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层子盖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95622阅读:7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二层子盖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层子盖连接件。



背景技术:

目前的二层子盖连接件由单独的支撑架构成,使用时,需要单独施工共铺装,降低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二层子盖连接件,提高施工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二层子盖连接件,包括扁铁圈,所述扁铁圈下端等夹角固定设置有至少三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托板、卡条、连接板和固定板,所述卡条和所述托板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板的上、下端,所述卡条和所述托板位于所述连接板同一侧,所述连接板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所述托板、卡条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孔,两个所述定位孔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架用于与预制混凝土检查井井颈上口预留的凹槽匹配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扁铁圈焊接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卡条和所述托板间的距离大于内井盖边缘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扁铁圈下端等夹角焊接固定设置有3个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两侧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一体成型的翼板。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卡条位于同一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通过一个扁铁圈将多个支撑架焊接固定,将各支撑架与预制混凝土检查井井颈上口预留的凹槽匹配对接,大大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二层子盖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支撑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井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安装使用状态图;

图7为支撑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另一种井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扁铁圈;2-支撑架;201-连接板;202-卡条;203-托板; 204-固定板;205-翼板;3-定位孔;4-井颈;5-凹槽;6-二层子盖。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二层子盖连接件,包括扁铁圈1,所述扁铁圈1下端等夹角焊接固定设置有3个支撑架2,所述支撑架2包括托板203、卡条202、连接板201和固定板204,所述卡条202和所述托板203分别连接在所述连接板 201的上、下端,所述卡条202和所述托板203位于所述连接板201同一侧,所述连接板201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204;所述托板203、卡条202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定位孔3,两个所述定位孔3相对设置;所述支撑架2用于与如图3 所示的预制混凝土检查井井颈4上口预留的凹槽5匹配对接。

其中,所述卡条202和所述托板203间的距离大于内井盖边缘的厚度。

固定板204两侧端分别设置有一个一体成型的翼板205,加强强度。

所述固定板204与所述卡条202位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支撑架3为一体成型结构。

如图5和6所示,施工安装时将本实用新型的二层子盖连接件对应井颈4 上的三个凹槽5进行安装,二层子盖6可同时安装在二层子盖连接件上,然后铺抹砂浆,再安装检查井盖。

如图7和8所示,为支撑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支撑架的固定板两侧端由翼板改为半圆形缺口,同时井颈的凹槽与固定板适配。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