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组合下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360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组合下水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水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下水器。



背景技术:

水槽是厨房必备的用水器皿,有单盆、双盆、多盆之分,下水器作为水槽配件是建筑排水的主要附件之一,其组成部件主要有下水头和连接管,现有的下水器有很多不同类型,造成其多样化的原因之一是由于水槽产品的多样化,特别是双盆水槽的情况,例如不锈钢水槽和陶瓷水槽之间的连接方式和连接所用的下水头就有很大的区别,另一些原因是由于设计或使用的需要,盆与盆之间经常会有前后、高低的位置差,这样也致使连接管的形式千变万化,最常见的连接管有全硬管后置式连接管、半硬管后置式连接管、全软管式连接管。这样针对不同的水槽就需要用不同的下水器,给安装和维修都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所以现需要一种能满足不同水槽的安装的多功能下水器。

存水弯是建筑领域中排水系统所采用的常用排水件,现有的存水弯的用途均是用于用水器具的排水系统中的防臭防废气,最早的结构是以S型用水器皿下水弯管形成水封结构,用以隔绝排水管道中的废气和臭气通过排水管道进入室内,同时也阻隔了蟑螂等通过排水管道进入室内。

现有的存水弯有S型、P型、沉积型等结构,以适于不同空间,然而,这些存水弯均存在以下缺陷:

⑴无防干涸作用:水封为开放结构,若有一段时间存水弯上的用水器具停用,存水弯就会因为存水挥发减少甚至干涸而丧失水封,导致无法起到阻隔防臭防虫的作用;

⑵存水弯容易沉积垢污,影响排水效果:存水弯所具有的存水结构本身容易沉积污垢,加上中国的厨余垃圾油性大,易附着于管壁,且其积存越厚粘性越高,也易附着碎屑类垃圾,使管道越缩越小,从而影响排水效果越来越差直至堵塞,因此,现有的存水弯通常需要定时找专业工人来疏通维护;

⑶不具有防返水性能:现有存水弯结构无防返水倒灌的单向阀结构,假如因大雨、发大水等原因导致下水道水位高于处于地势较低的存水弯水位的话,会有返水倒灌的现象发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人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320795768.3中提供了一种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存水弯,其包括存水弯主体,存水弯主体包括壳体以及底盖,存水弯主体内设置水封结构,该水封结构由水封外套和水封内套相套构成的竖向环形水道而形成,水封外套安装在底盖的底面上,水封内套上缘与壳体顶部连接,在水封内套的下端与底盖的底面之间空间里设置一带气腔的防护浮子,该防护浮子主体为一个中间凸起周边则与水封外套的内径相适配的盘面,盘面沿周边分布数个平衡孔,其中间凸起部分为气腔,凸起在水封内套中,防护浮子用于利用水浮力浮起关闭水封内套的下端口,同时,在水封外套上方设置一套于水封内套外壁上的环形水封面板,覆盖于水封外套的顶端,可单向封闭竖向环形水道的上端口,它可以在排水时被水流托起开启上端口,无排水时靠自重复位关闭上端口,与防护浮子一起形成两道封口结构,可以比较长久地保留竖向环形水道中的水体和底部水体,达到长久水封的目的,同时可以防止倒灌。本实用新型人后续又在CN201420756264.5中提供了另一种改进的长效全封闭水封防臭存水弯,与上述的存水弯不同的在于,它以弹簧浮板代替了防护浮子,以确保防护浮子在无排水时能始终上浮封闭水封内套下端口,该弹簧浮板包括片状浮板和弹簧,弹簧位于底盖底面和浮板之间,与单向封住竖向环形水道的上端口的水封面板一起形成二道封口结构,以便能长久地保留竖向环形水道中的水体。

本实用新型人研发的上述两种水封结构的存水弯虽然都实现了水封功能和防倒灌功能,并且均设置了一道单向封闭式竖向环形水封,以防止水封中的水挥发,使得存水弯即使长期中断使用,水封都不容易挥发干涸,能发挥水封的效用。但是,由于两个存水弯都采用可上下浮动的浮子结构来封闭水封内套的下端口,这种浮子结构带来以下问题:

