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83194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雨水回收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资源回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雨水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雨水收集系统,是将雨水根据需求进行收集后,并经过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后达到符合设计使用标准的系统,现今多数由弃流过滤系统、蓄水系统、净化系统组成。

目前,公开号为CN20504590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雨水回收系统,它包括过滤筒、循环泵、净化件、蓄水池二和蓄水池一,所述蓄水池一用于储存雨水,所述过滤筒安装在蓄水池一内且过滤筒内部为空腔,所述过滤筒上具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过滤筒内具有过滤件且过滤件将滤筒分隔为上下相邻的两个腔体,上述进水口和出水口分别位于对应的腔体内,所述净化件上具有净化入口和净化出口,所述出水口和净化入口通过连接管一相联通,所述净化出口通过连接管二与蓄水池二相联通,上述循环泵位于连接管一中。

这种雨水回收系统可以净化雨水,且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另一种方案实现此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回收系统,其具有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雨水回收系统,包括雨水收集池、水处理设备、雨水清水池、上雨水井以及下雨水井,雨水收集池设置有第二提升泵,第二提升泵与水处理设备之间连接有雨水管,上雨水井通过第一集水管连接有第一提升泵,第一提升泵与雨水收集池之间连接有第二集水管,水处理设备与雨水清水池之间连接有清水管和臭氧管,水处理设备设有用于向用水设备进行供水的用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下雨时,通过上雨水井和雨水收集池对雨水进行收集,上雨水井中的雨水通过第一集水管进入到第一提升泵中,第一提升泵通过第二集水管将雨水输送至雨水收集池中,同时第二提升泵将雨水收集池中的雨水通过雨水管送至水处理设备中,水处理设备对雨水进行处理,一部分干净的水通过用水管送至用水设备,剩下的水通过清水管被送至雨水清水池中进行沉淀过滤等操作,同时水处理设备通过臭氧管向雨水清水池输送臭氧,从而对雨水清水池中的雨水进行消毒,消毒后的雨水再通过另一清水管被送至水处理设备中,同样通过用水管送至用水设备中,从而对收集的雨水进行消毒和净化,从而便于用水设备进行使用,使得整个雨水回收系统具有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的优点。

进一步设置:雨水收集池与水处理设备之间连接有空气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处理设备通过空气管向雨水收集池输送空气,从而将空气中的氧送至雨水收集池中的雨水中,使得其获得足够的溶解氧,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收集池内悬浮体的下沉,加强雨水收集池中雨水内有机物与微生物及溶解氧的接触,保证池内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条件下,对雨水中有机物进行更好的氧化分解作用。

进一步设置:空气管的数量设置为3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空气管在单位时间内向雨水收集池中输送的空气更多,从而使得雨水获得更多的溶解氧,使得雨水收集池内的雨水中存在的有机物更加高效快速地被氧化分解,从而使得雨水的水质得到提高。

进一步设置:水处理设备连接有污水井,水处理设备与污水井之间连接有排污管,污水井与雨水收集池之间连接有第三溢流管和放空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水处理设备对雨水进行处理时,需要对雨水进行排污处理,通过排污管将水处理设备中的污水更加便捷地排放到污水井中,同时通过第三溢流管和放空管将雨水收集池中的污水更加便捷地排放到污水井中,从而传输向用水管的水更加洁净,便于人们使用。

进一步设置:上雨水井与下雨水井之间连接有第一溢流管,第一提升泵与下雨水井之间连接有弃流管和第二溢流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上雨水井对雨水进行收集,且通过溢流管使得上雨水井保持一定的液位,从而将多余的液体迅速的排放至下雨水井中,使得上雨水井更加稳定的向第一提升泵中输送雨水,保证了整个雨水回收系统工作的效率和流畅性。

进一步设置:第二集水管设置为夹砂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夹砂管的结构特性,使得第二集水管在重量轻的同时还能保证很高的强度,从而保证了第二集水管的稳定性,且使得第二集水管更加便于传输,同时使得第二集水管的摩擦阻力更小,从而提高了第二集水管的传输能力。

