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井滤料填充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20636阅读:1038来源:国知局
降水井滤料填充工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水井滤料填充工具。



背景技术:

在地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因为挖到地下水而停工的情况。为了不影响施工的持续进行,在地下施工前首先会在施工现场设置降水井,通过降水井抽取一部分地下水,使得地下水的水位下降,而不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

一般来将,降水井的施工一般是在施工现场钻降水井,将无砂滤管下放至降水井中,然后在无砂滤管与降水井的内壁之间填充大颗粒滤料,滤料可以将无砂滤管垂直支撑,并同时使水可以穿过滤料之间的间隙进入无砂滤管内进行积蓄,再由井外抽水设备抽出。

目前,无砂滤管外壁与降水井的内壁间填充滤料的工作,是由人工完成。如果单人填充滤料时,由于人为因素大,经常会发生无砂滤管一侧的滤料多于另一侧的滤料的情况,导致无砂滤管左右两侧受力不均匀,而发生滤管倾斜现象;如果用两个人在无砂滤管的两侧填充滤料,虽然可以减少无砂滤管倾斜的可能性,但是增加人力方面的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由单人操作并向无砂滤管与降水井内壁之间的环形区域内均匀填充滤料的降水井滤料填充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降水井滤料填充工具,包括有倾斜设置的下料板、固设于下料板下端的锥形漏斗,锥形漏斗的下端设置出料口,所述锥形漏斗内壁上还设置有一导料组件,所属导料组件包括偶数块设置于锥形漏斗内壁的导料板,相邻导料板之间形成偶数条进料通道,且所述进料通道沿出料口的直径对称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锥形漏斗的出料口插入降水井内,并使无砂滤管从出料口穿出,以在出料口与无砂滤管外壁之间形成环形的下料间隙,从下料板向锥形漏斗内倒料时,物料被导料组件限定流动方向,偶数块导料板形成两两一组的进料通道,且一组内的进料通道沿出料口的直径方向对称布置,相当于两个人同时向无砂滤管直径方向的两端填入滤料,无砂滤管的两端接收到几乎等量的滤料,从而防止无砂滤管在填入滤料过程中被不均匀的滤料挤压倾斜,并且,这个过程中,只需要一个操作者将物料从下料板倒入,下料板的倾斜就可以使滤料在自重作用下滑入锥形漏斗,然后被导料组件均匀输送至无砂滤管的周围。

优选地,所述锥形漏斗的内壁上还固定有一管帽,所述管帽悬设于出料口的正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锥形漏斗的出料口插入降水井内后,管帽盖合于无砂滤管的上端开口上,遮挡无砂滤管的开口,防止滤料进入无砂滤管内部。并且,管帽抵触无砂滤管,还可以给锥形漏斗进行辅助定位。

优选地,所述管帽下端固定有定位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无论是管帽还是锥形漏斗外壁,与降水井井口以及无砂滤管的管口,均为线接触,倒入滤料时,滤料的冲击会导致锥形漏斗歪斜,以定位管插入或者包覆无砂滤管,两者之间同轴定位,可以使填充工具与无砂滤管以及降水井保持正确的位置关系,不受滤料进入的瞬间的冲击影响。

优选地,所述导料组件包括四块导料板,相邻导料板之间形成四条进料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四条进料通道,下料板倒入的滤料被大致均匀地分向四个方位,可以进一步使滤料均匀地进入降水井内壁与无砂滤管外壁之间的区域。

优选地,所述锥形漏斗的上端为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围设有自锥形漏斗上端竖直向上延伸的围挡板,所述围挡板于下料板处设有开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围挡板增加锥形漏斗进料口上端的存料空间,倒入滤料时,还可以防止滤料在惯性作用下冲出锥形漏斗。

优选地,所述下料板上沿进料方向的两侧设有向上延伸的侧挡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料板两侧设置侧挡板,相当于在此处形成一个矩形斜槽,减少滤料在倒入过程中从下料板两侧滑落的量。

优选地,所述导料板包括有转动连接于锥形漏斗底壁上的转接端,以及可沿锥形漏斗底壁滑动的滑动端,所述滑动端上固设有穿过锥形漏斗底壁的螺柱,以及旋合于螺柱上的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料的粒径不同,需要适应性调整进料通道的宽窄与位置关系,通过转动端和滑动端,改变导料板的方位,然后通过螺柱与螺母锁紧。

