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潮闸闸墩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29484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本公开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挡潮闸闸墩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也得了快速发展。挡潮闸是一种河口附近挡潮、御卤、排涝、蓄淡的水闸。在水利工程中,挡潮闸闸墩混凝土体积一般都比较大,属于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大,自身导热性很差,水泥水化产生的热量很难散失,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弹性模量不断提高,对混凝土内部降温收缩的约束越来越大,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这种拉应力时,混凝土便开始出现温度裂缝。温度裂缝的大体积混凝土面临的主要质量问题之一。带缝工作的闸墩混凝土结构整体性差,大大影响了建筑物的承载能力、耐久性以及抗渗能力,不仅影响了建筑物的外观、使用寿命,严重时还会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水闸闸墩裂缝非常常见,裂缝给水闸的耐久性和安全运行造成威胁。因此,有必要针对水利工程中挡潮闸闸墩大体积混凝土防裂进行一些措施和操作方法的指导,以期减少施工中温度裂缝的产生。而目前,对于水闸闸墩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效果并不理想,不能很好的满足工程的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挡潮闸闸墩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挡潮闸闸墩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浇筑闸墩墩体;

s2:利用所述闸墩的模具对所述墩体进行保温养护,在所述闸墩顶部铺设柔性透水保温层,并在所述墩体的顶部进行滴水养护;

s3:设定时间后对所述闸墩拆模,并在所述墩体的侧表面喷洒养护剂,设置侧面保温层。

所述浇筑闸墩墩体的开始时间,与底板浇筑完毕的间隔时间小于15天。一般情况下,闸墩裂缝首先产生于闸墩底部,随着时间延长,裂缝逐渐向上发展。经研究发现,施工时底板与闸墩浇筑间隔时间越长越容易开裂。本申请将闸墩浇筑与基础底板的浇筑时间的间歇期控制在15d以内,可以减小底板对闸墩约束,从而减少裂缝的产生。

在闸墩混凝土浇筑结束后,闸墩侧面继续采用钢模保温养护,所述柔性透水保温层包括湿润土工布。

闸墩混凝土拆模前,保证闸墩表面与混凝土内部的温差控制在13℃内,拆模时闸墩表层温度与外界气温的温差控制在6℃内,在午后高温时段完成闸墩的拆模工作。

当所述设定时间达到46-50h后,对所述闸墩进行拆模。

拆模后,及时对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并用土工膜覆盖。

所述侧面保温层包括在闸门槽内及其两侧1-1.5m范围内贴附的塑料泡沫保温板,和贴附于墩体侧面其他部位的土工布,所述闸墩的外表面覆盖土工膜。

所述侧面保温层的外表面,设有用以固定侧面保温层的胶带和/或松紧带,对所述墩体定期浇水养护,使所述土工布持续保持湿润至少14d。

在进行定期浇水养护的同时,继续利用布设的滴灌进行滴水养护,做好从闸墩顶部向土工布内滴水养护工作,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建议尽量延长保温时间,滴水或流水养护时间不得低于28d。

在闸墩上、中、下部分别预设测温仪;拆模后,每2小时观测并记录温度变化,当内外温差大于设定温差时,调整降温措施。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挡潮闸闸墩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闸墩墩体;

柔性透水保温层,设于所述闸墩墩体的顶部;

滴灌装置,设于所述柔性透水保温层上,用于通过所述柔性透水保温层对所述墩体进行滴水养护;

侧面保温装置,设于所述墩体的侧面,用以对所述墩体的侧面起到保温保湿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柔性透水保温层包括湿润土工布;

所述侧面保温装置,包括未拆卸的侧面模具或侧面保温层;

所述侧面保温层包括在闸门槽内及其两侧1-1.5m范围内贴附的塑料泡沫保温板,和贴附于墩体侧面其他部位的土工布,所述闸墩的外表面覆盖土工膜;所述侧面保温层的外表面,设有用以固定侧面保温层的胶带和/或松紧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挡潮闸闸墩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方法,克服了传统施工中的技术偏见,对浇筑完毕的底板混凝土的表面采取蓄热保湿保温的措施,减少混凝土表面热量和水分的散发,并且选择在采取保温养护措施后,再对混凝土进行拆模,而模具的本身也可以对混凝土的侧面起到很好的保温保湿作用。此外,本申请的研究发现,水利工程中基础底板混凝土出现裂缝的主要典型时段一般在浇筑混凝土的3-5天之内,本申请的闸墩混凝土保温养护方法针对这一时段,通过上述技术手段相互配合的综合设计,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内外温差以及干缩裂缝的现象,从而可减少30%的闸墩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出现,起到显著的防缝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保温养护装置的侧视图;