①易于堵塞、下水速度缓慢:易于被泥沙渗漏入浮子下方空间,难以排出而淤积其中,久而久之导致浮子的浮动行程减少甚至为0。

由于大多数住宅都会先进行装修,然后再投入使用,清洗装修现场时往往难以避免地有大量泥沙会通过存水弯排入下水道,这使得上述两种存水弯专利技术难以避免地在装修完后,存水弯的浮子行程就被明显减少,导致存水弯难以让稍大一些的食物残渣通过,极易堵塞,下水速度总是很缓慢。

②浮子难以持久保持上下浮动顺畅:由于浮子需要与底盖的筒形壁适配以便平稳地上下浮动并做好竖向水道下端口封闭,浮子外廓与底盖筒形壁的间隙较小,如用于厨房水盆时,大量油污容易吸附在存水弯的零件表面上,随着时间附着零件表面上的油污会越来越粘稠,从而会影响浮子顺利地上下浮动,若天气干燥或有一段时间停用水盆,则浮子还会因表面的油污凝固而固结在底盖中无法移动,导致浮子失效。

③封闭水封容易失效:由于上述两点问题都会导致浮子失去效用,而一旦浮子失效,则封闭式水封的下封口就无法用浮子来封闭,从而导致无法形成封闭式的水封,失去长期保持水封的效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水槽、多种安装位置的多功能组合下水器。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功能组合下水器,包括第一下水头、第二下水头、三通管、弯管、用于与预埋管连接的下排管和错位管,所述第一下水头的出水口与三通管的其中一端插装连通,所述三通管的第三端与下排管连通,所述错位管一端与三通管的第二端插装连通,另一端通过弯管与第二下水头插装连通,使来自两个下水头排出的流体汇合从三通管的第三端流入下排管。本实用新型由第一下水头、第二下水头、三通管、弯管、下排管和错位管组合装配而成,其可以调整组合部件之间的连接位置,从而适应不同的水槽和不同的安装位置,实现了多功能化。

错位管的结构为:两直管相互平行且径向错开一定位置后连接在一起,两直管之间相互连通且只留下左右两端口。

进一步地,所述弯管与错位管连接的一端的管段较长,相应地,所述错位管与弯管连接的那一端的管段也较长,当两者插装时,可通过调整错位管与弯管之间的连接长度来调整两个下水头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安装距离的水盆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水头即为存水弯,包括存水弯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水封结构,所述存水弯壳体包括外壳和底盖,所述外壳与底盖可拆卸连接,所述水封结构包括水封外套、水封内套和上浮盖,所述水封内套顶端与安装于所述外壳入水口处,其底端则悬空于底盖的上方,所述水封外套底端安装在底盖上,其上方开口,所述水封内套插入水封外套的内腔中,在水封内、外套之间形成一个竖向水道及其上端口和下端口,所述上浮盖为环片状,套设在水封内套上且可沿水封内套外壁升降,所述上浮盖活动覆盖于水封外套顶端以单向封闭竖向水道的上端口,所述水封结构还包括环片状的下浮盖,其也套设在水封内套上并可沿水封内套外壁上下升降,所述水封外套和水封内套之间且于竖向水道的下端口对应位置处设置下浮盖的承托结构,所述下浮盖靠自重搭盖在承托结构上以便单向封闭竖向水道的下端口,从而在水封外套、水封内套、上浮盖和下浮盖之间构成封闭式竖向水封,起到有效的防臭气、防蟑螂、防倒灌、防干涸的作用。

所述的上浮盖封闭竖向水道的上端口,下浮盖封闭竖向水道下端口,当来自用水器具下水槽的排水从存水弯的入水口流入水封内套中,随着水量的增多,在水流的冲力/浮力作用下,下浮盖被托起,竖向水道的下端口被打开,水进入竖向水道中,接着排水托起上浮盖,令排水能顺利地通过水封结构进入外壳出水腔中并从出水口排入排水系统中。当排水排至仅能填充到与水封外套的顶端平齐时,上浮盖因水体无法支撑其重力而重新下降至水封外套的顶端重新覆盖关闭竖向水道的上端口;而当水封内套中的存水不足以承托下浮盖时,下浮盖复位下降至承托结构上,重新关闭竖向水道的下端口。由于本发明的下浮盖是被水流/水体托起上浮打开竖向环形水道下端口的,所以即便排水中含有泥沙、食物残渣等较重的固体垃圾杂物,也不会影响下浮盖的浮动行程,而且在水体及其自身重力双重作用下,下浮盖能够长时间封闭竖向水道下端口,竖向水封能得以封存,能更为有效地保持水封,起到用长效隔臭、防虫、防干涸的作用,并且上、下浮盖构成了二道单向阀,形成二道防返水防线。