优选地,所述导料板呈弧形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导料板与锥形漏斗的内壁配合,可以使物料缓慢且均匀地滑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滤料填充工具通过定位管与无砂滤管的同轴套接、锥形漏斗外壁与降水井井口的抵触,以及管帽与无砂滤管的管口的抵触,固定于降水井的井口,并且,锥形漏斗的出料口与无砂滤管之间形成环形的螺料间隙,在导料组件的作用下,锥形漏斗内的滤料被均匀分成两股至多股,并且,每两股滤料相对于无砂滤管的中心沿径向布置,从而使得单侧填料/双向至多向对称进料的效果,滤料均匀地进入无砂滤管的周围,减少甚至消除单侧填料时滤料推偏无砂滤管的现象,同时,相对于两人至多人填滤料,节省人力成本。物料填入下料板的过程,还可以通过周转运输车进行,以进一步减少人工的体力劳动。

附图说明

图1为降水井的结构视图;

图2为下料装置的结构视图;

图3为显示滑动槽与螺柱连接关系的图2的A部放大视图;

图4为下料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视图;

图5为第一导料板的结构视图;

图6为下料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中,1、降水井;2、无砂滤管;3、滤料;4、下料装置;41、锥形漏斗;411、出料口;412、进料口;413、滑动槽;42、围挡板;43、下料板;44、导料组件;441、第一导料板;442、第二导料板;443、第三导料板;444、第四导料板;445、转接端;446、滑动端;447、螺柱;448、螺母;5、管帽;51、连接杆;52、连接板;53、定位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降水井滤料填充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降水井1,垂直于地面设置在降水井1中心位置的无砂滤管2,以及填充在降水井1与无砂滤管2之间的滤料3。为了将滤料3均匀地填充于降水井1的内壁以及无砂滤管2的外壁之间,在滤料3下料之前,在降水井1与无砂滤管2之间设置有下料装置4,滤料3通过下料装置4可以均匀地填充于降水井1内壁与无砂滤管外壁2之间。

结合图1至图4,下料装置4包括锥形漏斗41,锥形漏斗41孔径较小的一端为出料口411,出料口411的外径尺寸小于降水井1的内径尺寸且大于无砂滤管2的外径尺寸,以在出料口411与无砂滤管2的外壁之间形成滤料下落间隙。

锥形漏斗41孔径较大的一端为进料口412,进料口412的外径尺寸大于降水井1的内径尺寸。锥形漏斗41的出料口411垂直放置于降水井1内部,锥形漏斗41的外壁抵触至降水井1的顶部,使下料装置4不至于从降水井1处掉落。

结合图2,锥形漏斗41的进料口412处一体设置有围挡板42,围挡板42自锥形漏斗41的上边缘竖直向上延伸,可以将下落的滤料3挡住,使滤料3完全进入锥形漏斗41内。围挡板42与锥形漏斗41之间一体设置有下料板43,下料板43的倾斜程度小于锥形漏斗41锥体的倾斜程度,使滤料3从下料板43运动至锥形漏斗41内部时,可以有一个缓冲作用,防止滤料3一下子在锥形漏斗41内部累积。下料板43的两侧各设置一块侧挡板,与围挡板42形成一个整体。

结合图4,为了使滤料3均匀地从锥形漏斗41下端的出料口411排出,在锥形漏斗41的锥体内壁上设置有导料组件44,导料组件44可以将进入锥形漏斗44的滤料3均匀分开,使滤料3可以从出料口411排出时,滤料3均匀地落入降水井1与无砂滤管2之间的圆环形区域内。

导料组件44包括第一导料板441、第二导料板442、第三导料板443、第四导料板444。其中,第一导料板441与第三导料板443对称设置,且二者结构一致,同样的,第二导料板442与第四导料板444对称设置,且结构一致。

为了更好地将进入锥形漏斗41的滤料3分开,第一导料板441与第三导料板443靠近下料板43的下料方向,同时,第一导料板441与第三导料板443处于锥形漏斗41靠近出料口411的位置;第二导料板442与第四导料板444远离下料板43的下料方向,同时,第二导料板442与第四导料板444处于锥形漏斗41靠近进料口412的位置。这样,在第一导料板441与第三导料板443之间靠近下料板43的间隙形成一个进料通道;第三导料板443与第四导料板444之间形成第二个进料通道;第二导料板442与第四导料板444之间形成第三个进料通道;第一导料板441与第二导料板442之间形成第四个进料通道。并且,以出料口411的圆心为参照,相对设置的两条进料通道的入料口对称于圆心,并且,四个进料通道两两一组,两组的入料口连线相互垂直设置,以使滤料3下落的四个点相对于出料口411的圆周方向均布。

