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箱进水及水满自停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0386阅读:276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箱进水及水满自停装置,是水箱的辅助部件。



背景技术:

传统的水箱设有进水装置和放水装置,在水箱壁上需要开设进水管孔和放水管孔,开孔多,水箱的使用寿命短,并且当水箱的水满时不能自动停止进水。现有的带有水满自停装置的水箱结构较复杂,必须依靠专门的进水装置,不间断供水,使水箱内的水始终保持设定的高度,不便将水箱内的水一次用尽后再向水箱内注满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具有进水、放水及水满自停功能的水箱进水及水满自停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箱进水及水满自停装置,包括进出水管、滑块、拉杆、浮球、单向阀和拉线,在进出水管上部的外部设有滑块,在进出水管上部的内部设有单向阀,拉杆的下部固定在滑块的两侧,浮球通过拉线与拉杆相连接。

所述进出水管为圆柱形管,竖直固定在水箱的底部,在进出水管的上部设有数个进水孔,可快速向水箱内供水。

所述单向阀只能向下开启,在进出水管向水箱进水时,单向阀处于闭合状态,在进出水管停止向水箱进水后,在水箱内水的压力下,单向阀的一端向下运动,单向阀处于开启状态,使水箱内的水从进出水管的上口进入进出水管,再从进出水管的下口流出,使进出水管具有进水、放水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安装方便,具有进水、放水及水满自停功能,减少水箱的开孔数量,延长水箱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出水管、11下口、12进水孔、13上口、2滑块、3拉杆、4浮球、5单向阀、6拉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水箱进水及水满自停装置,包括进出水管(1)、滑块(2)、拉杆(3)、浮球(4)、单向阀(5)和拉线(6),进出水管(1)为圆柱形管,竖直固定在水箱的底部,在进出水管(1)的上部设有数个进水孔(12),可快速向水箱内供水。在进出水管(1)上部的外部设有滑块(2),在进出水管(1)上部的内部设有单向阀(5),单向阀(5)只能向下开启,在进出水管(1)向水箱进水时,单向阀(5)处于闭合状态,在进出水管(1)停止向水箱进水后,在水箱内水的压力下,单向阀(5)的一端向下运动,单向阀(5)处于开启状态,使水箱内的水从进出水管(1)的上口(13)进入进出水管(1),再从进出水管(1)的下口(11)流出,使进出水管(1)具有进水、放水的功能。拉杆(3)的下部固定在滑块(2)的两侧,浮球(4)通过拉线(6)与拉杆(3)相连接。

工作原理:向水箱供水时,水从进出水管(1)的下口(11)进入进出水管(1),在进水的压力下,单向阀(5)闭合,水从进出水管(1)上部的进水孔(12)流进水箱。浮球(4)随着水箱内水面的升高而生高,拉动滑块(2)向上运动,当水箱内的水注满时,浮球(4)上升到最大高度,滑块(2)将进水孔(12)封住,不再向水箱内进水。

放水时,取消供水,进出水管(1)内的压力降低,在水箱内水的压力下,单向阀(5)的一端向下运动,单向阀(5)处于开启状态,使水箱内的水从进出水管(1)的上口(13)进入进出水管(1),再从进出水管(1)的下口(11)流出,使进出水管(1)具有进水、放水的功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