所述承托结构为承托凸环,所述承托凸环可以是水封外套内壁上沿其内周长设置的径向伸出的凸环;也可以是设置在水封外套与水封内套之间且固定于存水弯底盖上的竖向凸起的凸环,该凸环可以由存水弯底盖上的局部向上拱起形成,也可以由固定在存水弯底盖上的竖向筒体构成。

进一步地,还可以在水封内套上设置内缘承托结构,所述内缘承托结构为设置在水封内套外壁上且对应上端口或下端口高度处的沿水封内套外周长设置的径向伸出的内凸缘,该内凸缘与所述承托凸环齐平,用于承托上、下覆下浮盖的内边缘,使上浮盖或下浮盖能水平地搭盖在上端口或下端口上,以增强上、下浮盖封闭的可靠性。另外,所述上端口的内凸缘可以是环形凸缘,也可以是间断的凸缘即多个凸块。

进一步地,所述水封外套为倒置的碗状结构,即水封外套中下部的内腔直径大于其上端口内径,这样使得水封外套内壁与水封内套之间空间较大,而下端口的内径与所述上端口内径相同或者相近,即下端口口径也明显小于竖向水道腔体内径,以便水流夹带着的较大的固体垃圾杂屑等容易进入竖向水道中,而不容易被下浮盖阻隔滞留在下端口附近,这样更有利于存水弯的通畅,以降低所述水道被固体垃圾杂屑堵塞的概率。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水封内套外侧壁设置止位凸环或者均布数个止位凸块,作为下浮盖的上浮限位,防止下浮盖上浮到竖向水道的上端口阻碍出水。

所述的水封内套下端与存水弯底盖之间的距离没有硬性要求,只要满足水流过流即可,不过,为了使存水弯做得比较薄,所述水封内套下端部与存水弯底盖之间距离以7mm~20mm为宜,优选为8mm~10mm。

所述存水弯外壳顶部入水口与用水器具如水槽的下水器连接。根据不同水槽的下水器的不同,下水头的入水口可设置与之适配的连接件:如下水器为管状,所述存水弯外壳顶部入水口可设置安装管与之连接;如下水器为杯状,则所述存水弯外壳顶部入水口设置筒体,作为套装所述下水器的套筒,并在外壳顶面与下水器连接且其中部设置漏水孔。进一步地,所述的套筒上设置溢水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多个部件组合而成,第一下水头和第二下水头可以分别适用于两个不同类型的水槽;第一下水头与弯管、第二下水头与三通管、弯管与错位管、三通管与错位管之间都是通过插装在一起的,这就意味着它们之间可以根据需要调节插入的深浅,从而调节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适用水槽的多种安装位置。

2.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错位管可以调节第一下水头与第二下水头的上下之间的位置差,从而适用水槽之间高低不等的连接口。

3.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根据预埋管的位置选择三通管与错位管的两端端口中的哪个端口连接,这样下排管就能切换位置,从而能与不同位置的预埋管连接,这样也节省了材料。

4.有效密封及长效隔臭:本实用新型摒弃现有技术中存水弯的竖向水道下端口封盖采用浮子的形式,另辟思路,改浮子为所述下浮盖的形式,下浮盖中心定位并在自身重力及竖向水道水体重力作用下封闭竖向水道的下端口,不但大大简化了下端口的活动封盖结构,而且使用更为可靠,不容易受固体垃圾及厨余油污的影响而导致下浮盖失效,并且竖向水道中只需一点点水量就能形成有效的水封,使得竖向水道能够在上、下浮盖的封闭下易于长久保持有效的水封,且下浮盖又是多增了一道“单向阀”,从而使得本实用新型能更为有效地起到长效隔臭、防蟑螂、防倒灌、防干涸的作用。

(2)不易堵塞:本实用新型的下浮盖是靠下水水流/水体冲力和浮力上浮从而打开竖向水道下端口的,所以即便排水中含有泥沙、食物残渣等较重的物质,也不会受到这些物质的影响下浮盖的浮动行程,只需将下端口口径与竖向水道腔体内径差设计适当,即使是稍大一些的食物残渣通过,也不会发生堵塞,下水速度不受影响。