此时,滤料3进入锥形漏斗41内时,四个进料通道会有大致等量的滤料3进入,并随后从无砂滤管2的四个方向进入无砂滤管2外壁与降水井1内壁之间的空间,四向进料,每个方向的滤料3体积大致相同,对于无砂滤管2的挤压力也大致相同,从而避免由于滤料3填入不均匀导致的无砂滤管2的倾斜。

结合图3与图4,由于在施工过程中,不同降水井1中降水井1与无砂滤管2之间的间距不确定,滤料3的粒径也不尽相同,为了随时控制落入降水井1以及无砂滤管2之间滤料3的下料量以及下料速度,第一导料板441远离下料板43的一端为转接端445,转接端445转动连接于锥体漏斗41的内壁上,第一导料板441靠近下料板43的一端为滑动端446,滑动端446滑动于锥体漏斗41的内壁上。第三导料板443与第一导料板441的设置一致。对应的,第二导料板442与第四导料板444远离下料板43的一端为滑动端446,滑动端446滑动于锥体漏斗41的内壁上,第二导料板442与第四导料板444靠近下料板43的一端为转接端445,转接端445铰接固定于锥体漏斗41的内壁上。

结合图4与图5,以第一导料板441为例,第一导料板441为圆弧形挡板,第一导料板441的滑动端446焊接有螺柱447,调节螺柱447的位置可以使第一导料板441的滑动端446绕转接端445转动,实现了第一导料板441位置的调节。对应于滑动端446的滑动轨迹,在锥形漏斗41的内壁上开设弧形的滑动槽413,螺柱447穿过锥形漏斗41的滑动槽413,在锥形漏斗41的外壁上套接螺母448,旋紧螺母448,将螺母448抵触至锥形漏斗41的外壁上,固定第一导料板441的位置。

结合图4与图6,为了防止滤料3在下落的过程中落入无砂滤管2的内部,在锥形漏斗41的出料口411的上方固定设置有管帽5。管帽5为弧形,管帽5端部的内径尺寸大于无砂滤管2的外径尺寸,将管帽5的内壁抵触至无砂滤管2的顶部,以遮挡无砂滤管2的上端管口,防止进入围挡板42内的滤料3过多时,直接没过四块导料板并进入无砂滤管2内。

管帽5的下端焊接固定有三根沿管帽5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连接杆51,三根连接杆51的下端焊接或者一体弯折成型有连接板52,连接板52焊接固定至锥形漏斗41的内表面,从而将管帽5固定于距出料口411一定距离处。

结合图1与图2,由于管帽5的内表面为弧形,为了防止填入滤料3时下料装置4相对于无砂滤管2的上端发生歪斜或者滑脱,在管帽5的下端焊接固定有一段定位管53,定位管53与锥形漏斗41同轴线设置。定位管53与无砂滤管2的尺寸关系有两种:一是定位管53的外径与无砂滤管2的内径适配,此时定位管53按照图1中所示方式插入无砂滤管2内;另一种方式,定位管53的内径与无砂滤管2的外径适配,此时,定位管53包覆无砂滤管2外壁的上端。

实施例2

一种降水井的施工方法:

首先根据施工地形的工况以及地下水的位置,确定降水井的施工位置。采用水冲反循环钻机钻孔,形成降水井1,确保降水井1的孔径,将孔钻至设计标高;

清理干净钻孔后,将无砂滤管2垂直放入降水井1中,保持无砂滤管2的垂直度;

将下料装置4安装于降水井1与无砂滤管2之间后,以小车或者其他运输装置将滤料3倾倒于下料装置4的下料板43上;

经过下料装置4中导料组件44的导料作用,滤料3均匀落入降水井1与无砂滤管2之间的区域内;

待滤料3将降水井1与无砂滤管2之间的空间填满后,取下下料装置4,使用混凝土将降水井的端面抹平,待混凝土终凝后,降水井施工完毕。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