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潜浮的组合式活动堤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13847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移动潜浮的组合式活动堤坝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移动堤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潜浮的组合式活动堤坝。



背景技术:

目前江、河在山川之外的水道及流向,均由堤坝的疏导与控制来实现,而堤坝的坝体多为土质结构,正常情况下坝基浸泡在河水中任由缓缓的水流慢慢地冲刷它,水流在源源不断流淌的过程中时而向左时而向右的冲刷使河床中的河道经常改变方向,致使许多处坝基出现掏空、凹陷情况,而人们并不所知,这将可能造成险情;另外堤坝多为弯曲形,遇到较大、特大的洪水泛滥,堤坝的拐角处将经受湍急的带旋涡的水流河巨浪的冲击,因而,土质堤坝很容易出现险情,并时有决堤的情况发生。堤坝的加固目前仍然采用传统的堤面加高、堤外打桩或砌石护堤的方法,堵决口时主要依靠人力与沙袋解决问题,由于洪水流速大,打桩不容易,造成大部分的沙袋和石笼被冲走,有时迫不得已采用沉船的方法,进行堵水,这造成许多人力、物力、财力消耗严重的问题,给江河堤坝的安全使用与管理带来许多的风险和不便,同时给沿岸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和损失。

针对这种情况人们致力研究护堤及堵决口地方法和装置,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342019y;专利号为98234991.2)公开了一种“抗洪护堤急救坝”,它由袋体和与袋体连接的锚组成,使用时,将袋体内装满水,封闭后用锚固定,形成一个急救水坝,可以起到暂时护堤和阻挡洪水从决口处流出的作用,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陷:袋体容易破损,另外单靠锚固定,不稳定,不能解决决口较大并且洪水流速较高的情况,只能暂时堵决口。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245236a;申请号为98112593.x)公开了一种“活动挡水蓄水墙”,它由各侧面围成一个内部以蓄水的密闭空腔,空腔内在迎水面和背水面及顶面间以缆绳牵引加固,并在迎水面或顶面开设有连通空腔的进排水口,在底面周缘以定位桩将墙体与地面固接。该技术可以做成抗洪抗旱长堤(子堤),解决了采用砂石土筑坝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难题,但是它也存在一些缺陷:能够预防洪涝灾害,加固或维修堤坝,不能用于突发性的堤坝决口,因为它需要打桩固定,空腔进水麻烦,并且采用柔性材料,容易破损,影响堵口进度。现有的活动堤坝在使用时,不便于组合,且使用中不具有缓冲效果,容易造成潜浮块的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移动潜浮的组合式活动堤坝。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移动潜浮的组合式活动堤坝,包括第一潜浮块和第二潜浮块,所述第二潜浮块靠近第一潜浮块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板,活动板的一侧延伸至放置槽外,且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所述第一潜浮块靠近第二潜浮块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固定槽,两个固定块分别活动安装在两个固定槽内,所述固定槽内设有固定安装固定块的固定机构,所述放置槽远离第一潜浮块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滑动凹槽,所述滑动凹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滑动杆的顶端延伸至滑动凹槽外,且固定安装在活动板上,两个滑动凹槽之间设有开设在第二潜浮块上的空腔,所述空腔靠近放置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滑动安装有第一缓冲杆,第一缓冲杆的两端均延伸至通孔外,第一缓冲杆位于放置槽内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活动板上,所述第一缓冲杆远离活动板的一端延伸至空腔内,且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缓冲杆,第二缓冲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凹槽外,且固定安装在空腔远离放置槽的一侧内壁上,所述第一凹槽靠近活动板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与第二缓冲杆位于第一凹槽内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缓冲杆位于空腔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套接在第二缓冲杆上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远离第一缓冲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空腔远离放置槽的一侧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滑槽外,且固定安装在第二缓冲杆上。

优选地,所述滑动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第二滑块的一侧延伸至第二滑槽外,且固定安装在滑动杆上,滑动凹槽远离第一潜浮块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与滑动杆位于滑动凹槽内的一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空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杆,活动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凹槽外,且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分别远离两个活动杆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一缓冲杆位于空腔内一端的两侧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三滑槽,第三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滑块,第三滑块的一侧延伸至第三滑槽外,且固定安装在活动杆上。