(3)下浮盖不易失效:本实用新型以水封内套作为下浮盖的导向结构,配合承托结构和内凸缘,因而下浮盖可以与水封内套或水封外套内壁之间具有一定间隙/间距,其内、外边缘均无需与水封内套外壁或水封外套的筒形内壁相适配,下浮盖可以灵活地沿水封内套外壁上下浮动,即使较大物质进入也不易使下浮盖失效,并且由于水封能够长期保持有效,也使得下浮盖不会因为零件表面附着的油污越来越粘稠而影响下浮盖顺利的上下浮动,更不会出现油污凝固而导致发生下浮盖失效的现象。

(4)易维护:本实用新型的水封结构各部件与存水弯的壳体均为可拆卸连接,不但方便安装,而且特别方便存水弯的清洗、清理和维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插接密封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水头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水头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设有第一下水头1、第二下水头2、弯管7、三通管4、错位管6、下排管5,弯管7为直角弯管,第一下水头1的出水口通过插接密封结构与弯管7的一端口连接,第二下水头2的出水口通过插接密封结构与三通管4的一端口连接,弯管7的另一端口与三通管4的另一端口分别通过插接密封结构与错位管6的两个端口连接,三通管4的最后一个端口连接下排管5,下排管5为软管,下排管5与的预埋管20连接,预埋管20为建筑本身设有的,第一下水头1和第二下水头2分别与两个水槽连接;错位管6的结构为:两直管相互平行且径向错开一定位置后连接在一起,两直管之间相互连通且只留下左右两端口,并且错位管6与弯管7连接的那一端管段较长,相应地弯管7与错位管6连接的一端的管段也较长且与错位管6较长那一端管段长度相同,错位管6与弯管7插装时可通过调整错位管6与弯管7之间的连接长度来调整两个下水头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的安装距离的水盆的安装。通过旋转错位管6就可以调节第一下水头1与第二下水头2的上下之间的位置差,从而适用水槽之间高低不等的连接口。

第一下水头1和第二下水头2上还分别设有溢水嘴3,溢水嘴3的上端进水口固定在水槽的上部的侧壁上,且在溢水嘴3相对应的水槽上开有通孔连通溢水嘴3和水槽,当水槽中的水位达到溢水嘴3的进水口的安装位置时,水将从溢水嘴3的进水口流入下水头本体里,从而防止水从水槽中溢出。第一下水头1和第二下水头2可以是两个不同类型的下水头,这样就可以适用两个不同类型的水槽,例如不锈钢和陶瓷水槽就可以用不同类型的第一下水头1和第二下水头2分别与两水槽连接。图1所示为并未安装第一下水头1的溢水嘴时的示意图。

上述的插接密封结构为:相互连接的两水管的端口分别为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设有外螺纹,第二连接端上套有连接套管8和紧贴连接端外壁的锥形的密封圈10,连接套管8的内壁上设有挡环9和与外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第二连接端插入第一连接端中,连接套管8的内螺纹与第一连接端的外螺纹配合连接,密封圈10被挤压在挡环9与第一连接端之间,且密封圈10的窄端嵌入第一连接端的内壁和第二连接端的外壁之间,从而在连接的同时达到密封的效果。其中错位管6的两个端口、弯管7的与第一下水头1连接的端口、三通管4的与第二下水头2连接的端口都作为上述的第二连接端,与这些端口相配合的另一个端口就作为第一连接端。

利用插接密封结构连接,使得本多功能组合下水器在安装过程中,可以调节本多功能组合下水器的部件之间的位置关系,从而适用水槽的多种安装位置;根据预埋管20的位置选择三通管4与错位管6的左右端口中的那个端口连接,这样下排管5就能在左右位置切换,即三通管4安装在错位管6的左侧时,下排管5就位于本实用新型的左侧,三通管4安装在错位管6的右侧时,下排管5就位于本实用新型的右侧,这样不管预埋管20位于本实用新型的左侧还是右侧,都可以方便的连接。

如图3所示的一种下水头,该下水头指第一下水头1和第二下水头2的一种结构,下水头即为存水弯,其包括存水弯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水封结构,存水弯壳体包括外壳201和底盖202,外壳201为筒状,一侧设置排水管接口204,其下端部外缘设有外螺纹,其顶部设有水槽下水器215,水槽下水器215为杯状,其包括杯状下水器主体216、过滤篮217和面盖218,外壳201顶部设置内径大于水槽下水器外径的筒体211,作为套装下水器的套筒。套筒上设置溢水嘴212,在水来不及经存水弯流出时,让水从溢水嘴212中直接流入排水管。底盖202设有与外壳201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用于与外壳201连接构成存水弯的完整壳体。底盖202具有一个竖向凸起的凸环,作为承托凸环203。