其中,1、闸墩,2、柔性透水保温层,3、滴灌装置,4、侧面保温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通常在此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d表示单位“天”。

如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水利水电工程中基础底板的混凝土裂缝不仅破坏了结构整体性,也大大影响了底板的耐久性和安全性。传统的施工中,在浇筑混凝土之后,普遍采取使混凝土表面裸露的方式来散热降温,以期望避免混凝土温度升高,减少由温度应力所造成的裂缝。但是这种方式并未考虑到混凝土内外温差和干缩裂缝的情况。因此,有必要针对水利工程中挡潮闸闸墩大体积混凝土防裂进行一些措施和操作方法的指导,以期减少施工中温度裂缝的产生。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挡潮闸闸墩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操作方法:利用模具对闸墩进行保温养护,在闸墩顶部铺设柔性透水保温层,并在墩体顶部进行滴水养护;设定时间后对闸墩拆模,并在墩体侧表面喷洒养护剂,设置侧面保温层。在闸墩上、中、下部分别预设测温仪,及时检测温度变化。

当闸墩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在闸墩1的侧面采用钢模保温养护,在闸墩顶部铺设柔性透水保温层2,通常为湿润土工布。

对于闸墩混凝土,在拆模前,必须保证表面与混凝土内部的温差控制在13℃内,拆模时闸墩表层温度与外界气温的温差控制在6℃内,在午后高温时段完成闸墩的拆模工作。

闸墩混凝土拆模时间设定为2d,拆模后,及时对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用土工膜覆盖保温,避免昼夜温差导致闸墩表面裂缝产生

闸墩拆模后,在闸墩侧面铺设侧面保温层4:在散热面大的闸门槽内及其两侧1m范围内贴塑料泡沫保温板,其余部位用湿润土工布缠绕,外表面覆盖土工膜,土工膜外部用宽胶带或宽松紧带缠绕,定期浇水养护,保持内层土工布湿润至少保持14d。

闸墩混凝土在进行定期浇水养护的同时,在闸墩的顶部布设滴灌装置3对闸墩进行滴水养护,做好从闸墩顶部向土工布内滴水养护工作,在不影响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建议尽量延长保温时间,滴水或流水养护时间不得低于28d。拆模后,在闸墩上、中、下部分别预设测温仪,每2小时观测一次,及时记录温度变化,当内外温差出现剧烈变化时,及时调整降温措施。

应用上述操作方法实现控制挡潮闸闸墩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变化,操作方法包括以下几步:

1)进行闸墩混凝土的浇筑;

2)浇筑结束后,侧面采用钢模保温养护,顶部覆盖湿润土工布,并布设滴灌进行滴水养护;

3)2d后,在保证一定的混凝土表面与内部的温差、表层温度与外界气温的温差的前提下,在午后高温时段进行拆模;

4)在闸墩上、中、下部分别预设测温仪,每2小时观测一次

5)拆模后,及时对混凝土表面喷洒养护剂,用土工膜覆盖保温,并且闸门槽内及其两侧内贴塑料泡沫,其余部位用湿土工布缠绕,外表面覆盖土工膜,土工膜外部用宽胶带或宽松紧带缠绕进行保温。

6)在进行定期浇水养护的同时,布设滴灌进行滴水养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挡潮闸闸墩大体积混凝土保温养护操作方法,解决了闸墩容易开裂的技术难题,提高了闸墩的耐久性,有利于水闸的安全运行。在原来的施工技术中,往往针对闸墩的表面采取自然养护的方法,即带模板浇水养护至拆模及规定龄期,本发明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本申请实施例在闸墩顶部铺设柔性透水保温层,柔性保温层在保证透水的情况下,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并对拆模温度、拆模时间细化,贴塑料泡沫保温板、缠绕湿润土工布进一步补充了拆模后的保温养护方法,并在进行定期浇水养护的同时,布设滴灌进行滴水养护,是本申请实施例保温养护工作的双重保障。在闸墩表面预设测温仪,不间断地进行跟踪观测,当内外温差出现剧烈变化时,方便及时调整降温措施。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