优选地,两个第二凹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四弹簧,两个第四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活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上,活动杆位于第二凹槽外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套接在活动杆上的第五弹簧,第五弹簧与空腔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开设在第一潜浮块上的安装槽,安装槽靠近固定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动孔,滑动孔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定位杆的两端均延伸至滑动孔外,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位于固定槽内的定位孔,固定槽远离滑动孔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杆位于固定槽内的一端贯穿定位孔并延伸至定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滑动孔一侧设有l型滑槽,且l形滑槽开设在第一潜浮块的一侧上,l形滑槽与滑动孔相连通,所述l形滑槽内滑动安装有l形滑杆,且l形滑杆的两端均延伸至l形滑槽外,定位杆开机l形滑槽的一侧开设有位于滑动孔内的限位槽,所述l形滑杆位于滑动孔内的一端滑动安装在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l形滑槽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四滑槽,所述第四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四滑块,第四滑块的一侧延伸至第四滑槽外,且固定安装在l形滑杆上。

优选的,所述l形滑杆远离滑动孔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远离l形滑杆的一端固定安装在l形滑槽远离滑动孔的一侧内壁上。

本发明中,所述一种可移动潜浮的组合式活动堤坝,通过放置槽、活动板、空腔、滑动凹槽、滑动杆、第三弹簧、第二滑槽、第二滑块配合使用,活动板受到挤压力,活动板带动滑动杆在滑动凹槽内滑动,滑动杆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内滑动,且滑动杆挤压第三弹簧,能够便于对活动板进行缓冲,通过通孔、第一缓冲杆、第一凹槽、第二缓冲杆、第一弹簧、第一滑槽、第一滑块、第二弹簧、第二凹槽、活动杆、连接杆、第四弹簧、第三滑槽、第三滑块、第五弹簧配合使用,活动板挤压第一缓冲杆,第一缓冲杆在通孔内滑动,且第一缓冲杆带动第二缓冲杆在第一凹槽内滑动,第二缓冲杆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滑动,第一缓冲杆和第二缓冲杆挤压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同时,第一缓冲杆移动时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带动活动杆在第二凹槽内滑动,活动杆带动第三滑块在第三滑槽内滑动,活动杆挤压第四弹簧和第五弹簧,能够便于对活动板进一步进行缓冲,通过安装槽、滑动孔、定位杆、定位槽、l形滑槽、l形滑杆配合使用,将固定块放入到固定槽内,移动定位杆,定位杆在滑动孔内滑动,且定位杆贯穿定位孔并延伸至垫槽内,移动l形滑杆,l形滑杆移动到限位槽内,能够便于稳固安装第一潜浮块和第二潜浮块,本发明能够便于稳固安装第一潜浮块和第二潜浮块,同时,能够便于对第一潜浮块和第二潜浮块之间进行缓冲,防止因碰撞造成浮块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移动潜浮的组合式活动堤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移动潜浮的组合式活动堤坝的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移动潜浮的组合式活动堤坝的图1中b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移动潜浮的组合式活动堤坝的图1中c