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渗耐腐预制混凝土方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31613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预制混凝土方涵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工艺简单、防渗水能力强、耐腐蚀性能高的抗渗耐腐预制混凝土方涵。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实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也成为各大城市的热门项目,但是在管廊项目的施工中,预制混凝土管廊的接头防渗和沿海地区管廊混凝土的防腐这两大难题一直围绕着设计、施工及管廊的正常运行,致使预制混凝土管廊得不到广泛的应用,这样不符合国家提倡的建筑工业化的实施和节能环保的要求。

目前,为了解决方涵与方涵之间的渗水问题和腐蚀问题,专利号2017100347383的一种智能综合预制管廊的发明专利,其公开了将方涵紧密连接的方涵结构的改变,方涵通过连接孔、连接件和定位凸台、定位凹槽的配合连接使方涵之间紧密连接,再通过填缝密封处理使之密封防水,这种方式虽然增强了防渗水的效果,但是其安装过程中,需要对准各种结构,使之能密封连接,这样一旦地层发生形变就会产生硬性的错位,导致方涵结构会发生损坏,而大部分解决方涵之间连接密封性和防腐效果都是采用改变方涵连接部位的结构实现的,因此,虽然短时间内解决了方涵之间的密封性,但是有与方涵设在地下,地下一旦泥土变形错位就会导致方涵的连接部位产生硬性的移动,损坏方涵结构,难以重新修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结构简单、防渗水能力强、耐腐蚀性能高的抗渗耐腐预制混凝土方涵。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渗耐腐预制混凝土方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方涵的铺设工艺步骤如下:

(1)、预制方涵加工:首先,将制作好的方涵的外周涂抹厚度为1mm~1.9mm的环氧沥青涂层,方涵的两端分别预留80mm~120mm长度的不涂环氧沥青涂层;

(2)、挖槽垫层:在需要安装预制方涵的地面上挖出方涵安装槽,在方涵安装槽的槽底,铺设一层厚度为80mm~120mm的水泥砂浆砼垫层;

(3)、垫砂浆层:在步骤(2)砼垫层的上方铺设一段厚度为8mm~12mm、长度小于方涵长度160mm~240mm的砂浆层;

(4)、吊装方涵:吊装第一块方涵,将第一块方涵放置在步骤(3)中的砂浆层的上方,其中砂浆层位于方涵的中部,第一块方涵两端无环氧沥青涂层的部分伸出砂浆层的两端;

(5)、相邻方涵安装:在步骤(3)的砂浆层的端部间距160mm~240mm再铺设一段厚度为8mm~12mm、长度小于方涵长度160mm~240mm的砂浆层,第二块方涵吊装在该砂浆层的上方,方涵的两端无环氧沥青涂层的部分伸出砂浆层的两端,并与第一块方涵紧靠连接;

(6)、相邻方涵固定:然后在第一块方涵与第二块方涵之间连接的前后两面和顶面的缝隙处填充非固化胶料,填充平整后在第一块方涵与第二块方涵的无环氧沥青涂层的部位涂抹长度为160mm~240mm、厚度为1mm~1.9mm的非固化胶料层,涂抹完成后非固化胶料层的外部贴一层厚度为1mm~5mm的油毡层;

(7)、相邻方涵空腔填充:第一方涵与第二方涵连接处下方的相邻间距160mm~240mm的砂浆层的空腔处,从两端分别注入非固化胶料填满,填满后两端分别用与空腔大小相同的塞子进行填堵,即完成相邻方涵之间的连接;

(8)、依次安装后续方涵并回填方涵安装槽:步骤(7)完成后,再按照步骤(5)、(6)和(7)的顺序依次安装第三块方涵、第四块方涵,直到安装好所需方涵后再回填方涵安装槽,即完成整个安装过程。

