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井点回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5665阅读:1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井点回灌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全自动井点回灌系统。



背景技术:

在城市兴建建筑,由于地紧张等缘故,不少新建工程是在已建建筑物附近建造的,当新建工程基础采用井点降水法时,由于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往往会导致附近已建建筑的下沉、裂缝、倾斜,影响已建建筑的安全使用(地下水位的下降,会导致上部建筑的下沉)。

回灌井点法就是在井点降水系统和需保护的房屋之间设置一排回灌井点,在降水的同时,通过回灌井点向土层灌入适量的水,来补偿已建建筑下土层流失的地下水。

回灌井点必须在降水井点启动前或降水开始的同时向土中灌水,且不得中断,灌水量要根据检查井水位的变化确定。检查井的水位需要专人定时观测,并做好记录,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进行回灌水量的调整,尽可能保持抽水量平衡。既要防止灌水量过大渗入基坑影响施工,又要防止灌水量过小造成已建建筑基础下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作业效率高的全自动井点回灌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井点回灌系统,包括水箱、电动离心泵、降水主管、降水井、降水支管、自流水口、空气压缩泵、空气压缩泵控制柜、电线、回灌主管、浮球液位计、回灌井、回灌支管;

所述降水主管的一端连接在水箱的顶部,所述降水主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若干降水支管,所述降水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降水井的底端,所述降水主管上还设有电动离心泵;

所述水箱的顶端还设有自流水口,所述回灌主管的一端连接在水箱的底部,另一端上连接有若干回灌支管,所述回灌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回灌井的底端,所述回灌主管上还设有空气压缩泵;

任一回灌井内均设有浮球液位计,所述浮球液位计包括低水位触点、浮球、高水位触点,所述浮球液位计的输出端口通过电线与空气压缩泵控制柜的输入端口相连接,所述空气压缩泵控制柜的输出端口通过电线与空气压缩泵的输入端口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降水支管、回灌支管均采用无缝钢管。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水位监测和回灌水量调整的自动化,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对地下水位的精确控制,避免由于回灌水量的失控带来的工程安全问题。

2、水位检测不再需要人工检测,人工检测一般要4小时一次,费时费力,而其目的只是为了观察水位有没有偏离原始水位,是一种被动的检测。本案中的水位检测器实现了水位主动检测,不再对检测时间提出要求,可自动识别水位的变化,并对其作出反应。回灌水量调整系统根据水位检测器的发送的信号自动启动和关闭水泵,实现地下水位的调整,不在需要人工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空气压缩泵控制箱的电路结构图。

图3是浮球液位计与空气压缩泵控制箱的电路连接结构图。

图中:

1-水箱,2-电动离心泵,3-降水主管,4-降水井,5-降水支管,6-自流水口,7-空气压缩泵,8-空气压缩泵控制柜,9-电线,10-回灌主管,11-浮球液位计,12-回灌井,13-回灌支管,14-低水位触点,15-浮球,16-高水位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全自动井点回灌系统,包括水箱1、电动离心泵2、降水主管3、降水井4、降水支管5、自流水口6、空气压缩泵7、空气压缩泵控制柜8、电线9、回灌主管10、浮球液位计11、回灌井12、回灌支管13;

降水主管3的一端连接有若干降水支管5,降水支管5的另一端延伸至降水井4的底端,降水主管3的另一端连接在水箱1的顶部,降水主管3上还设有电动离心泵2;

水箱1的顶端还设有自流水口6,回灌主管10的一端连接在水箱1的底部,另一端上连接有若干回灌支管13,回灌支管13的另一端延伸至回灌井12的底端,回灌主管10上还设有空气压缩泵7;

任一回灌井12内均设有浮球液位计11,浮球液位计11包括低水位触点14、浮球15、高水位触点16,浮球液位计11的输出端口通过电线9与空气压缩泵控制柜8的输入端口 相连接,空气压缩泵控制柜8的输出端口通过电线9与空气压缩泵7的输入端口相连接。

所述降水支管5、回灌支管13均采用无缝钢管。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

本发明主要有两个子系统组成,一个是回灌井点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根据浮球液位计11发送的信号启动、关闭空气压缩泵7,调节回灌水量,实现地下水位保持平衡;另一个是水位监测子系统,主要通过浮球液位计11实时监控地下水位的变化,当水位过高时浮球15触动高水位触点16,空气压缩泵7停止工作,停止向回灌井12供水;当水位过低时浮球15触动低水位触点14,空气压缩泵7启动,向回灌井12加压供水,系统组成图如图1所示,浮球液位计与空气压缩泵控制箱系统图如图2-3所示。

扬州市职业大学大学生活动中心工程北侧紧邻工程技术培训中心(二期工程),两栋楼间距18m左右,工程中基坑开挖使用管井加井点降水,影响半径大于18m,基础施工中使用轻型井点降水会造成地下水流失,产生建筑物沉降,影响建筑物的安全。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防止因井点降水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采用回灌井点,使地下水位保持不变。根据计算保护物回灌长度130m,回灌井点主管长度60m,回灌支管40根,回灌井点2套,在基坑北侧6m外,布置回灌井点130m2套,支管间距1.5m,设置两个水箱,用两台潜水泵输送施工用水至水箱。回灌支管长度6m,滤管长度3m,内径38mm,集水总管内径为76mm的无缝钢管,水表两个。

该井点回灌系统工作时间近五个月,采用全自动井点回灌系统后,无需专人检测和调整,节省了人工费,在运行期间,由于全自动井点回灌系统能自动识别水位变化并能自动启动、关闭水泵,使地下水位一直保持平稳,已建建筑物沉降监测2mm,完全达到设计要求(设计要求不超过3mm)。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