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除臭的溢流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4165阅读:8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除臭的溢流井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截流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可除臭的溢流井。



背景技术:

污水截流系统,主要适用于城市老城区改造,是在不具备雨污分流条件时,采用的一种过渡性污水收集方案。当晴天时,污水由敷设于河边的截流管道接收,并收集进入污水处理厂;雨天时,截流管道无法容纳过多的雨水及污水,多余的水量由敞开式的截流井或截流沟侧开口溢出,排放入河。

要保证雨天时多余水量的溢出,必须要设置溢流措施。

授权公告号为CN205475583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雨水渗漏功能的暴雨溢流井,包括有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溢流井,溢流井的上口设置有截污筐,用于收集树叶等杂物,截污筐上方设置有井盖,井盖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渗漏孔尺寸、形状。该种溢流井虽然具有较强的雨水渗透功能,但在晴天时,井盖上设置的渗漏孔导致截流管内的臭气不断渗出,给沿岸的居民造成很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除臭的溢流井,在满足原截流系统功能的情况下,提供一种改进的措施, 在晴天时,可控制臭气的扩散;而在雨天时,雨水可以溢流至河道。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除臭的溢流井,包括溢流井本体、溢流管和溢流口,溢流管与溢流井的侧面连通,溢流口设置在溢流井的侧面或顶面,溢流口上设有活动的溢流盖板,溢流盖板与溢流口的一侧连接有活动铰链,溢流盖板朝向溢流口的面上设有橡胶密封条,当溢流盖板封闭溢流口时,橡胶密封条紧贴溢流口的内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满足原截流系统功能的情况下,提供一种改进的措施,即在原溢流系统入河处,添加溢流盖板,并配置活动铰链控制溢流盖板的启闭。在晴天时,溢流盖板贴合溢流井本体,可控制臭气的扩散;而在雨天时,雨水可以顶开溢流盖板,溢流至河道。选用常见的活动铰链来控制溢流盖板的自动启闭,无需配置其他自动控制系统或者电力设备,可节省资源;在现有的敞开式的截流井上方布置溢流盖板,盖板周围添加塑料封条,可达到封闭的效果,减少臭气扩散。

优选的,橡胶密封条与溢流盖板的外边缘之间留有间距,橡胶密封条的宽度为15mm~25mm,该间距的宽度与橡胶密封条的宽度相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密封条与溢流盖板外边缘留有间距,使得溢流盖板位于溢流口上方位置并能够完全覆盖住溢流口,且橡胶密封条与该间距等宽设置,保证足够的气密性。

优选的,溢流口设置在溢流井本体的顶面,溢流盖板水平安装在溢流口上方,活动铰链设置在溢流盖板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不同的截留系统情况,当溢流井雨水向上翻越时,不改变溢流口的高度,在其上方安装溢流盖板,在溢流盖板的一侧安装活动铰链,利用溢流盖板自身的重力作用控制盖板的启闭,配合橡胶密封条便能达到较好的密封效果。

优选的,溢流口设置在溢流井本体的侧面,溢流盖板竖直安装在溢流口外侧,活动铰链设置在溢流盖板的上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溢流井本体侧面开口时,同样不改变溢流口的高度,在其侧面竖直安装溢流盖板,在溢流盖板的上方,安装活动铰链,用以控制溢流盖板的启闭。

优选的,溢流井本体与溢流盖板贴合的面设有一段倾斜面,且倾斜面从溢流盖板下边缘延伸到溢流盖板上方,倾斜角度为向溢流井本体内侧倾斜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竖直安装时,气密性相对平放安装会略有不足,因此在改造时,在溢流井本体的竖直面上用水泥砂浆敷设1°~2°的倾角,以方便橡胶密封条与溢流口契合,达到更好的密闭效果。

优选的,溢流盖板采用有机玻璃制成,厚度小于或等于1cm且不为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流盖板以有机玻璃为主,厚度不超过1cm,保证其重量可完全承受内部空气的顶托;也可以保证在雨水量较大时,雨水能轻松顶开溢流盖板,倾泻入河道。使用有机玻璃作为溢流盖板,重量相比其他材料较轻,在完全控制气体逸出的同时,对于水流的压力又相对较小,且塑料制品耐腐蚀,能使用较长时间;本次选用的有机玻璃制品,又具有一定的透光度,在不打开盖板的情况下,还能观测到井内的情况,为现场维护人员提供了一定的便利。

优选的,溢流盖板上设有铁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溢流盖板上方设置铁环,方便维修人员在检修时打开溢流盖板。

综上,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可除臭的溢流井,用于控制敞开式截污系统的臭气污染,提供了两种截流溢出系统的改造方案,在治理污水的同时,也考虑到防治空气污染,对于其他封闭空间臭气逸出的现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视图;

图3为橡胶密封条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方向视图;

图5为实施例2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C-C方向视图。

附图标记:1、溢流井本体;101、倾斜面;2、溢流管;3、溢流口;4、溢流盖板;5、活动铰链;6、橡胶密封条;7、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一种可除臭的溢流井,包括溢流井本体1、溢流管2和溢流口3,溢流管2与溢流井本体1的侧面连通。溢流口3设置在溢流井本体1的顶面,溢流口3上水平安装有活动的溢流盖板4,溢流盖板4采用有机玻璃制成,厚度为1cm,溢流盖板4上设有铁环7。溢流盖板4一侧与溢流口3的一侧连接有活动铰链5。

如图3~4所示,溢流盖板4朝向溢流口3的面上设有橡胶密封条6,橡胶密封条6与溢流盖板4的外边缘之间留有间距,橡胶密封条6的宽度为20mm,该间距的宽度与橡胶密封条6的宽度相等。当溢流盖板4封闭溢流口3时,橡胶密封条6紧贴溢流口3的内壁。

晴天时,溢流井的溢流盖板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处于封闭状态,因而可以将臭气隔绝在溢流井内,减少臭气扩散;当雨天溢流井本体1内的水流量够大、水流速度够快时,污水将溢流盖板4顶开排出。

实施例2

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溢流口3设置在溢流井本体1的侧面,溢流盖板4竖直安装在溢流口3外侧,活动铰链5设置在溢流盖板4的上方。溢流井本体1与溢流盖板4贴合的面设有一段倾斜面101,且倾斜面101从溢流盖板4下边缘延伸到溢流盖板4上方,倾斜角度为向溢流井本体1内侧倾斜1°~2°

当溢流盖板4封闭时,溢流井本体1的侧面倾斜,对溢流盖板4具有斜向上的支撑作用,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由于铰链松动或其他原因导致溢流盖板4与溢流井本体1侧面贴合不严、密闭效果差的情况出现。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