢,最后用脚手架进行固定。

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振捣棒共4只,且振捣棒的振点间距为300~500mm。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的浇筑模板拆除后,应立即对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液,并覆盖保温薄膜进行保温养护。

优选的,所述第一层混凝土层、第二层混凝土层直至地下空间最底层混凝土层的层高和层厚相同。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循环坐底式混凝土侧壁浇筑方法,相比于现有的单体建筑用的坡壁支护技术、桩基支护技术和地铁用的管片技术等,具有施工安全性能高,支护技术简单,施工难度低,建筑深度深,施工成本低,施工质量高等优点,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基坑支护技术弊端,降低垮塌风险,突破现有垂直向下施工的地下空间深度极限,值得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解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循环坐底式混凝土侧壁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参照地下空间设计图纸,预先开挖深度为2m的地下空间,先在挖好的地下空间的裸露侧壁上弹出建筑轴线,然后在浇筑模板靠近侧壁的一面弹出中线,在挖好的地下空间的裸露侧壁外500mm处拼接模板并用平撑与斜撑支撑顶牢,最后用脚手架进行固定安装浇筑模板;

s2、将浇筑用混凝土原料和膨胀剂倒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混合均匀后,采用汽车泵下料,在挖好的地下空间的裸露侧壁与浇筑模板之间浇筑一圈混凝土,边浇筑边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棒共4只,且振捣棒的振点间距为300mm,直至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得第一层混凝土层;

s3、待步骤s2中浇筑的第一层混凝土层初凝后,拆除浇筑模板,并在第一层混凝土层表面喷洒养护液,并覆盖保温薄膜进行保温养护,重复步骤s1中的操作,继续向下开挖深度为2m的地下空间,并在挖好的地下空间的裸露侧壁外500mm处安装浇筑模板;

s4、在步骤s3中挖好的地下空间的侧壁与浇筑模板之间从下往上依次浇筑混凝土,直到与步骤s2中已完工的第一层混凝土层完成对接,得第二层混凝土层;

s5、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浇筑的混凝土侧壁深度达到设计的地下空间深度,即可进行地下空间底板混凝土的浇筑,上述第一层混凝土层、第二层混凝土层直至地下空间最底层混凝土层的层高和层厚相同。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循环坐底式混凝土侧壁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参照地下空间设计图纸,预先开挖深度为3m的地下空间,先在挖好的地下空间的裸露侧壁上弹出建筑轴线,然后在浇筑模板靠近侧壁的一面弹出中线,在挖好的地下空间的裸露侧壁外600mm处拼接模板并用平撑与斜撑支撑顶牢,最后用脚手架进行固定安装浇筑模板;

s2、将浇筑用混凝土原料和膨胀剂倒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混合均匀后,采用汽车泵下料,在挖好的地下空间的裸露侧壁与浇筑模板之间浇筑一圈混凝土,边浇筑边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棒共4只,且振捣棒的振点间距为500mm,直至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得第一层混凝土层;

s3、待步骤s2中浇筑的第一层混凝土层初凝后,拆除浇筑模板,并在第一层混凝土层表面喷洒养护液,并覆盖保温薄膜进行保温养护,重复步骤s1中的操作,继续向下开挖深度为3m的地下空间,并在挖好的地下空间的裸露侧壁外600mm处安装浇筑模板;

s4、在步骤s3中挖好的地下空间的侧壁与浇筑模板之间从下往上依次浇筑混凝土,直到与步骤s2中已完工的第一层混凝土层完成对接,得第二层混凝土层;

s5、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浇筑的混凝土侧壁深度达到设计的地下空间深度,即可进行地下空间底板混凝土的浇筑,上述第一层混凝土层、第二层混凝土层直至地下空间最底层混凝土层的层高和层厚相同。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循环坐底式混凝土侧壁浇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参照地下空间设计图纸,预先开挖深度为2.5m的地下空间,先在挖好的地下空间的裸露侧壁上弹出建筑轴线,然后在浇筑模板靠近侧壁的一面弹出中线,在挖好的地下空间的裸露侧壁外550mm处拼接模板并用平撑与斜撑支撑顶牢,最后用脚手架进行固定安装浇筑模板;

s2、将浇筑用混凝土原料和膨胀剂倒入搅拌机中,加水搅拌混合均匀后,采用汽车泵下料,在挖好的地下空间的裸露侧壁与浇筑模板之间浇筑一圈混凝土,边浇筑边用振捣棒进行振捣振捣棒共4只,且振捣棒的振点间距为400mm,直至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得第一层混凝土层;

s3、待步骤s2中浇筑的第一层混凝土层初凝后,拆除浇筑模板,并在第一层混凝土层表面喷洒养护液,并覆盖保温薄膜进行保温养护,重复步骤s1中的操作,继续向下开挖深度为2.5m的地下空间,并在挖好的地下空间的裸露侧壁外550mm处安装浇筑模板;

s4、在步骤s3中挖好的地下空间的侧壁与浇筑模板之间从下往上依次浇筑混凝土,直到与步骤s2中已完工的第一层混凝土层完成对接,得第二层混凝土层;

s5、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浇筑的混凝土侧壁深度达到设计的地下空间深度,即可进行地下空间底板混凝土的浇筑,上述第一层混凝土层、第二层混凝土层直至地下空间最底层混凝土层的层高和层厚相同。

分别采用现有技术中采用单体建筑用的坡壁支护技术,从下往上分层浇筑的方法和本发明实施例一~三中的循环坐底式混凝土侧壁浇筑方法建造同一规格的地下空间,对比可知,本发明实施例一~三中的施工工期、施工成本及质量验收合格率均高于现有技术,具体参数如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