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淤泥池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56696阅读:4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淤泥池清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淤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淤泥池清淤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矿、石油石化及炼钢等行业中,对于淤泥池的清理一直是个难题,由于淤泥池内容易产生有毒气体,采用人工清理方式的作业危险性较大,而且人员的劳动强度也非常高。

由于淤泥池中的淤泥在沉淀作用下堆积在池底,随着沉积时间的延长,池底淤泥会逐渐板结,并且硬度也非常高,人工挖掘将非常吃力,用普通泵也根本吸不上来,此种工况只能采用气浮机。

气浮机一般采用固定式,单台气浮机只能处理面积很小的一片池底淤泥,想要清理整个淤泥池,往往需要安装多台气浮机才行,并且还需要配套设置一台除渣机,用于清理气浮机运转过程中浮出水面的淤泥杂质。

当淤泥杂质的比重大到无法与气浮气泡结合时,淤泥杂质很难在气浮机运转过程中浮出水面,气浮机的使用效果也将大打折扣,此时只能排空淤泥池内的表层水体,而池底剩下的沉积淤泥最终仍然得由人工方式进行清除。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淤泥池清淤装置,采用移动式的清淤方式,只需一台设备就可满足整个淤泥池的清理需要,而且不受淤泥杂质的比重因素影响,从始至终都不用人工方式参与清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淤泥池清淤装置,包括水轮机、水泵、淤泥吸入管、淤泥输出管、高压水注入管、高压水喷射管、浮力式行走底座及离心泵;所述水轮机安装在浮力式行走底座上,水轮机的进水口通过高压水注入管与离心泵相连,水轮机的出水口与高压水喷射管相连接,高压水喷射管的出口垂直朝向淤泥池池底;所述水泵安装在水轮机上方,水泵的动力输入轴与水轮机的动力输出轴相固连;所述水泵的入口与淤泥吸入管相连通,淤泥吸入管的入口朝向淤泥池池底;所述水泵的出口与淤泥输出管相连通。

所述水轮机及水泵可由单体式水轮泵进行替换。

一种淤泥池清淤装置,包括动力涡轮机、涡轮增压泵、淤泥吸入管、淤泥输出管、高压水注入管、高压水喷射管、浮力式行走底座及离心泵;所述动力涡轮机安装在浮力式行走底座上,动力涡轮机的进水口通过高压水注入管与离心泵相连,动力涡轮机的出水口与高压水喷射管相连接,高压水喷射管的出口垂直朝向淤泥池池底;所述涡轮增压泵安装在动力涡轮机上方,涡轮增压泵的动力输入轴与动力涡轮机的动力输出轴相固连;所述涡轮增压泵的入口与淤泥吸入管相连通,淤泥吸入管的入口朝向淤泥池池底;所述涡轮增压泵的出口与淤泥输出管相连通。

所述动力涡轮机及涡轮增压泵可由单体式涡轮增压器进行替换。

所述浮力式行走底座的控制器设置在淤泥池的池岸上,通过控制器远程遥控浮力式行走底座的行走动作。

在淤泥池的池岸上还设置有泥浆过滤机,泥浆过滤机的入料口与淤泥输出管的出口相连通,泥浆过滤机的滤出水经离心泵接入高压水注入管,作为循环高压水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淤泥池清淤装置,采用了潜浮方式在淤泥池内进行清淤,无吸程要求,且具有结构简单及运行可靠的优点。当淤泥池池底因坑洼而难以移动时,浮力式行走底座在借助自身浮力的同时,高压水喷射管在喷射高压水冲击池底淤泥时,还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进一步减小了浮力式行走底座的自身重力,能够保证浮力式行走底座可以顺畅在坑洼的池底行走移动。由于清淤过程中的高压水喷射管能够始终垂直朝向淤泥池池底进行高压水喷射,有效保证了清淤效果。由于清淤装置的动力源为高压水,因此在淤泥池的水体下并未设置电机,保证了清淤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通过浮力式行走底座在淤泥池池底的行走移动,能够确保将整个淤泥池的淤泥都清除干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淤泥池清淤装置(水轮机+水泵)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淤泥池清淤装置(动力涡轮机+涡轮增压泵)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轮机,2—水泵,3—淤泥吸入管,4—淤泥输出管,5—高压水注入管,6—高压水喷射管,7—浮力式行走底座,8—动力涡轮机,9—涡轮增压泵,10—离心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淤泥池清淤装置,包括水轮机1、水泵2、淤泥吸入管3、淤泥输出管4、高压水注入管5、高压水喷射管6、浮力式行走底座7及离心泵10;所述水轮机1安装在浮力式行走底座7上,水轮机1的进水口通过高压水注入管5与离心泵10相连,水轮机1的出水口与高压水喷射管6相连接,高压水喷射管6的出口垂直朝向淤泥池池底;所述水泵2安装在水轮机1上方,水泵2的动力输入轴与水轮机1的动力输出轴相固连;所述水泵2的入口与淤泥吸入管3相连通,淤泥吸入管3的入口朝向淤泥池池底;所述水泵2的出口与淤泥输出管4相连通。

所述水轮机1及水泵2可由单体式水轮泵进行替换。

如图2所示,一种淤泥池清淤装置,包括动力涡轮机8、涡轮增压泵9、淤泥吸入管3、淤泥输出管4、高压水注入管5、高压水喷射管6、浮力式行走底座7及离心泵10;所述动力涡轮机8安装在浮力式行走底座7上,动力涡轮机8的进水口通过高压水注入管5与离心泵10相连,动力涡轮机8的出水口与高压水喷射管6相连接,高压水喷射管6的出口垂直朝向淤泥池池底;所述涡轮增压泵9安装在动力涡轮机8上方,涡轮增压泵9的动力输入轴与动力涡轮机8的动力输出轴相固连;所述涡轮增压泵9的入口与淤泥吸入管3相连通,淤泥吸入管3的入口朝向淤泥池池底;所述涡轮增压泵9的出口与淤泥输出管4相连通。

所述动力涡轮机8及涡轮增压泵9可由单体式涡轮增压器进行替换。

所述浮力式行走底座7的控制器设置在淤泥池的池岸上,通过控制器远程遥控浮力式行走底座7的行走动作。

在淤泥池的池岸上还设置有泥浆过滤机,泥浆过滤机的入料口与淤泥输出管4的出口相连通,泥浆过滤机的滤出水经离心泵10接入高压水注入管5,作为循环高压水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一下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

将本实用新型的清淤装置(以水轮机+水泵为例)放置到淤泥池中,首先向高压水注入管5中接入高压水,高压水经高压水注入管5进入水轮机1内,并带动水轮机1内的水轮高速转动,然后再由高压水喷射管6喷射而出,并直接对池底淤泥进行冲击,使淤泥软化并和池中水体混合成泥浆;随着水轮机1内水轮的高速旋转,将同步带动水泵2动作,在水泵2驱动下,泥浆被直接吸入淤泥吸入管3中,再经水泵2进入淤泥输出管4内,并最终通过淤泥输出管4排出淤泥池。对于在池岸上的控制人员来说,只需通过控制器远程遥控浮力式行走底座7在池底有规律的行走移动,就可以将整个淤泥池的淤泥都清除干净。

实施例中的方案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为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包含于本案的专利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