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式清堵吸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6869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排污管道清淤领域,具体讲是一种挖掘式清堵吸淤装置。



背景技术:

城市地下管网是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组成部分,是维持现代化城市正常运作的命脉。随着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城市规模的扩大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地下管网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种类也越来越多,所担负的城市人民群众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的作用也越来越强。目前城市地下管网的管理、养护维修、疏通的手段和方法逐步受到当前城市发展的重视,更是保证当前城市用水和排水能够正常进行的关键,而清淤作为保证排水管道正常运转的主要措施受到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管道清淤,是指将管道进行疏通,清理管道里面的淤泥等废物,保持长期畅通,以防止城市发生内涝。目前,国内外使用的管道清淤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人工清掏法;2、绞车清淤法;3、沟机清淤法;4、清淤球清淤法;5、高压水射流清淤法等。这些管道清淤的方法存在浪费水资源、工人劳动强度大、需要人工下井进行清淤辅助操作以及易引发安全事故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需人员下井及水资源辅助,就可对地下管道进行清淤,从而大大减少工人工作量,确保清淤工作安全进行的挖掘式清堵吸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挖掘式清堵吸淤装置,包括铲斗、斗链、斗架、支承架、车架、车轮、集淤仓以及装在车架上用于驱动车轮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铲斗有若干个并且均匀安装在斗链外周壁上,斗链通过从动链轮装在斗架上,斗架通过支承架倾斜装在车架上,车架上装有用于驱动斗链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车轮装在车架底部,集淤仓装在车架尾部,集淤仓底部装有滚轮,集淤仓内装有用于与地面母车连接相通的吸淤管,车架顶面后部倾斜装有外滑泥板,外滑泥板一端位于斗架尾部下方,另一端位于集淤仓顶部边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挖掘式清堵吸淤装置,其中,斗架中部与支承架顶部铰接,支承架底部固定安装在车架上,斗架尾部与车架之间装有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挖掘式清堵吸淤装置,其中,集淤仓前部外周壁上通过轴承装有旋转套,旋转套外周壁上装有若干清淤刷,集淤仓上装有用于驱动旋转套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挖掘式清堵吸淤装置,其中,车架顶面前部倾斜安装有内滑泥板,内滑泥板位于斗架下方,内滑泥板尾部与外滑泥板前部连接,内滑泥板前部与车架前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挖掘式清堵吸淤装置,其中,集淤仓尾部装有推铲。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挖掘式清堵吸淤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类似于小车,底部车轮与下水管内壁紧密贴合,可在地下管道内自由进退;

2、直接通过铲斗来清理淤泥等废物,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采用无水清淤的方法,不会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问题;

3、本实用新型集清堵、抽取淤泥于一体,工作流程简单,操作能力要求较低,通过驱动装置提供清淤和前进动力,耗能量相对较小;

4、整个流程全部由本实用新型吸淤装置独立完成,无需人工下井辅助操作,进而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同时避免了由于下水管道内部环境复杂,许多有毒气体对人体造成伤害的风险;

5、本实用新型吸淤装置可以对地下管道淤泥进行全方位的清理且清淤量大,减小了下水管道出现二次堵塞情况出现的几率。

通过液压缸中活塞杆的伸缩可实现对斗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以满足挖掘淤泥的需要。

清淤刷在旋转套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可将管壁四周未清理完的淤泥扫下,达到深度清理的目的。

内滑泥板可防止铲斗内剩余淤泥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堆积在车架顶面及第二驱动装置周围,影响正常运行。

在车架后退过程中,推铲能够将前期清淤刷扫下的淤泥推向集水井,从而对下水管道进行彻底清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挖掘式清堵吸淤装置工作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挖掘式清堵吸淤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为叙述方便,下文中所述的“前部”为图1的右方向,所述的“尾部”为图1的左方向。

如图1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挖掘式清堵吸淤装置包括铲斗9、斗链11、斗架8、支承架13、车架15、车轮12、集淤仓3以及装在车架15底部用于驱动车轮12旋转的第一驱动装置14,铲斗9有若干个并且均匀安装在斗链11外周壁上,斗链11通过两个从动链轮7装在斗架8上,斗架8通过支承架13倾斜安装在车架15上,车架15上装有用于驱动斗链11旋转的第二驱动装置16,第二驱动装置16通过链条和主动链轮10驱动斗链11旋转,车轮12装在车架15底部,集淤仓3装在车架15尾部,集淤仓3底部装有滚轮,集淤仓3内装有用于与地面母车连接相通的吸淤管19,车架15顶面后部倾斜安装有外滑泥板5,该外滑泥板5的前端高于后端,外滑泥板5前端位于斗架8尾部下方,外滑泥板5后端位于集淤仓3顶部边沿。

为了对斗架8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以满足挖掘淤泥的需要,所述斗架8中部与支承架13顶部铰接,支承架13底部固定安装在车架15上,斗架8尾部与车架15之间装有液压缸6,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液压缸6中活塞杆的伸缩来实现对斗架8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

集淤仓3前部外周壁上通过轴承装有旋转套17,旋转套17外周壁上装有若干清淤刷18,集淤仓3上装有用于驱动旋转套17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4,清淤刷18在旋转套17的带动下高速旋转,可将地下管道的管壁四周未清理完的淤泥扫下,从而达到深度清理的目的。

为了防止铲斗9内剩余的淤泥在自由下落过程中堆积在车架15顶面及第二驱动装置16周围,影响本实用新型正常运行,所述车架15顶面前部倾斜安装有内滑泥板21,该内滑泥板21的尾部高于前部,内滑泥板21位于斗架8下方,第二驱动装置16位于斗架8下方,内滑泥板21尾部与外滑泥板5前部连接,内滑泥板21前部与车架15前部连接。

上述所述的集淤仓3尾部装有推铲20,在本实用新型后退过程中,推铲20能够将前期清淤刷18扫下的淤泥待废物推向集水井,从而对地下管道进行彻底清理。

本实用新型吸淤装置集清理、抽取淤泥和管道清扫于一体,可以对地下排污管道进行全方位的清理,清淤量大,减小了地下排污管道出现二次堵塞情况出现的几率。

通过起吊机将本实用新型送入地下排污管道内,然后远程启动其动力系统,斗链11动作,铲斗9铲起管道内腔淤泥,随着斗链11的旋转,铲斗9内的淤泥由于自身重力呈抛物线下落最终通过外滑泥板5进入集淤仓3内,吸淤管19随即将淤泥吸入地面母车中,如此反复工作,直至将排污管道内的淤泥等废物全部清理干净,使管理畅通。在此过程中,可随时起动第三驱动装置4,以通过清淤刷18的高速旋转来达到对地下管道的管壁四周进行深度清理的目的。待清理结束后,远程关闭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系统,随即操控地面母车回卷吸淤管19,使本实用新型反方向运动,在此过程中,尾部的推铲20会将清淤刷18扫下的淤泥和植物等推回上游集水井,从而达到对地下排污管道进行彻底清理。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14、第二驱动装置16以及第三驱动装置4一般包括驱动电机、减速器、传动齿轮等,这些都为常规技术,故不在此赘述。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