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空排污式蹲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0397阅读:1032来源:国知局
镂空排污式蹲便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卫生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镂空排污式蹲便器。



背景技术:

蹲便器是指使用时以人体取蹲式为特点的便器。蹲便器的结构通常包括一长条形的池体,池体一端的底部设有排污孔,排污孔下端连通有存水弯,存水弯连通有连接下水管道的排污管。现有的蹲便器中,存水弯为箱体状,该箱体的上端被池体的下端覆盖,箱体上端的一侧与池体连通,箱体上端的另一侧与排污管连通,且箱体与排污孔的连通处低于箱体与排污管的连通处,箱体与池体之间没有空腔,两者是无缝连接。由于排污孔和排污管均连通于箱体的上端,且箱体与排污孔的连通处低于箱体与排污管的连通处,因此,根据连通器原理,若存水弯内的水停止向下水管道内排放时,排污孔内仍然有液柱,形成水封,避免下水管道内的臭味散发出来,起到防臭的作用。

然而,现有的蹲便器中,存水弯呈箱体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1、当向存水弯内充入水时,由于箱体式存水弯与池体底部之间的空间较大,污物容易在该空间内打旋,在水流的作用下容易直接向上运动,被池体的底部阻挡,而难以进入至排污管内排走,造成存水弯内的污物积聚、滞留,最后腐烂,、发臭,甚至会导致堵塞。且为了尽可能多地将污物排走,必须使用大量的水,耗水量大。

2、由于箱体空间较大,冲水时,无法保证整个存水弯内的水均形成水流,如上述所言,水和污物容易在存水弯内打旋徘徊,从而导致存水弯内的水难以得到完全的更换,而存水弯内的水长时间得不到更换亦容易导致发臭。

3、污物随水从排污管排走后,存水弯内的液面下降,由于箱体式存水弯空腔较大,需要补充较多的水才能形成水封,耗水量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镂空排污式蹲便器,以解决现有蹲便器容易造成污物积聚以及耗水量大的技术问题。

本方案中的镂空排污式蹲便器,包括池体,池体的一端底部设有排污孔,池体的下端设有与池体分隔的存水弯,存水弯与排污孔连通,存水弯远离排污孔的一侧上部连通有排污管,所述存水弯包括存水管和排水管,存水管与排污孔连通,排水管倾斜设置,排水管的上端与排污管连通,排水管的下端与存水管的底端连通,排水管、存水管与池体底端之间形成一个与外界相通的空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为:存水弯包括存水管和排水管,两者的下端连通,存水管、排水管和池体底部共同形成一个镂空状的三角关系,结构稳定,该三角之间的空腔还可以放置支撑物,用于支撑整个池体,加强整个蹲便器的强度。存水管用于接纳从排污孔处掉落的污物,再在水的冲击力的作用下将污物通过排水管排走。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为:

1、存水管和排水管形成一个水流通道,该水流通道横截面积比较窄,冲水时,水流会带着污物沿着该水流通道流动,将污物顺着水流通道冲走,而不会给予水或污物在存水弯内打旋、徘徊的机会,避免了因水或污物打旋、徘徊而导致的污物在存水弯内积聚、滞留而腐烂、发臭。而且,一次冲较少的水即可将污物冲走,耗水量少。

2、由于冲水时,水流能贯通整个存水弯,新冲入的水会把上一次存留的水冲走,使得存水弯内的水处于高频率更换的状态,避免存水弯内的水因长时间得不到更换而导致发臭。

3、由于排水管和存水管的底端连通,而相对于现有的存水弯而言,排水管和存水管的尺寸较小,因此,冲水完成后,只需要较少的水即能进行水封,耗水量少。

4、将存水弯设计成排水管和存水管连通的结构,向存水弯内冲入水时,排水管会充满水,从而形成虹吸效应,对污物形成一个吸力,利于将污物排走。

以下是基于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

优选地,所述存水管包括上部的大径管和下部的小径管。大径管方便污物掉落至存水管内,避免污物搁置于池体底部;而小径管有利于增大水的冲击力及因虹吸效应产生的吸力。

优选地,所述大径管和小径管圆弧过渡。避免污物搁置于大径管和小径管之间的阶梯上。

优选地,所述存水管与排水管之间的连接处圆弧过渡。避免该连接处对污物形成阻挡,便于污物更顺利地进入至排水管中。

优选地,所述小径管从上至下依次分为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的管径比为1:2:1。第一管和第三管的管径小,以增大冲击力和吸力,且第三管的管径小可减少水封所需要的水量。第二管的管径大于第一管的管径,可以减少管壁对污物的摩擦力。

优选地,第一管、第二管和第三管的高度比为1:4:2。第二管的高度相对于第一管和第三管的要高,以较大限度地减小管壁对污物的摩擦,以利于污物被冲走。

优选地,所述第二管与第三管之间弧形过渡。避免污物搁置于第二管和第三管之间的阶梯上。

优选地,所述排水管与第三管的管径之比为3:2。 便于污物从第三管进入至排水管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镂空排污式蹲便器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镂空排污式蹲便器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池体1、大径管2、第一管3、第二管4、第三管5、排水管6、排污管7、排污孔8、存水管9。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镂空排污式蹲便器,包括池体1,池体1的一端底部设有排污孔8,池体1的底端朝向排污孔8向下倾斜;池体1远离排污孔8一端的侧壁上设有冲水孔,冲水孔连通有水箱或自来水管道。池体1的下端设有存水弯9,存水弯9与池体1通过池体1的底部分隔。存水弯9包括存水管和排水管6,存水管的上端与排污孔8连通,存水管的下端与排水管6连通,排水管6倾斜设置,排水管6的上端连通有竖直的排污管7,排水管6、存水管与池体1底端之间形成一个与外界相通的空腔,即排水管6、存水管与池体1底端之间形成一个镂空状,空腔呈横向的三棱柱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使用完蹲便器后,开启水箱或自来水管道上的阀门,自来水从冲水孔中冲向污物,将污物冲入至存水管中。随着自来水的冲入,排水管6充满自来水,产生虹吸效应,在污物自身的重力、自来水的冲击力以及虹吸效应的吸力之下,污物被冲入至排污管7中,最后进入至与排污管7连通的下水管道内被冲走。

在整个过程中,水流会穿过整个存水弯9,避免污物积聚于存水弯9内,而且可以更换之前滞留在存水弯9内的水,避免蹲便器堵塞或发臭。而且整个过程中,将污物冲走所耗费的水量少,节约用水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存水管包括大径管2和小径管,大径管2的下端与小径管的上端连接,且两者的连接处圆弧过渡,大径管2与小径管的高度比为1:5。小径管由上至下依次分为第一管3、第二管4和第三管5,第一管3、第二管4和第三管5的管径比为1:2:1,第一管3、第二管4和第三管5的高度比为1:4:2,第二管4与第三管5之间弧形过渡。存水管与排水管6之间的连接处,即第三管5与排水管6之间的连接处弧形过渡,且排水管6与第三管5的管径之比为3:2。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