本发明所述的在步骤(1)的方涵的两端分别预制非固化胶料涂层,厚度为2mm~8mm,保证相邻的方涵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本发明所述的在步骤(7)中进行填堵的塞子采用弹性材质的塞子,保证在变形的过程中塞子也能发生缓冲,保证相邻方涵之间连接的稳定。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工艺步骤进行安装方涵,在相邻方涵之间的接头处增加了非固化胶料,方涵发生变形也不会渗漏,增加了外部环氧沥青涂层耐腐蚀能力提高,具有工艺简单、结构简单、防渗水能力强、耐腐蚀性能高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安装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一种抗渗耐腐预制混凝土方涵,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该方涵的铺设工艺步骤如下:(1)、预制方涵加工:首先,将制作好的方涵的外周涂抹1mm~1.9mm的环氧沥青涂层1,方涵的两端分别预留80mm~120mm不涂环氧沥青涂层,保护方涵外侧防腐蚀,并分别设有预留部位不涂环氧沥青涂层可节约材料;(2)、挖槽垫层:在需要安装预制方涵的地面上挖出方涵安装槽,在方涵安装槽的槽底,铺设一层厚度为80mm~120mm的水泥砂浆砼垫层2,设为固定方涵的地基;(3)、垫砂浆层:在步骤(2)砼垫层2的上方铺设一段厚度为8mm~12mm、长度小于方涵长度160mm~240mm的砂浆层5,砂浆层进一步稳定了地基,将方涵更好的支撑;(4)、吊装方涵:吊装第一块方涵,将第一块方涵放置在步骤(3)中的砂浆层5的上方,其中砂浆层5位于方涵的中部,第一块方涵两端无环氧沥青涂层的部分伸出砂浆层5的两端;(5)、相邻方涵安装:在步骤(3)的砂浆层5的端部间距160mm~240mm再铺设一段厚度为8mm~12mm、长度小于方涵长度160mm~240mm的砂浆层5,第二块方涵吊装在该砂浆层5的上方,方涵的两端无环氧沥青涂层的部分伸出砂浆层5的两端,并与第一块方涵紧靠连接;(6)、相邻方涵固定:然后在第一块方涵与第二块方涵之间连接的前后两面和顶面的缝隙处填充非固化胶料4,填充平整后在第一块方涵与第二块方涵的无环氧沥青涂层的部位涂抹长度为160mm~240mm、厚度为1mm~1.9mm的非固化胶料层,涂抹完成后非固化胶料层的外部贴一层厚度为1mm~5mm的油毡层3;(7)、相邻方涵空腔填充:第一方涵与第二方涵连接处下方的相邻间距160mm~240mm的砂浆层5的空腔处,从两端分别注入非固化胶料4填满,填满后两端分别用与空腔大小相同的塞子进行填堵,即完成相邻方涵之间的连接,相邻方涵之间的非固化胶料增大了相邻方涵之间的稳定性,在地面发生;(8)、依次安装后续方涵并回填方涵安装槽:步骤(7)完成后,再按照步骤(5)、(6)和(7)的顺序依次安装第三块方涵、第四块方涵,直到安装好所需方涵后再回填方涵安装槽,即完成整个安装过程,方涵安装的首端与末端分别与上人口及检查口相连接,所述的在步骤(1)的方涵的两端分别预制非固化胶料涂层,厚度为2mm~8mm,保证相邻的方涵之间连接的密封性,所述的在步骤(7)中进行填堵的塞子采用弹性材质的塞子,保证在变形的过程中塞子也能发生缓冲,保证相邻方涵之间连接的稳定,由于第一方涵与第二方涵连接处下方的相邻间距160mm~240mm的砂浆层5的空腔处,从两端分别注入非固化胶料4填满,非固化胶料在地面变形的过程中起到一级缓冲作用,当地面变形过大,相邻方涵上之间涂有的非固化胶料起到二级缓冲作用,进而防止相邻方涵之间硬性连接,防止方涵结构发生损坏,由于混凝土方涵内相邻的两个方涵本体之间通过非固化胶料连接,地面发生更大的变形的过程中起到三级缓冲作用,使相邻的方涵之间稍微错开,而不影响方涵之间的连接。

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安装工艺,在相邻方涵之间的接头处增加了非固化胶料,方涵发生变形也不会渗漏,增加了外部环氧沥青涂层耐腐蚀能力提高,在方涵的外表面涂抹环氧沥青涂料,这种涂料是一种优良的防水耐腐材料,对用于地下及沿海港口等大型工程的防腐和抗渗,综合管廊的外表面经环氧沥青涂刷后,确保了混凝土管廊的外来水渗漏和腐蚀介质的侵害,非固化防水胶料是一种永久保持粘性的膏状非固化体,对于建筑工程的变形缝等特殊部位的防水处理有凸出的效果,解决了防寒接头处因变形引起的渗漏,增大了接头处的防渗效果,本发明由于采用上述工艺步骤进行安装方涵,具有工艺简单、结构简单、防渗水能力强、耐腐蚀性能高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