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田间地表控制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9322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田间地表控制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水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在格田排水口处设置挡水隔板,并根据作物生长需要通过调节挡板的倾角来控制田间水位的田间地表控制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紧缺现象凸显,而占我国用水量70%的农业用水,由于农田灌排设施落后、农业用水管理粗放等问题,目前我国的农业用水利用率不足50%。

而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大多重灌轻排,由排水过量问题导致的水资源浪费和农业污染物流失造成的环境问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控制排水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灌溉排水方式和用水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对排水出口进行合理控制,灵活调节现有系统的排水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针对现下农田排水主要依靠人工预估,临时挖就,耗费人力物力的同时,容易引起农业面源污染的扩散,提供了一种在格田排水口处设置挡水隔板,通过调节挡水板的倾角并可根据作物需求来控制农田水位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田间地表控制排水装置,在排水口处设置有一个底板,底板上转动连接有一个挡水板,挡水板的迎水侧连接有两个侧翼板,两个侧翼板分别设置于挡水板的上下两端,挡水板的背水侧设置有支架,支架的一端铰接于挡水板的背水侧面板上,支架的另一端滑动式连接于底板上,通过支架支撑挡水板,使挡水板与底板的夹角可变。

所述挡水板的两个侧翼板呈三角形,形成过水通道,减少排水过程中水流对装置两侧土壤的冲刷,提供固定的过水通道。

本实用新型所述挡水板与底板之间通过辊轴转动连接。挡水板可以改变倾角,并通过背水侧的支架支撑稳定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实现了田间排水定量化控制,减少不合理排水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根据作物生长需求调节排放水量,节约农田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通过在底板上两块竖板之间的不同位置插入小挡板,可以控制支架底部的水平位移,从而调节挡水板的倾斜角度,满足作物在不同时期对农田淹没水深的需求。

(3)底板自重较大,并且两翼可埋置于土壤中,增强装置的稳定性,减少排水过程中该装置对农田的扰动程度,防止排水口处出现漏水缺口,造成水土流失。

(4)该装置工程造价和维护成本低,节省劳动力的同时,经济适用性强。实施工艺简单,兼有价格优势,更易于广泛的推广运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田间地表控制排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底板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底板结构的另一种形式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图1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田间地表控制排水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挡水板1,侧翼板2,底板3,竖板4,凹槽5,支架6,辊轴7等。

图1所示挡水板1与底板3由辊轴7相连,挡水板可以改变倾角。

图1所示侧翼板2采用三角形,减少排水过程中水流对装置两侧土壤的冲刷,提供固定的过水通道。

支架6一端与挡水板1铰接,增强支架水平移动时与挡水板的契合度。支架6另一端为自由端,可以在底板上滑动。

如图2,支架6另一端卡设于两个竖板之间,两块平行竖板4固定在底板上,竖板4上布有若干对应竖板凹槽5,使用尺寸合适的板状物插入两侧竖板4上相对的凹槽5,在两竖板4之间形成搭接,阻止支架6的任意移动。通过控制支架6的水平位移,来控制挡水板1的倾角,从而实现控制农田水位的目标。

所示底板3为翼状结构,翼状底板自重较大,两侧翼状处可以埋置于土壤中,增强装置在排水过程中的稳定性。

实施例2

如图3,所述底板构造方式多样,控制支架水平位移的方式多样,所述底板上的凹槽,亦可控制支架的水平位移,且可以自行挖出,较为简易

所示底板凹槽8为底板结构控制支架6水平位移的另一种方式,在底板3上适合位置挖出若干凹槽8,将支架6置于相应凹槽内,实现对支架6水平位移的控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未说明部份与现有技术相同或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