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控下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65461发布日期:2018-06-01 19:32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控下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下水器,特别是一种电控下水器。



背景技术:

一般水槽的底部嵌装有下水器,一方面为了密封水槽槽体,便于在水槽槽体内蓄水,另一方面为了连通水槽槽体与下水管道之间的通道,当水槽槽体内的水体受到污染(清洗果蔬或者清洗餐具所遗留的水体)时,需要手动开启下水器,才能将水槽槽体内的水体排入下水管道内,但是这样的操作,需要用户将手伸入水中进行拔出或者插入操作,尤其是在冬天或者水槽内的水体较为肮脏的情况下,操作非常不便利。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在用户的手不进入水体的状况下,能够连通水槽与下水管道之间的通道,并达到排水效果的下水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在用户的手不进入水体的状况下,能够连通水槽与下水管道之间的通道,并达到排水效果的下水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控下水器,包括:安装于水槽槽体底部的壳体,且在壳体内设置有一个抬升机构;电磁阀,一端通过拉锁与抬升机构相连,电磁阀的另一端与一个控制机构电连接,其中,控制机构安装于水槽槽体上,通过控制机构驱动电磁阀动作,实现拉锁的提拉与松离,进而实现抬升机构的上升与下降。

在上述的一种电控下水器中,控制机构包括安装于水槽槽体上表面的信号发送模块,和安装于水槽槽体下表面的信号接收模块,以及给信号发送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供电的电源模块。

在上述的一种电控下水器中,抬升机构包括活动连接于壳体上的拔叉,且拔叉的一端与拉锁相连,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插入塞头,其中,插入塞头的一端与安装在壳体中的内胆活动嵌套,插入塞头的另一端与拔叉配合使用。

在上述的一种电控下水器中,与拉锁相连一端的拔叉设置有一个开合部。

在上述的一种电控下水器中,开合部上设置有一个圆孔,与拉锁的球状端部相匹配,其中,该圆孔由两个半圆形圆弧拼接形成。

在上述的一种电控下水器中,插入塞头活动嵌套于内胆的底部,其中,内胆底部的中心向下凹陷,形成凹腔,且嵌装于该凹腔内的插入塞头端面与内胆底部表面相平齐。

在上述的一种电控下水器中,凹腔与插入塞头之间为楔形配合。

在上述的一种电控下水器中,内胆中嵌套有一个用以收集食物残渣或者果蔬残渣的滤器篮,其中,在滤器篮的开口端嵌装有一个支盖体。

在上述的一种电控下水器中,壳体、内胆、滤器篮以及支盖体之间形成由外而内的逐级嵌套连接。

在上述的一种电控下水器中,嵌装于凹腔一端的插入塞头端面呈弧形,与滤器篮底面的弧形相匹配。

在上述的一种电控下水器中,拔叉上开合部的升降方向和插入塞头的升降方向与滤器篮的轴线相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控下水器,通过控制机构发送指令,驱动电磁阀动作,实现抬升机构的上升与下降,进而实现水槽槽体与下水管道之间的导通与堵塞,使得用户的手在不进入水体的状况下,能够达到排水效果,操作方便、可靠;另外,电磁阀独立于壳体之外,使得电磁阀处于干燥的环境中,提高电磁阀工作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电控下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电控下水器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电控下水器的使用状态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电控下水器另一视角的使用状态图。