进一步设置:清水管包括连接于雨水清水池和水处理设备之间的产水管和供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处理设备通过产水管将经初步处理过的水输送至雨水清水池中,雨水清水池同时通过供水管将雨水输送至水处理设备中进行再一次的处理,且在处理完后通过用水管输送至用水设备中,所以通过产水管和供水管完成雨水清水池与水处理设备之间的水循环,保证了雨水被处理地更加彻底,更加便于用水设备进行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空气管的数量设置为3条,不仅使得空气管在单位时间内向雨水收集池中输送的空气更多,从而使得雨水获得更多的溶解氧,使得雨水收集池内的雨水中存在的有机物更加高效快速地被氧化分解,从而使得雨水的水质得到提高,而且将3条空气管以一定距离设置,使得空气管可以向雨水收集池进行范围更广的空气传输,从而使得雨水收集池中大部分的雨水可以获得溶解氧,使得雨水得到更好的净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雨水回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雨水收集池与上雨水井之间的管路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雨水收集池与水处理设备之间的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水处理设备与雨水清水池之间的管路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雨水收集池;2、水处理设备;3、雨水清水池;4、上雨水井;5、下雨水井;6、污水井;7、第一提升泵;8、第二提升泵;9、清水管;91、供水管;92、产水管;10、第一集水管;11、第二集水管;12、第一溢流管;13、第二溢流管;14、第三溢流管;15、雨水管;16、臭氧管;17、用水管;18、空气管;19、排污管;20、放空管;21、弃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雨水回收系统,如图1至图2所示,包括雨水收集池1,雨水收集池1连接有第一提升泵7,且雨水收集池1与第一提升泵7之间连接有第二集水管11,第一提升泵7分别连接有上雨水井4和下雨水井5,且第一提升泵7与上雨水井4之间连接有第一集水管10,第一提升泵7与下雨水井5之间连接有第二溢流管13和弃流管21,同时上雨水井4与下雨水井5之间连接有第一溢流管12。

如图3所示,雨水收集池1内设置有第二提升泵8,第二提升泵8连接有水处理设备2,且第二提升泵8与水处理设备2之间连接有雨水管15,雨水收集池1还连接有污水井6,且雨水收集池1与污水井6之间分别连接有第三溢流管14和放空管20,污水井6同时也与水处理设备2相互连接,且污水井6与水处理设备2之间连接有排污管19,水处理设备2设有3条通至雨水收集池1内的空气管18,且3条空气管18分别设于雨水收集池1内不同的位置处。

如图4所示,水处理设备2连接有雨水清水池3,且水处理设备2与雨水清水池3之间连接有臭氧管16,同时水处理设备2与雨水清水池3之间还连接有产水管92和供水管91,水处理设备2连接有用水管17,用水管17用于向用水设备传输经处理过的雨水。

在雨水回收系统进行工作时,雨水下落后会有部分落至上雨水井4中,上雨水井4中的雨水通过第一溢流管12保持一定的液位,且同时将多余的雨水快速送至下雨井中,上雨水井4中的雨水同时也通过第一集水管10被送至第一提升泵7中,第一提升泵7再通过第二集水管11将上雨水井4中的雨水送至雨水收集池1中,第一提升泵7在进行雨水传输时,部分雨水通过第二溢流管13和弃流管21流至下雨水井5中。

雨水下落后还有部分雨水直接落至雨水收集池1中,且通过雨水收集池1中设置的第二提升泵8被送至水处理设备2中,雨水落至雨水收集池1中后,第三溢流管14和放空管20将一定的污水排放至污水井6中,与此同时,第二提升泵8通过雨水管15将雨水收集池1中的雨水传输至水处理设备2中,在第二提升泵8对雨水收集池1中的雨水进行传输时,水处理设备2通过空气管18向雨水收集池1中的雨水进行输送空气,从而使得雨水收集池1中的雨水进行有机物分解,对雨水进行初步的净化。

雨水在进入到水处理设备2后,水处理设备2对雨水进行处理,且将处理后产生的污水通过排污管19排放至污水井6中,其他的雨水则通过产水管92传输至雨水清水池3中,同时水处理设备2还通过臭氧管16向雨水清水池3中输送臭氧,通过臭氧对雨水清水池3中的雨水进行消毒,经消毒后的雨水接着再通过供水管91被输送至水处理设备2中,水处理设备2此时通过用水管17将经过净化以及消毒过的雨水输送至用水设备中,从而便于人们进行使用。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