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移动潜浮的组合式活动堤坝的图4中c1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潜浮块、2-第二潜浮块、3-固定槽、4-固定块、5-放置槽、6-活动板、7-空腔、8-滑动凹槽、9-滑动杆、10-第三弹簧、11-第二滑槽、12-第二滑块、13-通孔、14-第一缓冲杆、15-第一凹槽、16-第二缓冲杆、17-第一弹簧、18-第一滑槽、19-第一滑块、20-第二弹簧、21-第二凹槽、22-活动杆、23-连接杆、24-第四弹簧、25-第三滑槽、26-第三滑块、27-第五弹簧、28-安装槽、29-滑动孔、30-定位杆、31-定位槽、32-l形滑槽、33-l形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参照图1-5,一种可移动潜浮的组合式活动堤坝,包括第一潜浮块1和第二潜浮块2,第二潜浮块2靠近第一潜浮块1的一侧开设有放置槽5,放置槽5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板6,活动板6的一侧延伸至放置槽5外,且固定安装有两个固定块4,第一潜浮块1靠近第二潜浮块2的一侧开设有两个固定槽3,两个固定块4分别活动安装在两个固定槽3内,固定槽3内设有固定安装固定块4的固定机构,放置槽5远离第一潜浮块1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两个滑动凹槽8,滑动凹槽8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杆9,滑动杆9的顶端延伸至滑动凹槽8外,且固定安装在活动板6上,两个滑动凹槽8之间设有开设在第二潜浮块2上的空腔7,空腔7靠近放置槽5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通孔13,通孔13内滑动安装有第一缓冲杆14,第一缓冲杆14的两端均延伸至通孔13外,第一缓冲杆14位于放置槽5内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活动板6上,第一缓冲杆14远离活动板6的一端延伸至空腔7内,且开设有第一凹槽15,第一凹槽15内滑动安装有第二缓冲杆16,第二缓冲杆16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凹槽15外,且固定安装在空腔7远离放置槽5的一侧内壁上,第一凹槽15靠近活动板6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17,第一弹簧17与第二缓冲杆16位于第一凹槽15内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缓冲杆14位于空腔7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套接在第二缓冲杆16上的第二弹簧20,第二弹簧20远离第一缓冲杆14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空腔7远离放置槽5的一侧内壁上。通过放置槽5、活动板6、空腔7、滑动凹槽8、滑动杆9、第三弹簧10、第二滑槽11、第二滑块12配合使用,活动板6受到挤压力,活动板6带动滑动杆9在滑动凹槽8内滑动,滑动杆9带动第二滑块12在第二滑槽11内滑动,且滑动杆9挤压第三弹簧10,能够便于对活动板6进行缓冲,通过通孔13、第一缓冲杆14、第一凹槽15、第二缓冲杆16、第一弹簧17、第一滑槽18、第一滑块19、第二弹簧20、第二凹槽21、活动杆22、连接杆23、第四弹簧24、第三滑槽25、第三滑块26、第五弹簧27配合使用,活动板6挤压第一缓冲杆14,第一缓冲杆14在通孔13内滑动,且第一缓冲杆14带动第二缓冲杆16在第一凹槽15内滑动,第二缓冲杆16带动第一滑块19在第一滑槽18内滑动,第一缓冲杆14和第二缓冲杆16挤压第一弹簧17和第二弹簧20,同时,第一缓冲杆14移动时带动连接杆23移动,连接杆23带动活动杆22在第二凹槽21内滑动,活动杆22带动第三滑块26在第三滑槽25内滑动,活动杆22挤压第四弹簧24和第五弹簧27,能够便于对活动板6进一步进行缓冲,通过安装槽28、滑动孔29、定位杆30、定位槽31、l形滑槽32、l形滑杆33配合使用,将固定块4放入到固定槽3内,移动定位杆30,定位杆30在滑动孔29内滑动,且定位杆30贯穿定位孔并延伸至垫槽31内,移动l形滑杆33,l形滑杆33移动到限位槽内,能够便于稳固安装第一潜浮块1和第二潜浮块2,本发明能够便于稳固安装第一潜浮块1和第二潜浮块2,同时,能够便于对第一潜浮块1和第二潜浮块2之间进行缓冲,防止因碰撞造成浮块损坏。