图中,100、水槽槽体;200、壳体;210、内胆;211、凹腔;220、滤器篮;230、支盖体;231、拉杆球面螺帽;240、环形密封圈;250、紧固螺母;300、抬升机构;310、拔叉;311、开合部;320、插入塞头;321、垫圈;400、电磁阀;500、拉锁;600、控制机构;610、信号发送模块;620、信号接收模块;630、电源模块;640、触碰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控下水器,包括:安装于水槽槽体100底部的壳体200,且在壳体200内设置有一个抬升机构300;电磁阀400,一端通过拉锁500(优选为钢丝拉绳)与抬升机构300相连,电磁阀400的另一端与一个控制机构600电连接,其中,控制机构600安装于水槽槽体100上,通过控制机构600驱动电磁阀400动作(收缩与拉伸),实现拉锁500的提拉与松离,进而实现抬升机构300的上升与下降。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电控下水器,通过控制机构600发送指令,驱动电磁阀400动作,实现抬升机构300的上升与下降,进而实现水槽槽体100与下水管道之间的导通与堵塞,使得用户的手在不进入水体的状况下,能够达到排水效果,操作方便、可靠;另外,电磁阀400独立于壳体200之外,使得电磁阀400处于干燥的环境中,提高电磁阀400工作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控制机构600包括安装于水槽槽体100上表面的信号发送模块610,和安装于水槽槽体100下表面的信号接收模块620,以及给信号发送模块610和信号接收模块620供电的电源模块630,优选地,信号发送模块610与信号接收模块620之间均采用无线信号传递,其中,信号发送模块610发送无线信号,信号接收模块620接收无线信号,而后发送指令给电磁阀400,使得电磁阀400通电或者断电,从而实现拉锁500的提拉或者松离,进而实现抬升机构300的开启或者关闭。

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水槽槽体100的上表面设置有一个触碰开关640,点击触碰开关640,通过信号发送模块610产生无线信号,并将该无线信号发送给信号接收模块620,当信号接收模块620接收该无线信号后,控制电磁阀400的通电或者断电,从而实现拉锁500的提拉或者松离,进而实现抬升机构300的开启或者关闭,从本实施例中可知,用户只需按压触碰开关640,即可实现抬升机构300的开启或者关闭,进而连通或者断开水槽槽体100与下水管道之间的通道,避免用户伸手去开启下水器或者关闭下水器,方便用户操作。

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抬升机构300包括活动连接于壳体200上的拔叉310,且拔叉310的一端与拉锁500相连,和安装在壳体200内的插入塞头320,其中,插入塞头320的一端与安装在壳体200中的内胆210活动嵌套,插入塞头320的另一端与拔叉310配合使用。当拉锁500被提拉时,拔叉310绕壳体200的连接部旋转,从而触碰插入塞头320,并将插入塞头320向上顶起,从而连通内胆210与下水管道之间的通道,即连通水槽槽体100与下水管道之间的通道,进而将水槽槽体100内的水体排入下水管道中;当拉锁500被松离时,拔叉310再次绕壳体200的连接部旋转,从而脱离与插入塞头320之间的触碰,即解除拔叉310对于插入塞头320的支撑,使得插入塞头320自动回落,从而堵塞内胆210与下水管道之间的通道,即堵塞水槽槽体100与下水管道之间的通道,实现水槽槽体100内的蓄水。本实施例中,通过拉锁500、拔叉310以及插入塞头320之间的联动作用实现内胆210与下水管道之间的连通与堵塞,方便可靠,而且相互之间的动作传递均通过纯机械结构完成,可靠性较高,另外,拔叉310、插入塞头320的结构较为简单,装配方便,不易出现动作误差,即抬升机构300的可靠性较高。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与拉锁500相连一端的拔叉310设置有一个开合部311,当拉锁500被提拉时,开合部311自动闭合,并锁住拉锁500,使得拔叉310在旋转过程中,拉锁500与拔叉310之间的连接不脱离;当拉锁500被松离时,开合部311自动张开,解除拔叉310对于拉锁500的束缚,但此时与拔叉310相连一端的拉锁500仍处于开合部311内,可在开合部311内自动旋转或者移动,但不脱离开合部311,从而直接提高拉锁500与拔叉310之间的连接可靠性,进而间接提高拔叉310对于插入塞头320触碰时的可靠性。进一步优选地,开合部311上设置有一个圆孔,与拉锁500的球状端部相匹配,其中,该圆孔由两个半圆形圆弧拼接形成,当拉锁500被提拉时,两个半圆形圆弧拼接形成一个整圆(圆孔),将拉锁500的一端锁在该圆孔内;当拉锁500被松离时,两个半圆形圆弧分离,但两个半圆形圆弧之间的缝隙小于拉锁500端部的直径,从而使得拉锁500端部无法逃离(脱离)开合部311,进而使得拉锁500与拔叉310反复运行时,不需要间断的嵌套与脱离,提高拉锁500与拔叉310之间的动作传递的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插入塞头320活动嵌套于内胆210的底部,其中,内胆210底部的中心向下凹陷,形成凹腔211,使得嵌装于该凹腔211内的插入塞头320端面与内胆210底部表面相平齐。进一步优选地,凹腔211与插入塞头320之间为楔形配合,实现插入塞头320的单向移动,避免插入塞头320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与凹腔211底部相贴合,不利于插入塞头320的上升或下降。进一步优选地,凹腔211的截面呈圆台状结构设置,其中,凹腔211大端尺寸的开口方向朝向内胆210容腔,凹腔211小端尺寸的开口方向朝向拔叉310;与凹腔211嵌套一端的插入塞头320的截面大致呈圆台状,其中,插入塞头320大端尺寸的开口方向朝向内胆210容腔,插入塞头320小端尺寸的开口方向朝向拔叉310,从而实现凹腔211内壁与插入塞头320外壁之间的紧密贴合(面与面的接触),使得水槽槽体100内进行蓄水时,避免内胆210与插入塞头320之间发生漏水现象,提高内胆210与插入塞头320之间的密封性。进一步优选地,插入塞头320呈回转体状结构设置,其中,沿插入塞头320的轴线方向设置有一个用以嵌装垫圈321的环形凹槽,进一步提高插入塞头320与凹腔211之间的密封性。

