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用高压冲刷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5148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市政用高压冲刷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面清洗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市政用高压冲刷车。



背景技术:

高压冲刷车也称之为管道疏通车,通过高压水流产生的强大压力冲开被堵塞的管道。主要组成部分为罐体、高压泵、液压系统等。高压冲刷车主要用于清洗城市下水道、管道的沉积物、死角泥沟的疏通,也可用于清洗工业排液管道、壁面等,清洗公路、广场地面。高压冲刷车还可加装洒水装置,安装绿化洒水炮、前冲、后洒、侧喷,可进行绿化洒水、喷雾、压尘、高压冲洗路面等,紧急时可用于救火。

高压冲刷车喷水架是高压冲刷车主要路面清洗作业部分之一,一般位于清洗车前部,传统的清洗车喷水架主要采用液压系统,结构较复杂,操作维护也就繁琐,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市政用高压冲刷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高压冲刷车、X型主喷杆组件、右喷杆组件、左喷杆组件、水泵、水箱;所述的高压冲刷车内设置有水箱,水箱通过水泵与X型主喷杆组件、右喷杆组件、左喷杆组件连接;所述的X型主喷杆组件包含第一喷杆、第二喷杆、连接板、喷嘴;所述的第一喷杆和第二喷杆上分别均布有若干喷嘴,第一喷杆与第二喷杆呈X型交叉设置,第一喷杆与第二喷杆通过两块连接板固定连接,两块连接板上分别连接有连杆,连杆的一端连接有连杆座;所述的连接板上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的右喷杆组件和左喷杆组件包含第二气缸、支喷杆和喷嘴;所述的第二气缸与支喷杆连接,支喷杆上若干喷嘴。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杆座与汽车底盘大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杆采用上下四连杆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喷杆或第二喷杆与车体中心线的夹角为α,且α为55~65°。

本实用新型操作时,当清洗右侧路面时,只需要第二喷杆单独工作或与右喷杆组件配合工作,当清洗左侧路面时,只需要第一喷杆单独工作或与左喷杆组件配合工作;第一气缸控制X型主喷杆组件的升降,四连杆结构以及连杆座保持整个结构的稳定。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市政用高压冲刷车,无液压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维护也就方便了,性价比高,可靠性高,主可独立工作,机动灵活,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X型主喷杆组件的结构图;

图4是图3中的A向结构图;

图5是图2中的B向结构图。

附图标记说明:

高压冲刷车1、X型主喷杆组件2、右喷杆组件3、左喷杆组件4、第一喷杆5、第二喷杆6、连接板7、喷嘴8、第一气缸9、连杆10、连杆座11、第二气缸12、支喷杆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参看如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它包含高压冲刷车1、X型主喷杆组件2、右喷杆组件3、左喷杆组件4、水泵、水箱;所述的高压冲刷车1内设置有水箱,水箱通过水泵与X型主喷杆组件2、右喷杆组件3、左喷杆组件4连接;所述的X型主喷杆组件2包含第一喷杆5、第二喷杆6、连接板7、喷嘴8;所述的第一喷杆5和第二喷杆6上分别均布有若干喷嘴8,第一喷杆5与第二喷杆6呈X型交叉设置,第一喷杆5与第二喷杆6通过两块连接板7固定连接,两块连接板7上分别连接有连杆10,连杆10的一端连接有连杆座11;所述的连接板7上连接有第一气缸9;所述的右喷杆组件3和左喷杆组件4包含第二气缸12、支喷杆13和喷嘴8;所述的第二气缸12与支喷杆13连接,支喷杆13上若干喷嘴8。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杆座11与汽车底盘大梁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连杆10采用上下四连杆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喷杆5或第二喷杆6与车体中心线的夹角为α,且α为55~65°。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当清洗右侧路面时,只需要第二喷杆6单独工作或与右喷杆组件3配合工作,当清洗左侧路面时,只需要第一喷杆5单独工作或与左喷杆组件4配合工作;第一气缸9控制X型主喷杆组件2的升降,四连杆结构以及连杆座11保持整个结构的稳定。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产生的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市政用高压冲刷车,无液压系统,结构简单,操作维护也就方便了,性价比高,可靠性高,主可独立工作,机动灵活,本具体实施方式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