第一凹槽15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8,第一滑槽18内滑动安装有第一滑块19,第一滑块19的一侧延伸至第一滑槽18外,且固定安装在第二缓冲杆16上,滑动凹槽8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1,第二滑槽11内滑动安装有第二滑块12,第二滑块12的一侧延伸至第二滑槽11外,且固定安装在滑动杆9上,滑动凹槽8远离第一潜浮块1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三弹簧10,第三弹簧10与滑动杆9位于滑动凹槽8内的一端固定连接,空腔7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21,第二凹槽21内滑动安装有活动杆22,活动杆22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凹槽21外,且通过铰链转动安装有连接杆23,两个连接杆23分别远离两个活动杆22的一端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一缓冲杆14位于空腔7内一端的两侧上,第二凹槽21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三滑槽25,第三滑槽25内滑动安装有第三滑块26,第三滑块26的一侧延伸至第三滑槽25外,且固定安装在活动杆22上,两个第二凹槽21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第四弹簧24,两个第四弹簧2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活动杆22相互远离的一端上,活动杆22位于第二凹槽21外的一端上固定安装有套接在活动杆22上的第五弹簧27,第五弹簧27与空腔7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机构包括开设在第一潜浮块1上的安装槽28,安装槽28靠近固定槽3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滑动孔29,滑动孔29内滑动安装有定位杆30,定位杆30的两端均延伸至滑动孔29外,固定块4上开设有位于固定槽3内的定位孔,固定槽3远离滑动孔29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31,定位杆30位于固定槽3内的一端贯穿定位孔并延伸至定位槽31内,滑动孔29一侧设有l型滑槽32,且l形滑槽32开设在第一潜浮块1的一侧上,l形滑槽32与滑动孔29相连通,l形滑槽32内滑动安装有l形滑杆33,且l形滑杆33的两端均延伸至l形滑槽32外,定位杆30开机l形滑槽32的一侧开设有位于滑动孔29内的限位槽,l形滑杆33位于滑动孔29内的一端滑动安装在限位槽内,l形滑槽3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第四滑槽,第四滑槽内滑动安装有第四滑块,第四滑块的一侧延伸至第四滑槽外,且固定安装在l形滑杆33上,l形滑杆33远离滑动孔2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挤压弹簧,挤压弹簧远离l形滑杆3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l形滑槽32远离滑动孔29的一侧内壁上。通过放置槽5、活动板6、空腔7、滑动凹槽8、滑动杆9、第三弹簧10、第二滑槽11、第二滑块12配合使用,活动板6受到挤压力,活动板6带动滑动杆9在滑动凹槽8内滑动,滑动杆9带动第二滑块12在第二滑槽11内滑动,且滑动杆9挤压第三弹簧10,能够便于对活动板6进行缓冲,通过通孔13、第一缓冲杆14、第一凹槽15、第二缓冲杆16、第一弹簧17、第一滑槽18、第一滑块19、第二弹簧20、第二凹槽21、活动杆22、连接杆23、第四弹簧24、第三滑槽25、第三滑块26、第五弹簧27配合使用,活动板6挤压第一缓冲杆14,第一缓冲杆14在通孔13内滑动,且第一缓冲杆14带动第二缓冲杆16在第一凹槽15内滑动,第二缓冲杆16带动第一滑块19在第一滑槽18内滑动,第一缓冲杆14和第二缓冲杆16挤压第一弹簧17和第二弹簧20,同时,第一缓冲杆14移动时带动连接杆23移动,连接杆23带动活动杆22在第二凹槽21内滑动,活动杆22带动第三滑块26在第三滑槽25内滑动,活动杆22挤压第四弹簧24和第五弹簧27,能够便于对活动板6进一步进行缓冲,通过安装槽28、滑动孔29、定位杆30、定位槽31、l形滑槽32、l形滑杆33配合使用,将固定块4放入到固定槽3内,移动定位杆30,定位杆30在滑动孔29内滑动,且定位杆30贯穿定位孔并延伸至垫槽31内,移动l形滑杆33,l形滑杆33移动到限位槽内,能够便于稳固安装第一潜浮块1和第二潜浮块2,本发明能够便于稳固安装第一潜浮块1和第二潜浮块2,同时,能够便于对第一潜浮块1和第二潜浮块2之间进行缓冲,防止因碰撞造成浮块损坏。

本发明:将固定块4放入到固定槽3内,移动定位杆30,定位杆30在滑动孔29内滑动,且定位杆30贯穿定位孔并延伸至垫槽31内,移动l形滑杆33,l形滑杆33移动到限位槽内,达到便于稳固安装第一潜浮块1和第二潜浮块2的目的;活动板6受到挤压力,活动板6带动滑动杆9在滑动凹槽8内滑动,滑动杆9带动第二滑块12在第二滑槽11内滑动,且滑动杆9挤压第三弹簧10,达到便于对活动板6进行缓冲的目的,活动板6挤压第一缓冲杆14,第一缓冲杆14在通孔13内滑动,且第一缓冲杆14带动第二缓冲杆16在第一凹槽15内滑动,第二缓冲杆16带动第一滑块19在第一滑槽18内滑动,第一缓冲杆14和第二缓冲杆16挤压第一弹簧17和第二弹簧20,同时,第一缓冲杆14移动时带动连接杆23移动,连接杆23带动活动杆22在第二凹槽21内滑动,活动杆22带动第三滑块26在第三滑槽25内滑动,活动杆22挤压第四弹簧24和第五弹簧27,达到便于对活动板6进一步进行缓冲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