水封结构包括水封外套207、水封内套205、上浮盖206和下浮盖208。水封内套205为两段式管体,上管段直径大于下管段直径,上管段长度小于下管段。水封内套205上部管段的顶部与水槽下水器密封连接,水封内套205下管段的底端则悬空于底盖202的上方并与底盖202之间的距离在8mm~10mm之间。水封内套205的下管段自水封外套的上端口插入水封外套207的内腔中且稍微伸入底盖202的承托凸环203的内腔,从而在水封内、外套之间形成竖向环形水道及其上端口和下端口。水封外套207主体呈倒扣碗状即水封外套中下部的内腔直径大于其上端口内径,这样使得水封外套内壁与水封内套之间空间较大,而下端口的内径与水封外套的上端口内径相同或者相近,即下端口口径也明显小于竖向水道腔体内径,以便水流夹带着的较大的固体垃圾杂屑等容易进入竖向水道中,而不容易被下浮盖阻隔滞留在下端口附近,这样更有利于存水弯的通畅,以降低所述水道被固体垃圾杂屑堵塞的概率。水封外套207下端边缘向外翻折形成折边,在安装成整体时,水封外套207的下端的折边位于底盖202与存水弯外壳201底端之间,由底盖202与存水弯外壳201底端作用将水封外套207固定。为增强密封性能,水封外套207的下端口的折边与底盖202以及存水弯外壳201底端之间分别设置密封圈,使它们之间密封连接。水封外套207的内径大于底盖202上的承托凸环203外径,承托凸环203位于水封外套207内腔中。水封内套205上设置内缘承托结构,为设置在水封内套205上管段和下管段的外壁上且分别对应水道上端口和下端口高度处的沿水封内套外周长设置的径向伸出的内凸缘254、253,位于下管段上的内凸缘253与底盖202上的承托凸环203的齐平,用于承托下浮盖208的内边缘。位于上管段上的内凸缘254与水封外套207顶部齐平,用于承托上浮盖206的内边缘。上浮盖206和下浮盖208均为环片状且大小尺寸一致,均套设在水封内套205上并可沿水封内套205外壁上下升降。下浮盖208外轮廓边与水封外套207内壁具有间距。下浮盖208与承托结构紧密接触从而覆盖封闭竖向水道的下端口。上浮盖206搭盖于水封外套顶端和内凸缘254上单向封闭竖向环形水道的上端口,下浮盖208靠自重水平搭盖在承托凸环209和内凸缘253上单向封闭竖向环形水道的下端口,从而在水封外套207、水封内套205、上浮盖206和下浮盖208之间构成封闭式竖向环形水封,起到有效的防臭气、防蟑螂、防倒灌、防干涸的作用。水封内套205外侧壁设置止位凸环251,作为下浮盖208的上浮限位,避免下浮盖208上浮到竖向环形水道的上端口阻碍出水。

上述下水头的使用过程是:平时状态下,水封结构中的上浮盖206封闭竖向环形水道的上端口,下浮盖208封闭竖向环形水道下端口,当来自下水槽的排水自下水器流入水封内套205中,随着水量增多在水流的冲力作用下,下浮盖208被托起,竖向环形水道的下端口被打开,水进入竖向环形水道中,接着排水托起上浮盖206,令排水能顺利地通过水封结构排入排水系统中。当排水排至仅能填充到与水封外套207的顶端平齐时,上浮盖206因水体无法支撑其重力而重新下降至水封外套207的顶端重新覆盖封闭竖向环形水道的上端口;同时,水封内套205中的存水也不足以克服竖向水道中的水体及下浮盖208重力时,下浮盖208在自身重力及竖向水道水体重力作用下下降至承托结构重新封闭竖向水道的下端口。由于下浮盖208是上升打开竖向水道下端口的,所以即便排水中含有泥沙、食物残渣等较重的物质,也不会受到这些物质的影响下浮盖的浮动行程,而且在水体及其自身重力双重作用下下浮盖208能够长时间封闭竖向水道下端口,竖向环状水封得以封存,能更为有效地起到密封及长效隔臭的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