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内胆210中嵌套有一个用以收集食物残渣或者果蔬残渣的滤器篮220,即通过滤器篮220将水槽槽体100排水时进行过滤,将食物残渣以及果蔬残渣收集在滤器篮220中,避免其进入下水管道,而导致下水管道的堵塞,其中,在滤器篮220的开口端嵌装有一个支盖体230,一方面与滤器篮220之间形成两级过滤,另一方面在排水时,避免进入滤器篮220中的食物残渣或者果蔬残渣在水体的冲击下返回水槽槽体100内,形成二次污染。进一步优选地,壳体200、内胆210、滤器篮220以及支盖体230之间形成由外而内的逐级嵌套连接,便于组装,另外,相邻两层级之间存有间隙,即通过每层部件开口端处的环形边缘得以实现,即内层部件嵌套并搁置于外侧部件上,即内胆210嵌套搁置于壳体200上,滤器篮220嵌套搁置于内胆210上,支盖体230嵌套搁置于滤器篮220上,实现层层逐级嵌套搁置。进一步优选地,壳体200与内胆210之间设置有一个环形密封圈240,优选为O型圈,避免水槽槽体100内的水滴直接落入壳体200的内腔中,造成细菌的滋生,污染在水槽槽体100内清洗时的果蔬等食物。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嵌装于凹腔211一端的插入塞头320端面呈弧形,与滤器篮220底面的弧形相匹配,当插入塞头320被拔叉310顶起时,使得插入塞头320的端面能够与滤器篮220底部端面紧密贴合,保证顶起状态下的插入塞头320不发生相对晃动,进而使得插入塞头320在回落时,能够直线下移,精确嵌入凹腔211内而不发生偏移,一方面提高抬升机构300运行的可靠性,另一方面提高插入塞头320回落时,与内胆210之间的密封性,实现水槽槽体100能够快速蓄水。进一步优选地,拔叉310上开合部311的升降方向和插入塞头320的升降方向与滤器篮220(呈回转体状结构设置)的轴线相重合,提高抬升机构300运行的可靠性以及插入塞头320与内胆210之间的密封性。

进一步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在支盖体230上可拆卸连接有一个拉杆球面螺帽231,便于提拉支盖体230。

优选地,如图1至图4所示,靠近水槽槽体100一端的壳体200上设置有外螺纹,当壳体200嵌装于水槽槽体100的底部时,通过紧固螺母250将壳体200固定于水槽槽体100的底部,保证抬升机构300运行的可靠性。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